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農資服務 加速“智慧農資”建設
面對當前農用土地逐年減少和農資需求總量下降的趨勢,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供銷合作社探索實踐網絡、品牌、科技、服務“四位一體”的農資發展戰略,延伸產業鏈條,加快農資轉型發展。農資服務從村村全覆蓋配送、科技下鄉、農技指導、統防統治、莊稼醫院、教育培訓等“田保姆”服務,拓展到種子種苗、農機具、飼料、農藥包裝廢棄物綜合回收處理、農業面源污染物處理、病蟲防治與植保等全程社會化服務,推廣農技物結合的農資供應模式,探索農資微信公眾平臺、網絡交易等個性化、綜合化服務。

全覆蓋的農資配送網絡。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供銷合作社在全區構筑起了一個三級配套、村村全覆蓋的農資連鎖配送網絡,確立了蕭山農資“讓政府放心、讓農民滿意”的質量信譽。2014年,科學示范試驗、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10萬畝,水稻和森林病蟲統防統治服務面積近10萬畝,農藥包裝廢棄物80個回收網點從2萬畝試點覆蓋到整個江東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10萬畝,銷售各類化肥15萬噸、農藥2500噸、農膜1500噸。
在農資服務上,蕭山區社先著手構筑網絡。在全區構筑起一個以蕭山農資公司為龍頭、“蕭農服務”為品牌、1家農資儲備物流配送中心為依托、3家配送站為骨干、390家連鎖店為終端的三級配套、村村覆蓋的農資連鎖配送網絡,有力保障了全區農資儲備和配送服務。特別是投資1800萬元建成了占地30畝、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的蕭山區農資儲備配送中心,大大提升了全區農資儲備配送能力,提升了蕭農連鎖的整體形象。此外,區社還加強與國內外知名肥藥生產企業的戰略合作,先后引進了美國陶氏、瑞士先正達和湖北洋豐、四川美豐等國內外著名品牌70多只,構筑起強勢品牌資源優勢。同時,嚴把農資商品進貨關、試驗關、流通關,做到采購商品必須三證齊全、質量可靠,推廣前必須進行質量檢測和田間試驗,農藥庫存納入ERP系統動態管理,從源頭上保障了農資商品質量安全,確立了蕭山農資“讓政府放心、讓農民滿意”的質量信譽。目前,區內市場占有率達96%,區外客戶有750家,業務輻射山東、福建、江西、上海等7個省、12個市、36個縣(市、區)。
為了更好地為農服務,區社以蕭山供銷合作社農資公司中心莊稼醫院為主體,“一個重點鎮街、一家莊稼醫院”為建設目標,重點推進了區基二級莊稼醫院的硬件配套、技術力量、規章制度和形象標識的建設,已在全區建立莊稼醫院18家,配備莊稼醫生25名,重點開展門診咨詢、配方施肥、統防統治、上門診治等服務,指導農民科學合理施肥用藥,構筑起一個“服務重點鎮街、輻射千家萬戶”的莊稼醫院服務體系。組建防治作業隊37支、作業隊員達222人,開展統防統治服務面積近10萬畝,服務農戶5000余戶,成為蕭山區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一支骨干力量。現已初步形成了測土配方—按方采購—連鎖配送—施用到田的配方肥供銷模式。去年,實施科學示范試驗、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10萬畝。
第一,加強院企校企對接合作。2012年區社聘請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和省、市、區農科院合作的知名專家學者成立了蕭山區農資商品科技應用專家顧問團。顧問團成員專業背景涉及農業栽培、土壤肥料、種子種苗、植物保護等領域,為農民解決種植難題提供了技術支撐。2013年,區社與浙江農林大學達成協議,雙方合作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設立“蕭農”獎學金;2014年設立“蕭農”教育基金,并明確了人才培養互通、科研開發等合作項目,為公司引進專業人才、增強公司科研水平提供了智力支持。
第二,強化農民素質培訓。依托在全省首創的蕭山農資消費教育學校、全國農產品經紀人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蕭山工作站等農民素質培訓平臺,每年培訓各類農民和農產品經紀人超2000人次,被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授予優秀培訓基地。
第三,創新團隊強企機制。按照“團隊+品牌+技術+市場”的農資營銷新模式,全面落實“層層落實責任制、個個納入考核圈”的全員預算目標管理責任制,“一人一策、一品一策”的管理考核辦法,“五定五考核”的薪酬績效激勵機制;組建了農化和植保團隊,推行了產品經理、作物經理制度,形成了農資配送與家庭農場面對面、新品推廣與種植品種田對田、植保服務與農時季節點對點的“三對服務”新形式,有效提升了員工職業化水平。
第四,在堅持辦好蕭山農資網和《蕭山農資信息》雜志“一網一刊”的基礎上,推出了蕭山農資公司微信公眾平臺,根據農時節氣發布各類農技知識,為農戶提供一對一農技咨詢服務,農戶也可直接通過手機在線了解最新農資商品、政策法規和新聞動態,成為農民的貼身農化顧問師。

莊稼醫生在田間“會診”。
第一,以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為20家農資連鎖店配備了電腦和POS機,開展農資監管與服務信息化建設試點工作。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農資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逐步實現“信息數據化、購銷實名化、監管實時化、服務網絡化”。
第二,承接農藥包裝回收公益項目。近年以來,區社農資公司承接了政府部門推行的蕭山區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理項目,并在圍墾十三工段投資260多萬元設立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理中心,對廢棄的農藥包裝瓶、袋、桶及廢棄農膜等進行統一定點回收和集中處置。2013年,在蕭山江東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2萬畝核心區塊內進行了成功試點。2014年,項目實施范圍擴大到整個10萬畝江東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確定區域內80家農業企業和農資連鎖店作為回收點。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理項目的實施,有效減少了農藥包裝物隨意丟棄的現象,達到了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目的,取得了明顯效果。
第三,與中國銀行蕭山支行合作,在部分農資連鎖店設立了手機取款服務點。農民群眾在手機上就能完成農資貨款的支付,為農民買肥購藥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