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人民幣國際化,首先,是要培育和拓展人民幣走出去的途徑,也就是說,不能僅僅停留在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使用人民幣,也應該允許個人未來的投資,個人企業走出去用人民幣。當然,國家的援助,政府之間的往來更應該積極推動人民幣走出去。
第二,人民幣走出去,應該采取通過金融機構的轉賬清算方式,而不是現鈔走出去。現鈔不符合綠色金融發展的方向,貨幣當局應該嚴格控制現鈔走出去,個人帶點就夠了,不需要我們代替海外機構驗鈔。
第三,采用記賬清算的方式,應該采取代理行的清算模式,而不是清算行的代理模式。跨境清算有兩種模式,一種允許境外機構直接在中國的中央銀行開戶,直接像我們中國的金融機構一樣成為一個清算行,第二個只能在中國的金融機構,包括外資的金融機構開戶,通過代理行清算,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他們直接在央行開戶,直接作為清算行,可能跟國內行一樣的待遇。人民幣直接通過央行直接走進海外機構,就說明我們基礎貨幣走出去了。
如果我們采用的是記賬清算,而且是代理行清算模式的話,所謂人民幣走出去,指的是人民幣所有權走出去了,人民幣并沒有走出去。外匯進到中國的時候,為什么放到美國去,怎么不拿回來?拿回來的時候,你不知道使用什么清算體系,根據現在記賬的清算體系,是拿不回來的,因為本身一開始就體現債權債務關系。反過來,人民幣走出去的話,也同樣如此。當理解這些內容后,也就更清楚,人民幣走出去會對我們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
所謂人民幣走出去,僅僅是所有權走出去,對金融機構來講,流動性并沒有發生變化,僅僅把國內的企業和個人的錢變成了境外的錢存在我這個地方,可能對我們貨幣總量產生影響。因為企業個人的存款算M2,境外金融機構的存款是同業,不算在M2里面。這就會進一步導致,外匯儲備、外債和海外資產等等受到影響。國外外匯儲備口徑做了一些調整。
未來人民幣走出去多了,影響還會變得更大,起初我就一直建議,把境外人民幣或者海外人民幣單獨列出來,統計上單獨給它一個貨幣符號,這樣統計就很清楚。在銀行里面有一個貨幣符號,人民幣是00001,后面的然后再加。
進一步加快建立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清算體系,人民幣要國際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清算體系。這也要分層,不要認為央行主導的清算體系可以全球通用,時間推的太長,根本弄不出來。我認為應該分層,央行主導一級的清算,允許商業銀行也有一些嘗試,而且商業銀行連到海外的代理行,這樣進度可以加快。清算體系不僅僅保證快速安全便捷的清算,還要滿足監管的要求,比如說反洗錢等等,清算不僅僅是技術問題,特別是出現金融制裁的時候,這是非常重要的通道。
今天都在講人民幣國際化,但是缺了一個概念,什么叫國際化,有沒有國際化標準,有沒有階段性目標?我們對此一直缺乏認真思考。中國人民大學發布了相關指數,中國銀行也有自己的指數。中國應該有一個國家人民幣國際化的指數。現在用到貿易結算上就算是國際化了嗎?還是說做交易就是國際化,還是儲備,什么程度才算是達到國際化?如果目標都達不成統一,政策力度自然會受影響。我建議盡快建立一個指標,指標至少包括計價結算、交易、儲備三大功能。可以對三大功能賦分,取一個綜合分值,這個分值放在全球主要貨幣之中加以比較,現在是什么樣,未來的目標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水平。
我個人覺得,如果將2009年7月1日正式啟動跨境結算視為起步,到10周年,2020年7月,綜合指數達到10%,就已經相當了不起。至新中國建立90周年,2040年,達到20%,我自己判斷,美元肯定下降50%以下,美元、歐元、人民幣成為三足鼎立的局面,整個國際貨幣體系將發生巨變。
為什么要到建國90周年?第一個30年,中國經濟從快速發展到瀕臨崩潰,第二個30年,由瀕臨崩潰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不發生重大格局變動,到建國90周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是可能的。這是指GDP總量,但規模大不代表歷史積累的財富多。國家應該有自己的標準,應該有階段性的目標,而后依此而行,否則就分散了。
再一個就是SDR(注: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別提款權,亦稱紙黃金,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我的觀點是,愿意加入,但是不必苛求,加入的前提是IMF要深刻改革。
第一,SDR并不是真正的貨幣,第二,它的規模很小,到現在是2040個SDR單位,影響力很有限,第三,整個IMF治理結構很不好,需要變革,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加進去了,大家覺得國際聲望提高了,IMF給你做一個標簽,可以更好的做儲備。但是,我們更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圍繞“一帶一路”,把區域化、全球化的發展和相配套的絲路基金、金磚國家的內容做好,探索出以中國為主全球化發展思路和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路,這比加入SDR更重要。
改革開放不會停下來,國際化會推動中國做出更多的改革,做好自己的事情很必要。2013年“錢慌”和最近“股災”告訴我們,不要盲目樂觀,走的太快會摔大跟頭。人民幣國際化以后,金融市場的開放,金融市場的變化會非常劇烈,如果沒有一定的機制、能力和經驗,盲目的開放也會比較可怕。
(作者供職于中國銀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