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軍,袁麗萍,葛 欣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檢驗與轉化醫學·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
劉瑞軍,袁麗萍,葛 欣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目的:探討乙型肝炎(HBV)前S1抗原(PreS1)檢測對乙肝病情判斷的應用價值.方法: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PreS1以及乙肝病毒標志物進行測定,應用熒光定量PCR法對HBV-DNA進行測定.結果:HBV-DNA、血清前S1抗原檢測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乙肝病毒前S1抗原檢測的陽性與HBV血清標志物陽性一致性良好.結論:PreS1檢測簡便、快捷,直接,與HBV-DNA檢測相比,敏感度未見差異,可與HBV-DNA檢測相互彌補、更加準確地判斷乙肝病情.
乙型肝炎;前S1抗原;HBV-DNA
乙型肝炎是我國的高發病,在我國人群中的感染率高達60%,全球約3.5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我國約占1.2億[1-2].乙型肝炎的流行不僅對整個民族的健康素質造成影響,同時也給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已成為目前我國社會最為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因此,乙肝病毒在體內是否有復制的準確判斷以及抗病毒治療后的準確監測對控制乙型肝炎的發病尤為重要.臨床上較為常用的診斷乙型肝炎的指標是乙肝五項血清指標(ELIS法)及其模式的動態變化,監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病情,但是這種方法只能反映人體對HBV的免疫反應狀態,對HBV在患者體內的復制情況并不能直接反映出來,因此,無法獲得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的直接證據.而隨著PCR技術的不斷發展,HBV-DNA定量已經逐漸成為診斷乙型肝炎的“金標準”,但其對實驗要求的高標準以及高成本,使其在推廣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HBV外膜蛋白包括S、前S2和前S1三種成分,HBV與肝細胞膜上特異性受體相結合的主要蛋白成分是HBV前S1蛋白(PreS1),而S1蛋白在HBV感染肝細胞和機體免疫應簽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4].隨著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使得乙肝前S1抗原逐漸應用于實驗室檢查中,在病毒感染、復制以及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等方面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本實驗通過臨床研究探討前S1抗原檢測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01/2014-09收治的乙型肝炎感染患者238(男131,女107)例;年齡22~78(平均41.6±3.7)歲,所有患者表面抗原檢測均呈現陽性,符合乙型肝炎病毒的診斷標準,排除其他類型的肝炎.
1.2 方法 患者于空腹狀態下,清晨抽取肘靜脈血5 mL,離心速度,3000 r/min,離心時間10 min,將上層血清進行分離后,進行HBV前S1抗原、乙肝病毒標志物以及HBV-DNA檢測.HBV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標志物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HBV-DNA檢測采用熒光定量PCR法測定.檢測方法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和儀器的規程操作進行,并記錄結果.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0軟件對測定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HBV-DNA、血清前S1抗原檢測的陽性率比較
以血清HBsAg陽性結果為準,HBV-DNA、血清前S1抗原檢測的陽性率分別為95.0%和93.3%,經統計學檢驗,二者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前S1抗原檢測與HBV-DNA診斷敏感率都比較高(表1).

表1 HBV-DNA、血清前S1抗原檢測的陽性率比較
2.2 乙肝病毒前S1抗原與HBV血清標志物的關系 238例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經檢測,檢出“大三陽”患者107例,“小三陽”患者116例,HBsAg和抗-HBc陽性者15例,此三類患者乙肝病毒前S1抗原檢測的陽性與HBV血清標志物陽性一致性良好(表2).

