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婷 覃澈
王興:“美團”百戰成王
唐婷 覃澈

如果將王興領導下的美團發展歷程看作一場宏大戰爭,其中確實充斥著無數場關鍵戰役。亂世名將,百戰成王。但這會是王興的未來嗎?
從2010年創立美團開始,美團網創始人兼CEO王興以他精密如電腦的頭腦“連續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經歷“千團大戰”與對手進行過刺刀見血的拼殺;隨后團購亦成為“傳統行業”。王興將視線鎖定在源于團購,又獨立于團購形態的電商垂直化領域,用自己的方式繼續撬動傳統企業的改變,也在競爭更激烈的一個個新戰場左突右擋。
于是王興的故事里面,有了貓眼電影交易額占據整個中國電影票房約20%的市場份額,占整個在線票務銷售平臺總出票量超過60%的漂亮數據;有了美團酒店成為最大酒店團購平臺、第二大酒店在線分銷平臺的市場地位;也有了外賣業務在2014年底日單量突破150萬單,市場份額超55%的不俗成績……而美團這個原本僅有十余人的團隊,4年之后則成長為如今人數過萬、年交易額達到460億元,占據行業市場60%以上份額的龐然大物。
這樣驚人的增長速度,騰訊有過,四年時間用戶破億,占據行業53%市場份額;阿里巴巴有過,淘寶在誕生第4年的交易額達到433億元,市場份額超過60%;百度也有過……如今,這些公司都成長為互聯網巨頭。
亂世名將,百戰成王。但這會是王興的未來嗎?

美團貓眼電影聯合出品《心花路放》

美團貓眼電影是國內最大的在線電影o2o平臺之一
在過去的10年中,王興被扣上一頂褒貶不明的“連續創業者”的帽子。他帶來了中國版Facebook和Twitter——校內網與飯否,這兩者其實是極客王興對互聯網創新事物的直接反應與試驗田。他沉迷于0與1構成的虛擬世界,細摳產品的每一個像素。但興趣產品落腳于真實世界終遭遇挫折,如今校內網已歸屬他人,飯否一度被關閉。

只是種子已經埋下。SNS社交網站深刻地影響了民眾上網習慣。對王興本人而言,他一直相信互聯網能改變一切,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是需要找到一個發力的角度。
終于,團購這個堪稱“完美”的模式出現了。
團購網站幫助商家推出低折扣商品,消費者如果看中團購內容,就下訂單付款,馬上手機會收到團購網站發送的唯一密碼。消費者拿著這個密碼在指定時間范圍到店家處直接消費。在這個鏈條中,消費者不用承擔什么風險,體驗成本降低;商家也能夠精準投放宣傳;而團購網站更沒有物流成本,盈利主要靠成交費的差價和銷售抽成,可謂徹底沖擊了傳統買賣模式。更重要的是,團購模式是互聯網極少見的預付費、能立即見到現金流的商業模式。2010年美團成立前后,各路競爭對手裹挾著各路資本一哄而上,從百團大戰打到千團大戰。
5年時間,團購行業經歷幾次洗牌,幸存者寥寥無幾,美團卻殺出一條血路。5年時間,也果真如王興堅信的那樣,互聯網勢不可擋地改變了一切。比如零售業,信息的不對稱性格局被打破,同質化的強調功能性的產品走向沒落,擁有一流用戶體驗的產品脫穎而出;比如餐飲業,用戶點評的力量被放大,餐館各個環節運營效率優化……這股潮流,所有人都是親歷者,美團和王興,是順勢而動者,更是推波助瀾者。
2010年1月滿座網上線,3月4日美團網正式上線,3月15日窩窩團上線,3月18日拉手網上線,6月份糯米網上線,而早在2003年4月成立的大眾點評也于當年6月份從點評類媒體轉型進入團購市場……背后都依靠著大大小小、或早或晚進入的資本力量,團購網站幾乎成為燒錢的代名詞。但王興思考的關鍵是,線下狂砸錢真的靠譜嗎?

