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立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漯河462300)
喹諾酮類抗菌素臨床應用的調查與分析
楊建立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漯河462300)
目的:分析喹諾酮類抗菌素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可靠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醫院428例應用喹諾酮類藥物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分析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左氧氟沙星、天方羅欣、洛美沙星、莫西沙星及培氟沙星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4.42%、1.85%、5.56%、1.92%及4.17%,其中以左氧氟沙星及美羅沙星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高(P>0.05).喹諾酮類抗菌素的主要不良反應為神經及消化系統不良反應(P<0.05).結論:應用喹諾酮類藥物過程中,應加強監管,合理用藥,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喹諾酮類;不良反應;分析
喹諾酮類抗菌素亦稱吡啶酮酸類或者吡酮類藥物.喹諾酮類抗菌素具有組織分布廣、抗菌譜寬、毒性低、作用強、給藥方便等諸多優點.喹諾酮類抗菌素作用機制:喹諾酮類藥物通過抑制細菌DNA回旋酶的活性,損害細菌染色體,阻斷細菌細胞增殖,從而達到抑菌目的.喹諾酮類抗菌素具有選擇性毒性,其抗菌作用存在顯著差異[1].然而,此類藥物對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均具有較好的殺滅作用[2].現今,因喹諾酮類抗菌素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使得喹諾酮類抗菌素的耐藥性逐年增加,新型藥物不斷涌入臨床,藥物副反應也日益增多.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醫院428例應用喹諾酮類藥物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患者副反應的發生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05/2013-11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醫院428例應用喹諾酮類抗菌素的門診及住院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197例,女231例;年齡20~87(平均59.6±9.7)歲.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428例應用喹諾酮類抗菌素的門診及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衛生部藥品不良反應篩查標準及藥品監督管理局所制定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對428例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篩查及記錄[3].統計分析左氧氟沙星、天方羅欣、洛美沙星、莫西沙星及培氟沙星五種常用喹諾酮類抗菌素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不同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不同系統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數據以±s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P<0.05表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左氧氟沙星、天方羅欣、洛美沙星、莫西沙星及培氟沙星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4.42%、1.85%、5.56%、1.92%及4.17%,其中以左氧氟沙星、美羅沙星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P>0.05,表1).

表1 對比不同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2.2 不同系統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喹諾酮類抗菌素的主要不良反應為神經及消化系統不良反應(P<0.05,表2).
喹諾酮類藥物按其母核結構可以分為四類[4]:噌啉羧酸類、喹啉羧酸類、嘧啶并吡啶羧酸類及萘啶羧酸類.喹諾酮類藥物主體結構相似,故往往具有交叉耐藥性.臨床上,醫師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合理選擇藥物,以達到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目的.
R978.1
A
2095-6894(2015)05-145-02
2014-12-17;接受日期:2015-01-05
楊建立.碩士,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藥物使用.Tel:0395-6115619 E-mail:ycjk132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