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中 (山東省菏澤牡丹人民醫院檢驗科,山東菏澤 274000)
血細胞分析儀篩查與顯微鏡復核確認關系探討
馮建中 (山東省菏澤牡丹人民醫院檢驗科,山東菏澤 274000)
目的:總結分析血細胞分析儀篩查與顯微鏡復核確認之間的關系.方法:選擇2012-06/2013-11我院50例正常體檢者和100例血小板計數異常患者為研究對象,150名研究對象先后使用血細胞分析儀和顯微鏡進行血液標本計數,并對兩者檢測結果差異具體統計學意義的血液標本進行血涂片法驗證.結果:50例正常體檢者和45例血小板升高患者的血液標本的血液分析儀篩查結果與顯微鏡復核結果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55例血小板偏低患者的血液標本的兩種檢測結果比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涂片驗證表明顯微鏡復查結果與血涂片驗證結果相關性更高,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誤差相對較大.結論:當血小板計數正常時,血液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查結果一致,而且前者具有操作簡單、快捷的優勢,當機體病理狀態下血小板減少或發生形態變化時,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有一定偏差,應在血液分析儀定性檢查后使用顯微鏡復查確認,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血細胞分析儀;顯微鏡檢查;血小板計數
血液中的血小板參與凝血過程,促進止血、凝血,在傷口愈合、止血、炎癥反應及血栓形成等生理病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血小板計數結果能反映多種血液相關疾病,是診斷和鑒別的重要指標[1].如何準確檢測血小板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現將我院血細胞分析儀和顯微鏡檢測的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06/2013-11我院50例正常體檢者和100例血小板計數異常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100例血小板計數異常患者中男性 48例,女性52例,年齡35~78(平均46.8±1.2)歲.所有研究對象均采血進行血細胞分析儀篩查和顯微鏡復核.
1.2 方法 ①儀器:選擇 XFA 6000 Intelligent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19JC顯微鏡、草酸銨溶液(上海笛拍化學品技術有限公司生產);②血細胞分析儀篩查:采血后按照儀器說明書1 h內完成血液標本測定,記錄血小板檢測結果;③顯微鏡復核:取20 μm/L血細胞分析儀同一待測標本加入草酸銨稀釋液0.38 mL,10 min后在顯微鏡下計數血小板.④血涂片驗證:上述兩種方法檢測結果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的標本進行血涂片,計數血小板水平.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 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血小板正常對照組和血小板升高組的血液標本的血細胞分析儀篩查結果與顯微鏡復核結果基本一致,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小板降低組血液標本的血細胞分析儀篩查結果與顯微鏡復查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顯微鏡復查結果與血涂片驗證結果的相關性更強(表1).
表1 血細胞分析儀篩查與顯微鏡復查確認結果比較(±s,×109/L)

表1 血細胞分析儀篩查與顯微鏡復查確認結果比較(±s,×109/L)
aP<0.05 vs血細胞分析儀篩查結果.
組別 n 血細胞分析儀法 顯微鏡復查法 血涂片驗證法
血小板篩查是血液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血細胞分析儀采用光學法、阻抗法結合血小板數量和體積進行血小板計數,根據不同檢測信號繪畫出血小板體積分布圖[2],在低角度前向光和高角度散射下同時測量某一個血小板,并依據低角度光能量轉換大小來計算單個血小板的體積和血小板總數[3].但血細胞分析儀篩查中可能存在血小板與紅細胞混淆,在同一分析系統中,雖然血小板與紅細胞檢測信號有分別,但難以避免較大體積血小板產生脈沖信號進入紅細胞區以及較小體積紅細胞產生脈沖信號進入血小板區,從而引起檢測結果偏差[4].現代研究者研發的鞘流技術、掃流技術、延時計數技術就是希望能進一步縮小血細胞分析儀的檢測誤差.血小板計數正常范圍在(100~300)×109/L,其直徑在1~8 μm,分布于紅細胞之間,且與紅細胞體積有很大差異,血細胞分析儀據此區分血小板和紅細胞[5].與顯微鏡檢測相比,血細胞分析儀篩查操作簡單、快捷,且不存在操作者不同產生的系統誤差,在血小板計數正常或偏高時檢測結果與顯微鏡無明顯差異(P>0.05).但在血小板水平偏低時,血細胞分析儀篩查結果與顯微鏡復查結果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經血涂片驗證表明血細胞分析儀篩查結果誤差較大,而顯微鏡復查結果與血涂片驗證結果相關性更大.綜上所述,在血液分析中血細胞分析儀篩查與顯微鏡復核確認均不可缺少,前者篩查效率更高,但在血小板水平降低時誤差加大,而后者雖然操作復雜,但檢查結果準確性更高.為得到更加準確的血液分析結果,臨床建議先進行血細胞分析儀定性篩查,發現異常時進行顯微鏡復核確認,確保得出更準確的檢測結果.
[1]李永軍.顯微鏡與血細胞計數儀在血小板計數中的檢測作用與影響[J].中外醫療,2012,30(33):82.
[2]任長東.大連市2255名健康人靜脈血細胞正常值探討[J].中國公共衛生,2007,23(4):462.
[3]傅立強,桑列勇,童海明.不同血液分析儀測定機采血小板計數結果的比較分析[J].檢驗醫學,2010,25(10):794-796.
[4]何春燕,張蕾,汪 嘉,等.對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白細胞計數范圍復檢規則的確立與驗證[J].檢驗醫學,2011,26(7):461-465.
[5]XE-2100血細胞分析儀復檢標準制定協作組.Sysmex XE-2100自動血細胞分析和白細胞分類的復檢規則探討[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8,31(7):752-757.
R446
A
2095-6894(2015)02-149-02
2014-12-22;接受日期:2015-01-09
馮建中.本科,主管技師.研究方向:檢驗.Tel:0530-5515063 E-mial:9645184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