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歷容+吳日平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大,女大學生成為兼職隊伍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法律法規劃分不明確、市場機制不成熟、政府監管不給力、學校引導不周全以及女大學生本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性,使其在兼職期間權益受損的現象屢見不鮮,給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本文旨在通過調查對女大學生兼職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歸類并進行原因分析,給避免女大學生校外兼職權益受損現象的發生提供有益幫助。
【關鍵詞】女大學生 ? ?校外兼職 ? ?安全隱患 ? ? 原因
女大學生校外兼職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通過兼職,女大學生可以獲得更進一步的社會認知,自身綜合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獨立性逐漸增強。但是在校女大學生兼職弊端也比較明顯。隨著女大學生兼職隊伍的日益龐大,權益遭受侵害正呈現日益嚴重的勢態。媒體曾多次報道:成都女大學生兼職做伴游遭遇裸照敲詐;女大學生兼職陪酒被殺;女大學生應聘平面模特被騙等悲劇時有發生。本文旨在對女大學生校外兼職現狀進行調研,分析造成女大學生兼職中權益受損事件發生的原因,給避免發生類似事件提供有意義的支持和幫助。
一、女大學生校外兼職現狀調研結果
此次調研主要以湖南部分高校女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現場問卷調查和網上問卷調查的方式開展調研。調查結果顯示:有63%以上的女大學生在校期間有過兼職經歷,且大多數女大學生選擇兼職主要出于以下目的:賺取零花錢,緩解家庭經濟困難,豐富課余生活,鍛煉人際交往能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將來順利就業提供幫助等。兼職類型大多為:做家教、幫服裝店或其他公司做促銷或者接待、去消費場所做服務員、為餐館商店送外賣、學校內部勤工儉學,還有小部分女生做平面廣告模特、文秘等。兼職時間一般是利用周末、平時課余時間,其中在晚上兼職的所占比例高達71%。52%以上的大學生對用人單位不是很了解,事先沒有太多關注,74%以上的女大學生找的兼職工作跟本專業不對口,有將近38%的女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遇到過人身和財產權益方面受損事件,比例明顯高于男生兼職中權益受損比例。
二、女大學生校外兼職常見權益受損現象及最危險的兼職類型
在調查結果中發現有將近38%的女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遇到過權益受損事件,主要類型包括財產權益方面和人身權益方面的侵權,比如兼職工資低于行業最低工資標準,不按時發放酬金,通過延長上班時間變相降低工資,扣押學生證件,身份信息被泄露,不良中介的高額收費甚至詐騙,甚至有女生被引誘、脅迫進入傳銷組織等。另外有將近10%的女大學生表示由于女性的特殊性和某些方面的弱勢,在工作中遭遇過性騷擾,甚至強迫做一些合同范圍之外的事情,比如外出陪酒、陪玩等。
同時,調查研究結果還表明,女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最容易受到權益侵害的行業主要體現在新興的服務行業,比如:兼職伴游、兼職模特、兼職陪聊陪唱、兼職領舞、兼職家庭保姆、兼職文秘、兼職女友等。由于一些女大學生迫于生計,賺錢心切或者觀念開放,貪圖虛榮,拜金思想嚴重,認為賺錢輕松,錢也來得快,極易涉足這些新興的兼職行業里,但是這些新興兼職行業里,工作性質和顧客都具有特殊性和不可預見性,學生經常會遭遇暗藏的陷阱,最容易遭遇人身權益的侵害。
三、女大學生校外兼職過程中權益受損的常見原因
第一,社會因素。我國目前尚未建立專門性法律法規來規范大學生兼職事項,在某些部門法中也只是輕描淡寫。同時我國市場機制不成熟,用人單位缺乏社會責任感,中介機構不法經營現象比比皆是。對資源有限、閱歷不足的女大學生來說,極易陷入人身和財產受損卻投訴無門的境地。另外,一些政府行政機構的不作為或者走過場的形式主義,對用人單位的用工情況監管不到位,給不法用人單位提供了可乘之機。
第二,學校引導不到位也是女大學生權益受損的原因之一。女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兼職群體,學校應當更加重視這類兼職群體,作為管理者有義務對兼職信息進行辨別和風險分析,更有義務及時發出通告以提高女大學生的警惕性,保護女大學生們不受侵害。而事實上,多數高校忽視了這些,工作沒做到位,導致女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受到權益侵害。
第三,來自女大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女大學生由于心理、生理方面的特殊性,法律意識淡薄,社會經驗不足及對工作性質認識不清,價值觀不正確,致使她們的權益屢遭侵害。同時,很多女大學生在做兼職時,往往是隨機選擇,沒有規劃性,或者追求最大和最快的利益,拜金主義作祟,從事一些風險較大的行業。
為了更好地解決女大學生兼職過程中權益受損的問題,只有實現學校的教育與引導,逐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大政府部門的監督與管理,培養女大學生自尊自愛自強的良好品質,提高女大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最大化地保障作為弱勢群體的兼職女大學生的合法權益,最終使女大學生自身能力得到鍛煉,達到適應社會需求的有效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倩倩.兼職大學生權益保護問題調查報告[J].中外企業家,2014(4):233-235.
[2]高曉菲.大學生兼職中的權益保護問題探究[J].法制與經濟,2015(6):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