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劍
摘 要:本文首先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分析了工學矛盾產生的原因。其次結合本人的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一些解決煤礦企業職工培訓中工學矛盾的簡單方法,以期對同行能有所助益。
關鍵詞:煤礦職工;培訓;工學矛盾;解決;對策;措施
一、“工學矛盾”的產生原因
(一)主觀原因。員工培訓意識存在誤區,在這個利益最大化的時代里,追求高薪資水平是員工上崗工作的首要目的,加之為了促進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績效工資”方式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中開始實施,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員工對企業的職工培訓產生了錯誤的認識,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工作的負擔,對企業實行的職工培訓在思想意識上產生了錯誤的定位,認為這只是一種形式,是一種企業行為。此外目前大多數企業的員工培訓場所是在企業內部,由于企業職工天天在這里工作和生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業職工對新技術、新設備的求知欲。
(二)客觀原因??陀^原因主要表現為,員工希望參加培訓,但由于培訓在內容或時間上的安排不合理,致使員工無法參加培訓,這種現象常常是由于公司培訓組織者沒有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造成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管理者對培訓需求的分析不到位,致使培訓內容以及培訓方式不符合發展的需求。(2) 員工素質差距很大,致使實際培訓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在眾多的煤礦企業中,員工的學歷高低不一,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非常明顯,在技能水平以及理論知識上相差較大,這也客觀上增加了企業職工培訓工作的難度。
二、解決工學矛盾的對策及措施
(一)提高企業領導以及員工對培訓的認識。對于煤礦企業來說,要想把“工學矛盾”解決好,首先必須轉變觀念,領導應該高度重視員工的培訓,要充分認識到員工培訓的必要性,我們要保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而非需要時再進行培訓的錯誤方式。在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實施的過程中,基層煤礦企業也開始面臨著各種挑戰,但往往挑戰和機遇是并存的,挑戰的出現使得國家對于煤礦建設的投資逐年增加,從而使得我國的煤礦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但就目前的煤礦企業而言,主要缺乏的還是一些復合型的技能人才,這就需要我們解決好煤礦企業員工培訓中的工學矛盾,打造出一支愛崗敬業,在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術兩方面都過關的新型企業人才隊伍。
(二)要做好培訓工作的幾個結合,使培訓的作用充分發揮。(1) 新、舊員工培訓的結合。 煤礦企業員工中存在著大量長期從事本行業、經驗豐富的工作行家,他們大多為老員工,但他們接受新知識比較慢,對于這類在接受新知識、新設備方面比較慢的人群而言,學習新知識、學習新技能是最為重要的,在對這類人群進行培訓時企業應該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想辦法調動他們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上,使他們主動學習新知識。而對于另一類受過高等文化教育的年輕人來說,對他們培訓的重點就不應該落在接受新事物上,而是應該將培訓重點放在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的掌握上,使他們迅速的了解與掌握一些專業知識和一些必要的業務能力,只有在企業培訓時新、舊員工因材施教才能使企業培訓工作的效能更好的發揮。(2)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訓過程中應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而在培訓師方面我們可以作如下的安排:聘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和理論知識扎實的員工開始雙方面的培訓。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可以從“結合實際解決問題”的角度進行專業課程的講解,而理論扎實的員工可以透過事物的現象從理論的高度來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可以在提升實踐能力的同時提高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將兩者的有機結合將提高員工的整體工作能力,從而使企業的效率提高。
(三)采用激勵培訓的方式進行培訓。對于煤炭企業而言,要想提高企業的培訓效率,對培訓中的工學矛盾積極改善,首先就要使員工從心里上接受培訓,積極主動的參加培訓,筆者建議,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把員工教育培訓的情況,作為企業績效考核的一部分,這必將大大提高員工參加企業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研究和制定一些激勵措施,鼓勵員工參加培訓。比如說可以把企業培訓成果與崗位、薪資以及晉升資格相結合,讓員工從心里上真正的接受企業培訓。
三、總結
企業的員工培訓是一種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時代任務。這不僅是員工豐富自己能力的一種高效選擇同時它也是企業獲得長久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于煤礦企業而言,企業自身是一個對于員工整體素質要求較高的行業,這也就決定了企業員工培訓的重要性。對于企業培訓中的工學矛盾困擾在經過整體分析后我們得之此項問題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提高對于培訓的關注,在企業工積極采用一些解決工學矛盾的對策和措施,那么,就可以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真正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理想目標,最終使得企業取得快速、持續和健康的發展,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主編.《企業培訓師培訓教材》.新華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版.
[2] 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主編《企業培訓師培訓教材》(高級)新華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