文/西北政法大學圖書館 徐文如
數字圖書館以及知識管理都是知識經濟時代中的新興概念,同時也是近年來圖書情報人員積極研究的熱門課題。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一般指得是知識管理理論在數字圖書館中的實際應用。知識管理注重人文性,更加突出知識的創新功能,而數字圖書館強調科學性,注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將知識管理手段應用到數字圖書館中,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增強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功能,不斷豐富其知識管理手段,提升圖書館在當前這樣一個不斷更新變化的新時代下的應變能力。
首先是信任原則。信任應當是數字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知識交流與共享的基本前提,唯有信任,顯性知識和隱形知識才可能相互促進共生,才能夠為知識的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努力營造出充滿信任的文化環境,強化館員之間的信任,讓圖書館員之間可以更加開放地進行交流,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組織決策中來,可以積極地分享關鍵知識信息。
其次是共享原則。有了信任之后才能夠實現知識的共享,而知識的特性也讓其在知識管理活動中需要更加注重共享原則。其主要的目標是構建一個知識共享的數據庫,進而從技術上為知識共享的實現打造一個支撐平臺。同時,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共享原則還應當包含學習型組織的創建,讓數字圖書館能夠變為知識資源中心;創造共享的組織文化,積極鼓勵和引導知識分享,構建知識共享激勵機制,讓館員能夠積極參與其中。
最后是激勵原則。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往往會存在下面三個方面的矛盾:知識共享的低成本和知識創新高成本之間的矛盾、知識創新具有的長期性特征與知識使用壽命具有的短期性特征的矛盾、知識擁有者對知識的壟斷以及知識自身需求共享性的矛盾。要有效地解決上述矛盾,就應當讓數字圖書館著力處理好個人知識公共化的問題,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這里所說的激勵機制一般來說有知識運作機制、知識明晰機制以及績效獎懲機制等。數字圖書館應當按照知識管理活動的實際狀態來選擇差異化的激勵策略,從而讓激勵管理工作更為有效,推動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管理。
所謂數字圖書館,指得是利用數字信息技術對各類知識進行處理、存儲的圖書館,從本質上來說它屬于多媒體分布式信息系統,在其中擁有各種信息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跨越區域面向對象的網絡查詢及傳播的信息網絡平臺。
知識管理這一概念起源于企業管理,應當承認企業知識管理中的很多理念和模式能夠應用到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中來,但是因為數字圖書館自身具有的特性,所以應當盡可能地將專家系統、知識倉儲、語義網、數據挖掘、元數據以及網格等各項現代化技術和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工作聯系起來,同時對其展開更加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早在2004年10月召開的“第十八屆全國計算機信息管理學術研討會”中就已經把“知識服務核心技術”當成是會議的主題來討論,此次會議主要探討了面向政府和企業提供知識服務的基礎結構、核心技術以及前期準備工作等,同時針對語義網、IPV6、知識網絡、知識挖掘、信息可視化等概念展開了非常廣泛的探討,對于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提出的NSF-ACP計劃以及后數字圖書館,以語義網為核心的互聯網創新型革命以及超高速信息網等新技術新思想也展開了深入討論。上述新技術的探討研究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現狀,從而有效地增強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效率。
(一)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組織。一方面是制定統一的知識分類標準,盡快完善標準知識分類目錄。這一方法是組織知識資源的核心措施,同時也是確保各類信息知識資源得以共享的前提條件。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應當循序漸進地從現階段的數據庫到標準數據庫的轉化,構建符合規范標準的知識分類目錄,從而盡快地實現知識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是應當建立與數字圖書館實際需求相符合的知識庫,努力做好知識存儲。知識存儲是進行知識管理的重要保障,分類存儲以及知識資源的積累通常包含了數字圖書館中的所有知識源、實踐知識以及專家知識等,上述這些重要的知識都應當完全地存儲于知識庫中。數字圖書館知識庫根據其具體的使用類別我們可以將其分為:檢索專家知識庫、智能知識庫、特色知識庫以及自建知識庫等。
(二)數字圖書館的知識開發。第一是積極應用信息技術來完成知識資源的整合。信息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夠支持快速傳輸和大容量存儲,同時還可以對數據信息進行智能化組織,能夠為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工作人員獲取、存儲、開發利用知識資源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加便利的知識獲取途徑,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工作的開展。第二是深度挖掘與知識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數字圖書館中存儲了豐富的知識資源,但是因為這些資源通常都處在零散的狀態,相互之間沒有聯系,所以我們若不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加工,就無法給用戶提供一站式的知識服務。對于這一問題,數字圖書館應當對知識資源實施深度開發,對其進行整理和編制,從而構成各類書目數據庫、文摘數據庫以及專題數據庫等,同時應當編制好檢索索引,建立查詢平臺,讓用戶能夠更便捷地對所需求的知識進行查找。
(三)數字圖書館的知識共享。一方面應當積極創造知識共享的氛圍。在任何一個單位組織內若要營造出開放交流的互動環境,就應當確保組織中各個成員之間能夠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際關系,定期組織一些團隊活動,培養和發展成員之間的信任感。數字圖書館知識共享文化是館員行為準則的判斷標準,同時也會成為館員的具體行為標準。數字圖書館中知識共享文化的創建應當需要相互信任和共享價值觀的指引,從而讓其慢慢融入到館員價值觀之中,讓其成為館員的共同愿望;另一方面是應當構建內部知識共享平臺。構建內部知識信息共享網絡平臺不但可以給圖書館員帶來工作所需要的不同類型的數字信息以及網絡信息資源,同時還可以在數字圖書館中構建更加便于館員相互溝通的網絡平臺。館員之間能夠通過這一平臺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分享自己好的工作經驗,共同交流工作中的問題和想法。借助于知識共享平臺的建立,能夠更好地實現數字圖書館員之間顯性與隱形知識的共享。
(四)數字圖書館的知識創新。一是建立完善知識管理體制。現階段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基本上是通過館內不同部門獨立完成的,前期知識存儲、后期知識加工、到傳遞使用等。因此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呈現出分散、相互隔離的狀態。若希望能夠實現知識管理工作的有機統一,讓其更加協調高效,就必須要建立完善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體制,針對知識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監管,從而讓館內知識能夠有序地流轉。通過設置知識主管這一職位能夠保證知識管理體制的貫徹落實,其專門負責對知識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統籌協調。二是應當不斷增強圖書館員的知識創新水平,知識創新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和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相掛鉤,唯有借助于有效的知識管理,通過各種措施來激發館員的潛力,增強其信息處理能力,才能夠讓他們更好地勝任新時期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工作的需求。
總而言之,數字圖書館自身不但是知識的管理者,同時也是利用知識管理模式來進行管理的實體。所以,知識管理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發展過程中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對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工作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相信,隨著知識管理理論的應用,在促進數字圖書館知識開發創新、知識傳播利用等方面能夠發揮出更多的作用。因此,數字圖書館必須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更加從容地應對新時期的挑戰,真正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1]潘林武.近年來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管理研究應用可視化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2015(06):33.
[2]王忠義,夏立新,王偉軍.云環境下數字圖書館知識管理研究[J].情報科學,2015(03):40.
[3]浮悄悄.基于SWOT分析法的數字圖書館知識產權風險管理研究[J].黑龍江史志,2015(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