用戶在線下廣告中得知了團購模式,仍需要在網上進行搜索。導流網絡流量這種技術活,正是王興團隊擅長的。結果美團的錢花在哪里呢?美團購買了“團購”等關鍵詞,并與hao123、團800等導航頁進行合作,只要消費者在線搜索團購,出現在最顯眼位置的必然是美團首頁。相比傳說一年線下廣告投入過億元的拉手網們,投入最少的美團,反而用守住網絡入口的方式截留了消費者。
王興很清楚,在實物商品團購上,已經有了淘寶這個龐然大物,美團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美團網仍堅持以提供低毛利的本地生活服務為戰略重心。
2011年7月,是團購市場的分水嶺。牛哄哄的資本市場驟然跌進冰川時代,團購從資本的寵兒淪為棄兒。對手們終于出現了破綻,美團卻未動搖根基。一退一進,差距就拉開了。到11月,美團網業績比上月增長40%,成為行業第一。
美團的崛起,不僅在于王興的“有所不為”,王興更多的“有所為”,用他的話來說,“團購的本質在于服務。價格只是一時的,消費者最終需求還是回歸到服務上。”
在同行激戰正酣時,王興沒有忘記改進IT系統以驅動美團的發展。當時很多團購公司的員工,一個月里有好幾天都在用計算器算自己的提成收入,然后和分站和總部算分成,而美團開發的業績計算軟件已經可以輸入金額直接得出提成收入。
更重要的是,美團開發了上單流程、商家數據中心、自動結款等系統,幫助商戶和消費者提升服務體驗。
王興的大招還不止這一個。比如美團推出的“過期退款”政策,便是動搖了行業的“潛規則”。顧客在團購時通常是預先線上支付,商家活動通常有一定時效性,顧客在有效期內沒有消費則宣告交易作廢。這筆滯納的資金不會退還給消費者,而是歸于平臺所有,很多中小團購公司正是依靠這些過期訂單帶來的資金沉淀進行運轉。美團的釜底抽薪斷了這條財路,卻贏得了消費者,并迅速成為行業標配。
如今的美團,進入了“雙向市場”的正循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團似乎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團購平臺,可以被看作一個信息的入口:用戶想要吃飯,先拿出美團查一查餐館的裝修情況、菜單以及口碑評價,然后才是用美團完成交易。這背后的價值或許已不是幾百億元的年交易額能完全體現承載。
美團,就此可以穩坐“風口”了嗎?
美團2014年年會主題是“危·機”。王興在年會中直指公司當下所面臨的環境:機會來自一個數萬億元規模的O2O市場;危險不只是巨頭的加入,還有潛藏在水下的未知。“沖擊來得越來越猛,沖擊和沖擊之間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
王興是清醒的。做大團購之后,怎樣提升用戶黏性,怎樣切入更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成為了王興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王興的構思中,美團將被打造為一個“T”字。團購業務為其中最重要的“橫”向基礎平臺,同時在垂直領域加強“豎”的部分——有別于以往“廣撒網”的服務模式,選擇專注某一區域,將用戶進行細分,再根據目標客戶的需求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多個“豎”單點打透之后,再“并聯會師”。
其中的試點,就如貓眼電影。他發現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板塊是電影和飲食,這兩項業務占據了美團一半以上的流量數據和營收金額。將電影當作美團垂直化試水,再合適不過。
但貓眼電影要提供怎樣的服務,才叫“打透”市場,才夠“垂直化”?美團的做法是,讓貓眼能為消費者提供完整的觀影服務,從查詢到選座到交易到評分到交流,同時貓眼作為國內最大的在線售票平臺的能力也被片方看中,邀其成為獨家網絡售票渠道。
在美團網年會上,王興說,美團的電影已經占據了全國總票房的17%,截止到2014年底的賀歲檔,全國每三張電影票,就有一張是美團網賣出去的。
在王興的T型戰略中,美團酒店是美團繼貓眼電影后在垂直化電商領域的又一次發力。
跟美團之前切入的餐飲團購領域不同,酒店行業已經存在著龐然大物般的在線電商平臺。王興決定另辟蹊徑,開拓新的藍海。針對個人消費的經濟型酒店,便成了美團在酒店領域的切入點。這個人群也與移動端使用人群重度重合。
很快,美團酒店就在巨人的身影下迅速成長起來。2014年美團酒店交易額達到55億元,間夜量(酒店在某個時間段內,房間出租率的計算單位)達到4500萬,僅次于攜程網,成為國內第二大酒店分銷平臺。此外,美團酒店交易額有超過80%交易額來自移動端,是全國最大的移動訂房平臺。
接下來,美團外賣成為王興拓展的第三個新興垂直領域,也是增加美團對消費者和商家黏性的關鍵嘗試。
在王興看來,外賣能和團購進行完美互補:團購針對出門消費的顧客,外賣則針對宅男宅女;團購滿足顧客省錢的需求,外賣則滿足顧客便利的需求;團購解決了商家短期營銷需求,外賣則解決商家長期銷售需求。兩者的組合能讓美團在O2O餐飲鏈上更為完整。
2014年3月,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各大高校附近,每天都有人舉著碩大的牌子派發傳單,告訴匆匆而過的學子們:美團外賣來了。

美團網創始人王興(右)在由PingWest主辦的SYNC 2013北京峰會現場
校園市場是美團發力的第一站。通常一個城市的大學都集中在一個區域,人群和訂單量相對集中,讓美團在配送上節省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另外相對白領群體每天只消費一頓飯,一周最多只有5頓的外賣量而言,校園用戶食宿都在學校,每周很可能達到14頓外賣量,顯然比前者更具價值。
當然,對于王興來說,真正的價值仍要落腳在互聯網對傳統外賣商家銷售模式的改變。
在傳統點餐模式中,商家所遇到的最大問題來自電話漏接或占線而錯失訂單。在接到外賣訂單后,商家還得手抄記下客戶備注、送貨地址,極其麻煩。
“互聯網將會徹底改變這種落后。”美團所推出的互聯網接單軟件,將所有人工環節都由系統代勞。王興很清楚,這套餐飲管理系統是中小商家急需的,一旦滲透到其日常運營管理中,將具有不可替代的黏性。
作為美團的“最強大腦”,王興面前的臺式機總開著二十幾個瀏覽器窗口,筆記本電腦開著中國地圖。要建立起與用戶和商家的強關系,美團已經找到了很多垂直的“豎”:團購、酒店旅游、電影、外賣……每個單點都對應一個廣闊的產業,擁有無限可能。但要各個擊破,實現并聯,之后全面切入O2O本地生活服務這個更為廣袤的市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美團還在路上,似乎初具了巨頭相。對于正在發生的、未來將要發生的更多硬戰,王興的回答有理科男式的簡潔,也有戰士般的冷酷——“要么牛逼,要么滾蛋”。
這句標語被貼在美團網墻上,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