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勇紅 王雁
摘要:地質礦產資源在工業生產和人類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更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鋼鐵、電力等重工業的發展都需要依靠地質礦產資源的支持。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短缺現象也日益突出。地質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我們要節約資源,合理利用,同時要對地質礦產勘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解決方案,促進礦產資源的持續利用。
關鍵詞:地質;礦產勘探;常見問題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GDP總量持續提高,2014年更是達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在看到發展成果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背后存在的問題。現階段,雖然我國已經有了一部分節能環保型企業,但是更多的企業還是堅持傳統的以資源消耗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而且雖然國家也在大力提倡節約資源,建立綠色發展機制。但是企業生產方式轉型并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等。因此就要求我們在源頭上,也就是在地質礦產勘探過程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使資源達到最大化利用。
一、地質礦產勘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地質勘查的監管體系不夠完善
在我國的地質勘查領域中,監管體系存在一定的漏洞。在涉及一些具體問題時,沒有合適的標準,增加了實際工作的難度,為地質勘探埋下安全隱患。相應的政策法規也不完善,使得地礦行業的長遠發展受到制約。例如在以前,地勘行業的監管包涵于“非煤礦山”之中。但實際上,“非煤礦山”與地勘的生產方式有著很大差異,在安全技術上也存在較大的不適應性,因此難以在地勘行業中執行非煤礦山的技術標準。
2、地質勘察行業存在很多小企業
地質勘查是一項需要大量資金、技術、人才的產業,對資金、設備、技術等的要求都比較高。但現如今我國地質勘查行業存在很多小企業,這些企業資金力量和技術手段都比較落后,內部人才的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完全不具備地質勘查的水平和資格。而且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資源節約意識都比較薄弱,容易造成所勘探地區的生態平衡失衡、環境破壞、資源浪費等。
3、對環境破壞較嚴重
在地質勘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破壞的現象不可避免。例如土地沙化、水污染、水土流失、文物破壞等。同時勘探工作后產生的垃圾也會對礦區的環境造成污染。而且尤其是專業水平不高的小企業,或者環保意識薄弱的企業,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程度的破壞。
4、引發地質災害
地質礦產勘探很有可能造成一些地質災害,例如滑坡、山體開裂、地面塌陷等。即使在短時間內沒有顯露出來,但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累積,在一些條件的催化和誘使下,就會爆發。如果還有后續的開采工作,那么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更大。
二、地質礦產勘探問題的解決措施
1、設置礦產資源勘探準入條件
現如今我國礦產資源勘探企業和單位的水平良莠不齊,很多都不具備相關的資格和水平,導致礦區的安全隱患增加,礦區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等。因此要嚴把礦產資源勘探入門關,對想要參加勘探工作的企業和單位的實力進行嚴格審查,嚴禁不具備相應經濟實力、資質條件、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的企業和單位參與礦業權競買或申請礦業權;嚴格要求進入礦區資源勘探開發的企業或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業績,要求他們具有較強的人才團隊、經濟實力和管理水平。同時探礦權、采礦權人擁有礦業權的礦種、個數等要與注冊資金等相匹配。
2、加大對前沿技術的使用力度
先進技術的使用是勘探工作必備因素之一。只有使用先進的技術,勘探工作的效率才能提高,成果才會更顯著。例如地、物、化、遙快速確定找礦靶區普查技術、大角度擺噴高壓噴射注漿技術、三維可視化礦床模型成像技術及儲量評估技術等。要在地質礦產勘探企業推廣這些先進技術,或進行強制的政府干預,使他們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既減少資源的浪費,又能提高保護環境的水平。
3、研發新的地質礦產勘探技術
我國當前地質勘探技術還是比較先進的,例如物理探測中的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測井、放射性物探、紅外探測等以及“3S”技術,即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和航空航天遙感技術。但是在現階段技術的基礎上,我們仍要不斷研發新技術,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資源的節約以及成本的控制。
4、提前進行危險預判,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在地礦行業中,僅僅制定一些書面的理論上的安全標準是不夠的,必須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對風險進行預判,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這樣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最大程度的挽回損失。例如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維護水泵或者鉆機時,動力系統基本都不關閉,使用離合器分開動力系統和所需維護設備。但是在單元危險性分析中發現離合器不完全可靠,所以及時修改操作規程,要求維護設備時必須關閉動力系統,這樣就很好的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5、提高地礦勘探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道德品質
在地質勘探工作中,造成環境破壞、生態失衡、資源浪費、垃圾遍地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礦勘探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集中表現在專業素養和道德品質兩方面。一方面,由于專業素養較低,知識水平受到限制,工作人員在勘察過程中受理論知識水平的影響,很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由于勘探人員的道德素質不高,在勘探過程中環保意識和資源意識不強,對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重視程度不夠,對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的危害沒有充分的認識。因此要加強地礦勘探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道德修養,使他們既能圓滿完成專業的地礦勘探工作,又能做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等要求,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依賴和需求越來越大,但能源短缺的問題日益嚴重,此現象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一方面,在能源勘探和開采環節,要嚴把質量關,加強專業人員整體素質,做到對環境破壞的最小化以及對資源的絕不浪費;在生產環節,要注意革新技術,節約生產成本,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時還要大力推廣新能源,研發與之有關的技術,加大新能源的使用范圍和力度。總之,從各個方面入手進行防范,才能在將來嚴重的能源危機中趨利避害,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少龍.探討地質礦產勘探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J].河南科技,2013(7).
[2]王樹江.淺談煤田地質勘探技術發展[J].民營科技,2011(4).
[3]鄭春榮.關于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方法的若干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
[4]虞國超.地質礦產勘查的現狀以及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J].科技致富向導,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