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萍
摘 要:文章在跨文化視閾下對高級日語交際教學法模式進行探討,強調在重視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前提下,合理運用交際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法,充分發揮日語演講大賽和日語角的補充作用,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更易記憶、更易理解、更易掌握,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日語的能力,力爭為日語專業《高級日語》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高級日語 課程教學改革 跨文化視閾 交際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8-236-02
《高級日語》課程是日語專業本科教學高年級階段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主要目標是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提高學生的日語語言運用能力。但在實際操作中,常常由于教師過度地依賴傳統的“讀解法”與“翻譯法”,使得學生雖說在語法的學習及句子的翻譯方面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的欠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另外在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的情況下,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相對于口語和聽力,更側重于讀解和翻譯的狀況,也使得學生陷入了說不出,聽不懂的怪圈,很難適應或滿足當前形勢對日語學習者的需求。為此,在跨文化視閾下高級日語課程中引入交際教學法模式,以此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日語的能力,有其非常迫切的現實意義。
一、改革高級日語課程教學方法,強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在講授《高級日語》課程時,經常會發現有些學生對語法和句子本身的意思都掌握得很好,可是在理解整段話或者整篇文章的意思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偏差,究其原因,與學生只對語言本身進行學習,而不去關注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很大關系。為進一步強調對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提高日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高級日語課程不僅應該強調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還應該考慮通過語言教育,讓學生把所學的日語語言知識與日本社會文化、日本人的思想觀念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讓學習者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具體環境和對方思想、情感的變化調整自己的語言,使交際得以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據此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比如在講授鑒真這一課時要分析當時日本的時代背景,佛教在日本的傳授情況等,通過分組討論鑒真和尚的精神,探討中日文化交流的淵源及意思,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除了掌握了日語本身的知識,也可以了解到很多相關的文化內容,對促進日語的學習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積極引入交際教學法模式
打破傳統的“讀解法”與“翻譯法”高級日語教學模式,積極引入交際教學法,主要通過“情景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的形式,以提高學生的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話語能力和應變能力。改變學生只會“讀”,不會“聽”,只會“寫”,不會“說”的現狀。
(一)情景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利用實物、圖畫、視頻等直觀教學工具或通過在線教學內容,設計出具體生動的情景和場面,使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情景和形象逐步培養直接用日語思考的能力。把“課前10分鐘”作為活動重點,在每節課的前10分鐘到半個小時,都會通過“演講”、“配音”、“演劇”或者“辯論”等形式讓學生發表。具體形式包括個人演講、雙人配音、多人演劇、分組辯論等。比如在課改中組織學生進行了“出國留學利與弊”的分組辯論大賽,進行了日劇“東京愛情故事”的配音活動以及題為“如果我是男人(女人)”的個人演講大賽,舉行了多部日劇的多人演劇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構建了一個真實的交際情景,為學生提高日語聽力及口語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研討式教學法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原則,按照教師布置任務、學生查找資料、小組研討、發表、討論、教師綜述的步驟進行。在高級日語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這種教學法,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自覺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適當進行引導和綜述,既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參與熱情又擴大了其知識面,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文字運用、口頭表達、板書設計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教師引導學生去了解文章涉及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理解文章的構成和文章所體現出來的思想,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積極引入高級日語多媒體教學方法
研究表明:人們感知客觀世界,從外界獲得信息,83%通過視覺,11%通過聽覺,3.5%通過嗅覺,1.5%通過觸覺,1%通過味覺。實驗表明,多媒體的展示不僅能加速和改善理解,并可以提高信息接受者的興趣,大大提高信息接收的效率。從互聯網和相關數據庫搜集課文涉及到的單詞、語法緊密相關的日劇片段、日本社會文化等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擔任高級日語的教師進行集體討論、最終確定相關圖片、視頻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選取合適的教學素材,圖文并茂,提供豐富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通過給這些片段配音來加深對單詞與語法的理解和記憶,以更直觀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
多媒體教學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饋及時等特點,可以通過大量圖片、音頻和視頻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師生的教與學的熱情,達到更加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創建網絡多媒體高級日語教學環境,促進教師課前課后網絡輔導、學生自主學習體系的形成,能很好地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四、充分發揮日語演講大賽和日語角的輻射帶動作用
我校近年來每年都舉辦一次日語演講大賽,大賽評委聘請日資企業的日方代表擔任,既強化了學生的日語應用能力,又加強了學生跟日本人的溝通交流,搭建了一個中日交流很好的平臺。同時選送校一等獎獲得者參加全國中華演講大賽華北賽區的比賽,均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曾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多次,師生為此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和提高,全面帶動了學生進一步學習日語的熱情和氛圍。每周四晚上7點到9點在日語教室進行的日語角活動有力地補充了高級日語教學課時不足,學生日語練習不夠的弊端,有力地提高了日語系學生的日語水平,同時也較好地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同時,為進一步增強日語文化交流,定期邀請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等名校的數名日語界著名專家學者來我系舉辦講座,內容涉及到語言、文學、文化、高級翻譯等方面,成為高級日語課的延伸與必要補充。通過專家開辦全日語講座,既拓寬了學生視野,同時也為承擔高級日語課的教師提供了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經過如上教學改革,我校日語系學生整體素質得到穩步提升,日語一級通過率每年均保持在60%以上。總之,以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為中心,結合時代特點,通過調整專業培養計劃,整合教學資源,改革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重新構建了高級日語課程教學體系,強化了師資隊伍建設,轉變了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立新.關于高級日語課程教學的探討.日語學習與研究,2000(4)
[2] 史小華.試論基于任務型教學法的“高級日語”教學.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3] 謝彩虹.高級日語課程教學法研究.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12)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 秦皇島河北 066004)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