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鐘月
【摘 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教學在現代教學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因此,我們有必要將微課教育引入到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這會大大促進計算機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此過程中,許多教學設計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受到了師生的廣泛歡迎。因此,需要逐步探索如何將微課更好地融入專業教學當中。
【關鍵詞】高職 ? ?計算機專業 ? ? 微課 ? ? 應用
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強調實踐性,微課教學有較多的優點,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生動的課件畫面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從而滿足該專業教育的要求。所以現在教育系統的各中小學和高校教師都開始使用微課來輔助教學,高職院校本身實踐應用性非常強,利用此教學方法更加如虎添翼。因此,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普遍的計算機教學方式和特點,進而提出微課相比傳統教學所具有的優勢,再對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一分析,進而根據高職計算機專業的特色相應設計微課教學內容,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提高教學質量。
1 計算機專業教學方式及特點
1.1傳統的計算機專業教學方式和特點
目前的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大體上有以下幾類教學方式:
一是以老師為主的講授方式。該方式的教學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老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文化差異性,對所有的學生實行“一刀切”,后果是學生的理論知識沒有上升到一定高度,而動手能力也僅僅停留在對該實習實踐課程的掌握上。講解練習模式、教練模式和案例學習模式是這種教學方法的具體體現。具體到工作中,也只能經過好幾個月的培訓才能適應崗位。最終的后果是企業對這類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有抵制情緒——這跟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理念相悖。
二是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自學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突出了以學生自學為中心,而老師的作用是“點撥”“解惑”“引導”。對相同的教學課程,由于學生基礎文化課程水平的差異而使得基礎好的、求知欲望高的學生如魚得水;相反,那些基礎文化水平比較差的學生“知難而退”。特別是對計算機這類動手實踐能力強的課程,這種現象尤其突出。追究原因,是因為老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層次差異,過度相信學生的能力。具體到工作崗位上,好的學生會變得更好,差的學生差距會越落越大。
三是“主導—主體”模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從大的方面來說綜合了上面兩種教學方式,把學生的“自學”作為主體,而把老師的“教授”作為主導,是各級各類教育都力遵循的科學施教原則之一。
1.2微課教學的特點
1.2.1授課時間短
由于授課時間較短,用時10分到15分,在短暫的時間內學一個知識點,可以讓學生集中精力,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微課短時間的教學實踐能夠使碎片化時間得到充分利用,讓學生在休息時間、等車時間等其他空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學習,不斷累積知識,最終綜合起來就能提高專業學習水平。
1.2.2內容較為集中
微課教學是針對一個知識點或某一個內容進行的,設置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教學過程步步相扣,課程教學還要進行總結。這種集中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了解課程的重點知識,從而抓住重點,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同時,微課較為集中的教學內容也能夠用于進行重難點解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遇到問題時,可以隨時搜索相關的微課教學內容,從而通過觀看微課內容來解決疑難問題,提升學生的自學效率。
1.2.3教學形式非常豐富
微課教學形式豐富, 課堂可以同步教學錄制的視頻,還有很多教學案例展示,用多樣化的教學素材展示一個知識點,并對學生進行教學結果測試。這種豐富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活力,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教學內容,使學生豁然開朗,還能夠對教學效果進行測評,使教師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狀況。
2 當前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現狀
2.1教學內容難度較大
高職學生文化課功底普遍較差,但與此同時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的專業性較強,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和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抽象思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計算機教學的內容。但現實是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發現要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比較難,學習效果不佳也會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
2.2教學模式較為陳舊
教學模式陳舊,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聽講,課堂氣氛較為沉悶,教學效率低下。在傳統的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過程中,一般都采用教師講授和演示并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容易對枯燥的學習內容喪失興趣,難以充分地融入課堂之中;同時,這種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也使得教師難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不能夠對教學方法進行相應的調整。而在教師進行操作演示的過程中,學生只能夠進行長時間的觀看,很容易忘掉步驟,導致演示效果的下降。班級的學生較多,教師又無法一個個觀看他們的操作過程,所以有時難以顧全大局,單單操作一遍,學生記不住,練習的效果會比較差。
3 結合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特點將適當應用微課的思考
將微課教學的優點融入計算機教學中,有助于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要把微課設計步步做細做好。
3.1教學設計是基礎
首先要進行微課的教學設計,第一,選取微課的教學內容,準確的知識點,適當的教學內容,才能夠使微課的教學效果突出,學生易于掌握。教學內容選擇易精不易多,結構要相對完整,針對性強,把一個知識點講透即可。第二,必須設置教學目標。微課教學也是一種教學活動,也需要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之下,教學活動才能夠順利進行。在高職學校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應用能力,所以教學目標一定要包含基礎知識水平方面和應用能力方面的雙重提高。第三,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應該緊湊,應該富有趣味性,能夠充分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素材的選擇應該盡可能的多樣化,包括文字性的、圖片性的、聲音性的和影像性的素材。
3.2微課的制作
微課課件開發制作過程中,各種素材的獲取、創作和加工是整個開發過程耗費時間和人力最多的一個環節,而且,此階段的工作成果直接影響到課件的質量好壞。所以,在此階段中要根據腳本要求去獲取、創作和加工各種素材。首先,微課制作的工具準備,微課制作的工具包括了 PPT、帶話筒的耳麥、微課錄制軟件以及計算機設備等。這些工具一定要在微課制作之前準備好,并且調試正常,以供微課錄影使用。其次,微課制作材料的搜集。在微課制作之前,還要制作 PPT,PPT 是進行知識內容呈現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需要將教學的重點內容展示在 PPT 上,以供微課錄制使用。最后,進行微課的錄制。可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即時配音,即邊播放視頻內容邊配音,要求配音人員對課件內容較為熟悉;二是根據課件內容寫好講稿,由配音人員只需讀出講稿內容。如果是第一種現場錄制的話,在錄制的過程中,要伴隨著 PPT 的播放來進行微課講解,語言要生動、有趣,避免錄制過程中出現的單純閱讀 PPT 的現象的產生。同時,還要注意,微課的內容應該能夠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避免觀看的過程中出現與傳統的教學相同的灌輸式教學現象。在視頻錄制的最后,應該提出相應的問題,或者上傳配套的測試內容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測試,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在微課錄制完成之后,還需要對整個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保證聲畫一致,保持色調明快等。
3.3輔助使用
微課不是完全替代傳統教學的過程,而是對過程的一種輔助,當遇到問題時,學生可以先觀看視頻去再自思考,實在自己解決不了,向老師提問,讓學生養成自我學習和思考的習慣,而不是完全填鴨式地教學。這樣,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導學生進行實踐上,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錄制微課還可以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就能夠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在課堂之上就可以將精力放在進行課堂實踐上,遇到操作困難的地方可以直接請老師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微課的教學方法是當前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有效手段,我們必須將此優勢較好地跟傳統教學相結合,主輔分清,輔的不可代主,力求促使培養出來的高職學生計算機專業功底更扎實,動手能力更強,更加符合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閆軍.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方法探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7(31):216-217.
[2]王亞娟,王蘭.淺談研究性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企業育,2007(下):104-105.
[3]劉世榮.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探討[J].科技咨詢導報,2007(12):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