表2 乙肝病毒前S1抗原與HBV血清標志物的相關性
在傳統的診療過程中,乙肝標志物的臨床意義在于:①HBsAg在癥狀出現前便能在患者的血清中檢測到,在典型癥狀期達到高峰,而后在3~6周后開始下降.而在血清檢測到HBsAg后,說明患者可能正處于病毒復制期.②抗HBs在急性期后下降,也有可能持續終生,具有免疫性.檢測中,不同的操作人員對弱陽性的標本檢測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給醫生的工作及病情的判斷帶來很大不便.隨著醫學診療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醫學界對乙型肝炎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大的突破.以往采用的血清標志物檢測方法只是反映出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體內的免疫狀態,卻無法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體內的復制情況,從而無法獲得精確的檢測結果.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醫學界很多新方法、新技術的運用,這在醫學檢驗中體現的更加明顯.研究表明[5-6],前S1蛋白(PreS1)在乙型肝炎病毒侵入肝細胞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HBV復制時表達增多且與HBV復制指標有良好的一致性,對病毒的活動性和復制狀態可以進行直接反映.有研究顯示[7],對急性HBV感染患者進行動態觀察,有95.0%的患者可在急性感染早期檢測到PreS1,但檢測到HBV-DNA的患者卻只有28.6%,PreS1與HbeAg幾乎同時消失,且消失時間要早于HBsAg的消失與抗-HBs的陽轉,與高水平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及抗-Hbc-IgM的相關性很好.這表明PreS1轉陰時間越早,預后效果越好,反之,若PreS1一直呈陽性,則說明疾病進入了慢性遷延期,預防效果也就越差[9].
嗜肝細胞DNA病毒HBV感染的過程中,首先是侵入肝細胞,前S1蛋白的氨基酸AA21-47片段是HBV最重要的介導部位,病毒在這一區段完好就有傳染性,因此,PreS1作為HBV入侵肝細胞的關鍵部位,在HBV附著、侵入肝細胞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8].因此,PreS1是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診斷指標.乙肝病毒攜帶者中,部分患者為HBsAb陽性,若對這一部分患者同時檢測PreS1可以確認病毒的復制是否活躍,以此對患者的肝臟損壞程度進行評估.此外,在核苷類藥物的作用下,乙肝病毒的變異越來越多,而對患者檢測PreS1可盡快明確HBV是否發生變異,同時還可以避免由于HBV變異而引起的Hbe-Ab陰性所導致的誤診[10-12].本研究結果顯示,對于HbeAb陽性患者,PreS1和HBV-DNA的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也說明了PreS1確實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PreS1檢測彌補了HbeAb缺失而造成的診斷和治療困難,可為臨床診斷中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且與對條件要求高、技術需求更精確、費用昂貴的HBV-DNA定量相比,PreS1的檢測較HBV-DNA更為直接、簡便.因此,PreS1可以與HBV-DNA檢測相互彌補加強,在HBV感染的早期診斷、治療中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胡亞萍,孫明洪,陳秉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檢測及其與肝病慢性化的關系[J].浙江實用醫學,2006,6(1):16-17.
[2]胡志剛,劉 潔,陳國千,等.時間分辨免疫熒光定量檢測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研究[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6,29(5):407-410.
[3]王建華,王衛國,馬黎麗,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大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6):1023-1025.
[4]陳尚軍,馮愛宏,蔣 蒙,等.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與乙型肝炎病毒DNA變化的相關性分析[J].海軍醫學雜志,2012,33(5):311-312.
[5]俞 勇,翁躍頌.乙肝病毒前S1抗原檢測在乙肝臨床診療中的應用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2,25(3):347-348.
[6]Dash S,Rao KV,Panda SK.Receptor for PreS1(21~47)compo-n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on the liver cell:role in virus cell interaction[J].J Med Virol,1992,37(2):116-121.
[7]王 丹.乙肝病毒前S1抗原檢測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價值[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2,33(4):212.
[8]鄔 蘭,杜同信,焦 杰,等.慢性乙肝肝炎患者HBsAg和HB-sAb共陽性與preS區及S區突變關系的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16-19.
[9]朱佐民,高志戎,張 鵬,等.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檢測及臨床意義[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02,17(3):48-49.
[10]馬華蘭.前S1抗原與HBV DNA及HBV血清標志物檢測的相關性及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2):1506 -1508.
[11]Yuki N,Hayashi N,Katayama K,et al.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re-S1 and pre-S2 in relation to HBsAg expression[J].Hepatology,1990,11(1):38-43.
[12]Theilmann L,Gmelin K,Tapalaga D,et al.Pre-s1 proteins in sera of patients positive for HBsAg and antibodies to hepatitis delta virus[J].Hepatogastroenterology,1987,34(2):53-55.
R512.6+2
A
2095-6894(2015)06-107-02
2015-04-24;接受日期:2015-05-05
劉瑞軍.主治醫師.E-mail:liureij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