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素芝 郭榮 易林 劉艷清



摘要:利用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常寧市空氣質量數據,以常寧市空氣質量數據和氣象要素為研究對象,對2014年全年獲取的有效數據進行監測分析,反映常寧城區空氣質量,探討空氣質量和氣象因子之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常寧城區空氣質量較好,全年監測168天,有163天達到優良,優良率達到97%,只有4天有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空氣質量污染指數與氣溫、相對濕度、降水量、降水日數等有明顯關系。
關鍵詞:常寧,空氣質量,氣象因子,相關性
1.引言
研究區域:研究區域為常寧城區。常寧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類型,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衡陽盆地南緣,地勢由西南部向東北部傾斜。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國土面積2046平方公里。
空氣質量的好壞已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重污染天氣日數的不斷增加,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對于空氣質量,以及PM2.5、PM10等空氣污染物認知越來越了解,這也讓空氣質量指數預報的需求不斷增加,目前并沒有很好和很有效的能夠預報空氣質量的系統以及監測站點,所以并不能做到很好的預報工作,只能以實時數據作為參考,因為空氣質量是隨著大氣中污染物的多少而增加或減少的,而污染源可以來自很多方面,比如人工生產(工廠、汽車)、自然災害(火山噴發、揚塵、生物腐蝕)等等都會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
2.資料和方法
2.1資料
常寧城區于2014年1月1日正式開始空氣質量觀測,按照衡陽市環境保護局文件要求,我市主要監測空氣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每月監測14天,每天連續采樣12小時。引用資料時間段為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年共監測168天。
氣象資料來源于常寧市國家基準氣候站地面觀測資料,該站位于常寧城區北緯26°25′,東經112°24′,海拔高度116.6米。與空氣質量監測點相距不到1000米。
2.2方法
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方法
⑴ 評價因子:SO2、NO2、PM10
⑵ 評價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
⑶ 評價方法:空氣污染指數API法
3.結果分析
3.1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
2014年1月—12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共獲取有效數據1008個,結果見表1
從測定的結果來看,環境空氣中SO2濃度夏季(6月5日)出現最高濃度值為0.103mg/m3,API指數是77;春季(3月26日)出現最低濃度值為0.003L mg/m3,API指數是59;NO2春季(3月19日)出現最高濃度值為0.028 mg/m3,API指數是59;夏季(5月5日)出現最低濃度值為0.005L mg/m3,API指數是50;PM10春季(1月19日)出現最高濃度值為0.228 mg/m3,API指數是114;秋季(8月19日)出現最低濃度值為0.020L mg/m3,API指數是20。
從表2可以看出,常寧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7%。其中7、8月空氣質量為優的日數最多,1月有輕微污染,全年輕微污染率為3%。
3.2環境空氣質量與氣象因子的關聯
從圖1可以看出,常寧市城區污染指數最高的為10月,次高為1月,最低的為7月,次低的為8月。污染指數與氣溫基本呈現反相關的關系,氣溫越高,污染指數越低,氣溫越低,污染指數越高。污染指數與相對濕度的關系呈現季節性變化特征,在夏季,相對濕度升高,污染指數也升高,相對濕度降低,污染指數也降低,在冬季,變化卻正好相反,相對濕度升高,污染指數降低,相對濕度降低,污染指數升高。
圖1 常寧市城區各月平均污染指數與平均氣溫、平均相對濕度對比關系圖
從圖2可以看出,污染指數與降水量有顯著的相關關系。降水量多且降水日數多的,污染指數低(8月);降水量少且降水日數少的,污染指數最高(10月);其他降水量多且降水日數少或者降水量少且降水日數多的,污染指數都算正常。
4.結論
1、 常寧城區空氣質量較好,全年監測168天,有163天達到優良,優良率達到97%,只有4天有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
2、 空氣質量污染指數與氣溫、相對濕度、降水量、降水日數等有明顯關系。
污染指數與氣溫基本呈現反相關的關系,氣溫越高,污染指數越低,氣溫越低,污染指數越高。污染指數與相對濕度的關系呈現季節性變化特征,在夏季,相對濕度升高,污染指數也升高,相對濕度降低,污染指數也降低,在冬季,變化卻正好相反,相對濕度升高,污染指數降低,相對濕度降低,污染指數升高。污染指數與降水量有顯著的相關關系。降水量多且降水日數多的,污染指數低(8月);降水量少且降水日數少的,污染指數最高(10月);其他降水量多且降水日數少或者降水量少且降水日數多的,污染指數都算正常。
參考文獻
[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