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波
摘 要:知識經濟的到來,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等,而且影響著企業經營的內外環境,知識經濟使企業的發展理念、核心競爭力、戰略規劃都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不再像過去那樣追逐自然資源或金融資本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而是通過對知識的管理和創新來獲取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也越來越以人力資源、知識資本與技術創新為基礎,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通過不斷提高企業的知識價值體系來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關鍵詞:知識經濟 知識資源 人力資源 企業經營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8-265-02
人類經濟社會從原始經濟時期開始,又經歷了5000多年的農業經濟時代、300多年的工業經濟時代,步入21世紀,全球經濟已開始從傳統的物質經濟向新時期的知識經濟發生轉變,我們已逐漸進入一個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正以無法想象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等,知識經濟時代正以一種不可抗拒的方式向我們走來。作為社會經濟主體的現代企業如何迎接這個嶄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如何適時調整,在這個全新的時代中取得主動和優勢,這是任何一個現代企業都在努力探索的一個主題。本文分析了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面臨的挑戰,提出企業立足于知識經濟時代需要調整的思維方式和管理策略,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完善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的經營管理。
一、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征
知識經濟是知識在生產中占主導地位,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形態。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各種形式的知識在人們社會經濟活動中正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識對社會經濟增長的推動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已提出“在現代經濟活動中知識已成為真正首要的資本與財富”;世界銀行副行長瑞斯查德認為“知識是比原材料、勞動力、資本、匯率更重要的經濟因素。”與依靠土地、能源、原材料、勞動力和資本等這樣一些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增長相區別,現代經濟的增長則越來越依賴于其中的知識含量的增長。知識經濟使得現有資源能夠科學、合理、高效地綜合利用,尤其是一些頻臨枯竭的自然資源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利用,使人類社會與自然可持續地協調發展。知識在現代社會經濟價值的創造中所起到的作用已遠遠高于人、財、物這些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所有創造價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信息的總量呈現爆炸式的增長,知識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資源和最強勁的推動力。
二、知識經濟下企業面臨的挑戰
(一)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變化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不再是“土地、能源、原材料、勞動力和資本”等傳統的生產要素,推動企業發展的新的主要驅動力是不斷更新發展的知識。企業的競爭優勢也不再體現在對傳統生產資料的占有上,而體現為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創新應用。一項新知識、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可以建立一個優秀的企業,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打造一個全新的行業。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對知識的創新、積累已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一些傳統企業,即使擁有了大量的傳統資源,如果不進行知識的創新、積累,最終必將因知識陳舊、管理落后而使企業走向衰落。
(二)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
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市場經濟和科技信息的全球化必將使企業競爭更加激烈。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已不完全是資源和規模優勢的競爭,技術優勢的競爭更加日趨激烈。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企業的生產成本越來越低、質量越來越好、創新產品層出不窮,隨著知識到技術的轉化越來越快,企業和產品的生命周期卻越來越短。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因循守舊,不重視知識的創新發展,即使你是行業巨頭也終會被創新的技術所顛覆。曾經的膠卷沖印業的巨頭柯達和手機業的霸主諾基亞如今已被主流時代消費者所淘汰,這正是對現代企業最好的警示——變則生,不變則亡。企業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才能夠有實力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三)人才觀念的變化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一種最主要的基本生產要素,而擁有掌握知識的載體——人才對企業來說就顯得十分重要,人才掌握的知識、技術和創新能力已成為企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本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企業的競爭關鍵就是人才的競爭。知識經濟改變了企業在對待人才的傳統觀念,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產生了較大的沖擊。現在發達的全球信息化和網絡通訊也使人才在就業方面具有更多選擇,具有前所未有的寬松自由的擇業環境,同時人才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知識型的人才對企業提供的發展平臺也有更多的要求,知識型的人才與傳統意義的企業員工是截然不同的,他們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具——知識,因此,他們需要更加靈活自由、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平臺,而不是像傳統企業員工那樣在固定的位置重復性地工作。傳統的企業對人才的管理總是試圖加強監督和控制,而這種方式在知識經濟中無法激發創新,最終將導致企業喪失競爭力。企業如何搭建新時期的企業文化、吸引優秀人才并保持人才隊伍的長期穩定性,已經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亟待解決的頭等大事。
三、企業如何立足于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已來到我們身邊,世界經濟正經歷著一場新的變革。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在這個特殊的時代,要想在知識經濟時代立足,就必須要加強知識經濟意識,認識知識經濟的基本特征,研究和探索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新機制。
(一)轉變思維觀念,重視知識資源
傳統企業的管理思想認為企業財富的增長主要依靠勞動力、原材料和資本的結合,很少考慮知識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表現為企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只注重對人、財、物的管理,而忽視了對知識、技術、知識產權、企業文化等知識要素的管理。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管理重點必然從物質資本管理向知識資本管理轉變,知識資源必將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企業各級管理者必須要從舊的思維觀念中轉變過來,重視企業知識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積累,加大對知識資源的資本投入,建立知識管理體系,打造有利于知識創造和共享的企業文化,以適應新時期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
(二)加速創新體系建立,提高企業科技實力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不斷增加,產品不斷更新換代,企業在進行管理活動時應把知識的開發、應用和技術的創新放在首要地位。企業發展靠創造產品,產品創造靠科技創新,現代企業要想保持快速的發展,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已成為決勝于市場的關鍵。傳統企業的創新觀念僅僅是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等,而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創新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的企業創新是知識的創新,知識的創新是企業技術創新、提高科技實力的最根本來源,是企業獲取財富的永久創造力。知識經濟時代的優秀企業需要建立一種具有新的創新理念的創新體系,以知識作為戰略資源,不斷提高獲取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將知識資源轉化為生產力,同時又能創造出新的知識資源,促進知識技術的不斷開發應用。
(三)構建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人才系統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的管理重點必然是對知識的應用管理,而知識的有效應用管理就要靠知識的載體——人才來實現。企業必須要從傳統時期以“財、物”為重心的管理思想,向知識經濟時代以“人才”為核心的思想觀念轉變,企業員工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工人,而逐漸轉變成知識型的勞動者。從業務管理、科技開發、新技術應用乃至經營決策,企業需要的都將是“知識型勞動者”。知識型員工的人力資源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需要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利于人才不斷成長的體制,充分發揮人才的創新價值。知識經濟時代無論是從知識的重要性還是從知識的創新來看,企業都需要構建一個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人才系統,使學習、應用、創新成為員工工作的主要內容,新時期的企業團隊必然是一種學習創造型的團隊。
四、結束語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社會正發生著劃時代的變革,現代企業擁有的土地、資源和資本等已不再具有絕對優勢,而企業存亡的關鍵是能否擁有一支高知識、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人才隊伍,企業是否具有良好的管理體系和企業文化,能否使企業的人才隊伍不斷提高知識、技術和創新能力,能否將知識、技術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企業整體知識水平、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依賴于企業的人才優勢,面對知識經濟新形勢下的挑戰與機遇,企業應加大人力資源投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組建穩定的學習創造型的人才團隊,應用新技術新知識開拓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劉婧,戚峰.談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創新發展[J].現代企業文化,2008(33)
[2] 陳天榮.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經營趨勢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12)
[3] 黃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J].國際經濟合作,2001(5)
[4] 張照國,鄒建,張斌.知識資本理論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J].現代企業,2002(12)
[5] 侯明哲.企業如何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J].衡器,2000(4)
[6] 郝月.知識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策略[J].化工管理,2007(12)
(作者單位:廣東環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普寧 515343)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