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潔誠
19世紀前舞臺樣式感較為模式化,大多是自然主義的古典戲劇,從宗教戲劇開始,在戲劇演出舞臺上出現了大量的道具。古典主義戲劇以還原生活、還原故事為主。隨著英美文學的發展,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文學上的改革賦予戲劇更多的文學特征。19世紀后,從現實主義為主流,到以顛覆現實主義文學特質為目的的各種戲劇觀念產生,自然主義、殘酷戲劇等流派先后誕生,在這個過程中,舞臺美術設計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1.舞臺設計樣式定義
舞臺設計樣式是指舞臺設計在形象構成上的類型和特征以及表現形式。舞臺設計樣式的確立首先要考慮劇種的特點。如話劇、戲曲、歌劇、舞劇、木偶劇等不同的戲劇形式,都有其特有的表現手法和風格特點。如話劇的舞臺設計相對復雜,演員需要較多的實物支點在表演過程中進行支撐,以保證舞臺動作的順利展開。因此話劇的舞臺設計樣式較為豐富,與劇情結合緊密,寫實、寫意都經常使用,豐富且多樣性。即使同一個劇作,因為二度創作表現形式不同,會要求舞臺形式的貼合度合成不同形式,所以各流派都有表現該劇作的獨特樣式感。
相對來說戲曲的舞臺設計較為程式化,有其固定的模式,如一桌二椅,或運用布景等畫幕表現戲曲的場景切換。相對話劇而言,戲曲舞臺設計不需要太多的實物支點,只需表現出場景的特點即可。
2.舞臺設計樣式的重要性
舞臺設計樣式是形成整部戲劇風格的重要因素,它使得觀眾對演出產生了第一印象。當觀眾坐入劇場,看到舞臺設計,便可能對即將上演的戲劇產生了第一印象。舞臺的設計樣式往往決定了戲劇的整體感官特征,開幕前已讓觀眾感受到舞臺的樣式感。
3.在戲劇演出中的作用
舞臺設計的樣式在演出過程中會給觀眾帶來直觀的印象,觀眾能從舞臺設計中感受到劇目的風格特征以及導演的藝術處理手法。如話劇《仲夏》的舞臺設計用了一系列木制啤酒桶、可翻折木質箱子。此舞臺設計已經暗示觀眾這是一部現代劇,并且故事發生在酒吧!很顯然這是一部相對寫實主義戲劇,此類舞臺設計相對具象。
4.歌劇舞臺設計
在戲劇演出中的作用
通常歌劇的舞臺設計講究整體效果,并且由于歌劇演員在表演時以站立姿勢為主,因此,不需要太多的支點。這是歌劇舞臺設計區別于話劇舞臺設計的重要方面。因此,歌劇舞臺設計較為注重演員的活動空間,以下以歌劇《燕子之歌》為例進行分析。
4.1自然主義風格的融入
原創歌劇《燕子之歌》主要以中國著名音樂藝術家周小燕先生的藝術人生為藍本,講述了周小燕先生出國求學以及回國后將畢生精力奉獻給歌劇藝術的無私之舉,表現了她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該劇舞美總體設計風格屬于自然主義,并將寫實主義與象征主義相結合。如開場時的生日宴會場景便是自然主義風格的運用,兩個半圓筒型打開式的舞臺設計,中間樓梯的設計以及內飾的裝修,中間吊燈的設計,凸現室內效果。樓梯的設計以及樓梯上層站立空間將舞臺立體化,體現遠近虛實的效果,整個舞臺是寫實的自然主義風格(見圖1)。
4.2高科技技術的運用
《燕子之歌》的舞臺設計搭建了旋轉舞臺,舞臺底部運用機關裝置,使舞臺可以隨意旋轉到場景需要的角度。切換的過程優雅細致,以至于切換場景的過程也成為情節發展的一部分。旋轉舞臺的角度變化,結合內部樓梯的運用,并結合多媒體投影的運用使整個舞臺更加豐富與立體。主要起到將觀眾帶入劇中,共同經歷整個故事的作用(見圖2、3)。
4.3寫意手法的結合
在演出過程中,舞臺旋轉場景切換的過程自然融入戲劇中,讓觀眾感受到時間的飛逝,隨著舞臺的旋轉,打開式的兩個半圓筒造型經旋轉形成交錯式圓筒型舞臺造型,通過外墻與窗戶的設計,將觀眾的思緒由周先生96歲生日宴的場景帶到了上世紀40年代二戰時期的法國(見圖4)。
結 語
舞臺設計的樣式與戲劇的類型和特征以及表現形式密不可分,通過對歌劇《燕子之歌》舞美設計進行闡述和分析,可以發現舞臺設計樣式的重要性。當今的舞臺設計是編劇與導演的年代,以編劇導演意志為主體,但舞臺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在創作演劇過程中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視,希望借此展現舞臺設計師的重要性。
(作者單位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