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陸

7月13日,熱浪襲擊我國多地,北京的最高氣溫飆升至40攝氏度。往年的這個時候收藏品市場都會進入傳統的“歇夏期”,即進入“三伏天”,收藏品市場的人流量銳減、市場成交量大幅萎縮、不少品種的市場價格向下調整。然而,今年的紅色收藏板塊卻一反常態,竟與國內多地的高溫天氣一起開啟了“燒烤”模式。
“紅藏展”風靡全國
概念而言,“紅色收藏”是指自1840年以來中國人民在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革命戰爭、建設新中國等活動中涉及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遺存的收藏。此類收藏一般分為五大類,即文獻類、徽章類、雕塑擺件類、字畫類和票證類。紅色收藏的火爆行情從近兩個月來,國內多地不約而同地舉辦紅色收藏展就可窺見一斑。
6月28日,一場獨具特色的紅色收藏展在河北省衡水市裕康社區進行,現場有張自忠、馮玉祥、白求恩等革命先烈故事讀本及《盧溝橋》、《抗戰歌曲選》等抗戰歷史書籍;6月30日,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區舉辦紅色收藏展,展出數百件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紅色藏品; 7月7日,由山西省介休市收藏協會舉辦的經典紅色收藏展在介休市老年大學開展;7月8日,黑龍江省文化廳主辦了黑龍江紅色收藏展。展會中有晉察冀邊區出版的《毛澤東選集》、《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等著作單行本及偽滿洲國票證、錢幣、電報、教科書等百余件藏品;7月12日,楊冉“紅色毛澤東主題藝術展”在北京798新太陽美術館開幕。
一方面,密集舉辦的紅色收藏展、藝術展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的目光,另一方面,紅色收藏拍賣行情也不甘示弱,開始屢創佳績。今年西泠印社春拍中,周恩來指示胡鄂公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文件以80萬元起拍,354.5萬元成交;李濟深有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重要信件、公文以8萬元起拍,66.7萬元成交;剛剛結束的孔夫子舊書網拍賣會中,人民出版社上世紀50年代出版的“《毛澤東選集》1-5卷”以100元起拍,經過143次競價至2萬元落槌。同場拍賣會中,新民主出版社于1949年出版的一版一印《少年毛澤東》連環畫從100元起競至1.73萬元落槌。
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紅色收藏品的價格平均每年約以30%的漲幅攀升。今年某些與毛澤東相關的題材甚至出現了50%的漲幅,紅色收藏品升值空間巨大,可謂前景一片飄紅。
藏品背后的故事
“紅色收藏最初只是少部分人的個人行為,后隊伍不斷壯大,現已有近千萬人的規模,藏品也已自成體系。”著名紅色郵票鑒定專家姜偉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人開始紅色收藏。到21世紀初,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毛主席誕辰110周年也帶動了紅色收藏。之后,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等紀念活動又將紅色收藏推至更高點。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所以,紅色收藏板塊必定是今年的熱點。
據中國紅色收藏委員會統計,國內現有19個省區市成立了紅色收藏組織,不少地方縣城也有紅色收藏組織。家庭紅色收藏館在全國有100多家,市區建立的大型紅色收藏展覽館有30多家。這些展館已成為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無形中促進了當地的紅色收藏事業發展。
紅色收藏品廣受追捧,離不開其匯集著的歷史價值與集體情懷。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國最大的紅色收藏品交易中心,市場內主營舊書籍、舊相片的攤主劉先生對《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說:“好的收藏品講究有故事,有歷史價值。而紅色收藏品都是歷史的遺存物件,最不缺的就是故事。”正說著,劉先生指著自己攤位上一張毛主席年輕時的相片解釋道。
這張相片被稱為《毛澤東在陜北》,文革期間就已被廣泛傳播,為很多人所熟知。照片中,毛主席身著紅軍軍裝、頭戴八角帽、佩帶紅色領章、帽徽。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張照片背后的故事。劉先生對《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講述,這張照片是由著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于1936年在陜北拍攝的。1936年6月,埃德加·斯諾來到陜甘寧邊區根據地采訪。一天,在延安的一個窯洞前,斯諾要給毛澤東拍照,當時毛澤東沒戴帽子,長時間沒有修剪的頭發顯得太長太亂。斯諾覺得毛澤東戴上帽子能顯得端莊得體些,隨手便將自己的紅星八角帽摘下來戴到毛澤東的頭上,拍出了這張照片。后來斯諾夫人訪問延安時將照片送給毛澤東說:“這是我丈夫給您拍的照片。我在西安跳窗戶逃出來時,身上只帶了兩樣東西,一樣是這張照片,一樣是我的口紅。您知道,您的照片是我來見您的介紹信,而—盒口紅對于美國年輕的婦女而言,非常重要,無論如何口紅是不能丟的。”后來,這張照片被公認為是紅軍時期毛澤東照得最好的一張照片,文革期間這張照片被印制在宣傳畫上、書刊報紙上、甚至是廣大農村房屋的白墻上,得以廣為流傳。
劉先生坦言,眼前這張照片和他攤位上其他的毛主席相片一樣,都是銀鹽紙基材質。不是原物,而是在文革時期采用彩色轉印工藝,將照片由黑白轉印成大尺寸的彩色照。“其實這彩色照不值多少錢,但是紅色收藏品就是這樣,東西或大或小、或昂貴或便宜,背后都一定會有一段紅色的記憶。”劉先生笑著說。
中國紅色收藏委員會主任紀玉成就曾公開表示:“紅色收藏品不僅僅是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工藝品,它們還具有研究中國現當代史的寶貴價值,其教育意義重大、歷史性鮮明。”
市場火熱風險高
紅色收藏板塊熱度驟升,不少投資者開始趨之若鶩加入其中,對此“跟風”現象,姜偉表示,紅色收藏本是收藏者對往昔偶像形象與個人歲月烙印的緬懷與祭奠,更多的是感情的寄托。預計未來在某些周年紀念日里,紅色藏品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但并不足以支撐投機的謀利行為。
“因近幾年紅色收藏品的價格是逐年穩步上升的,現在大部分老、精、稀藏品都名花有主了,加之今年市場行情火熱,藏家不愿意出貨。現在某些市場上紅色收藏贗品多達九成,新人經常陷入贗品泥沼。”攤主劉先生也提醒說。
紀玉成建議在此時進入紅色收藏板塊的新人,首先要學習收藏知識,提高鑒別能力;其次盡量選擇專題進行收藏,比如兩彈一星專題、毛澤東像章專題;再者多參加各地組織的展覽交流會,多結識一些收藏界的新老朋友,切忌閉門悶頭搞收藏;最后在購買一些價格高昂的紅色藏品時,可以找專業的鑒定專家把關,采取傳統鑒定加科學鑒定的方法,以避免買到贗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