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贏
【摘 要】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的哲學,也是歷史的哲學,直接關乎到人們的生產、生活。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伴隨著社會發展,將歷史觀納入其中,形成了歷史唯物主義哲學。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個研究層面,兩者之間彼此接近且向整體化方向發展。本論文著力于探究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
【關鍵詞】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于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問題,已經在社會實踐中有所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的哲學,也是歷史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發生變革就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結果。恩格斯將唯物觀和歷史觀提出來,是基于馬克思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從唯物主義的哲學形態討論其歷史性。所以,歷史唯物主義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研究辯證唯物主義哲學。
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同
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完整命名
唯物主義的研究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樸素唯物主義,第二個階段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第三個階段即為馬克思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可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哲學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階段,具有歷史性,同時也證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經歷了歷史的變革,這個變革并不局限于歷史性的變革,更多的是社會領域影響下而形成的哲學思維的變革,使得哲學理論中關于本體論的認識發生了改變,相應地,自然哲學理論和思維哲學理論也有所改變。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創立起來的,并形成系統化的學說。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而言,唯物主義經歷了歷史發展的過程,而辯證唯物主義是基于樸素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而建立起來的嶄新的哲學。從這個意義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定位,辯證唯物主義從社會歷史性的角度進行研究,即為歷史唯物主義,兩者的本質具有同一性。采用不同的術語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定位,從不同的層面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研究,共同組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存在著同一化關系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研究中,將其界定為三大領域的一般規律研究,即自然領域、社會領域和思維領域。但是,辯證唯物主義并無法從認識論的角度將三大領域貫穿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特別是思維領域的研究,無法向自然領域和社會領域滲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解建立在唯物辯證法的基礎上,以其為本質從方法論的角度進行理解,就可以唯物地解釋三個規律以及相關理論。
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劃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個部分,是邏輯上的劃分,存在著歷史的先后順序。從這個意義上講,并無法將兩者之間真正意義地統一起來。如果從新的視角對歷史唯物主義以認識,將歷史唯物主義看作是哲學自身變革的實現,是對黑格爾哲學的揚棄,是對費爾巴哈哲學的超越。這就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是哲學研究的一個層面,包括恩格斯對古典哲學進行改造后關于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可以被看作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變革的補充,由此而實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
關于馬克思所理解的辯證法,并不是現行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其是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對辯證法進行研究,所以,歸根到底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直觀上理解歷史唯物主義,其中所涉及的內容中關于自然領域和思維領域涉及并不多,而更多的是從社會歷史的角度研究哲學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對自然領域、社會領域和思維領域的理解,如果僅僅是機械地理解是不符合哲學的思維方式的。馬克思所確立的辯證法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針對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進行研究,針對主體和客體的統一關系問題研究,對本體以及存在的真正含義以理解。因此,對唯物辯證法的研究,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才能夠對辯證唯物主義以本質上的理解。
三、結論
綜上所述,理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不可以將這兩個術語并列起來研究,而是要將其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個研究層面,研究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雖然是兩種指稱,卻都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完整命名。
參考文獻:
[1]陳穎.試論馬克思恩格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對當代的價值與啟示[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30(01):1-4.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3-559.
[3]董冰.對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解釋[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4(05):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