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宇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市場的一體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企業在生產經營與銷售過程中不得不開始面對產品的運輸問題。在通過物流渠道對自身產品進行運輸的過程中,為避免運輸物品在運輸過程中遭受損害,企業往往會采取一定的保險措施來抵御商品損害風險。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如何妥善解決企業商品運輸過程中關于保險的理賠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企業;產品運輸;理賠
一、前言
經濟全球化與市場一體化背景下,企業服務的覆蓋范圍正處于日益拓展狀態之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現代企業難以避免的會接觸到諸如貨物配送、產品原材料運輸等問題。出于對貨物損毀風險的預防,為運輸貨物進行保險投保已經成為了現代企業處理此類問題的必然選擇。通過簽訂商品運輸保險合同,企業所承擔的貨物運輸風險將極大降低,進而消滅了緊縛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的地域性制約因素。但是在現實的保險業務操作中,保險公司對保險服務的承諾,甚至于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簽訂都不意味著企業可以真正高枕無憂。相反,一旦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滅失與損毀,企業往往需要處理涉及產品運輸的保險理賠問題。因此對于企業而言,針對自身產品在運輸銷售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保險理賠問題進行一定研究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際意義。
二、貨物保險的基本原則
1.可保利益
對于保險而言其基本原則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即可保利益、風險、賠償。可保利益的含義在于投保人必須確保自己對所投保的貨物擁有絕對的所有權。對于企業而言,其含義即為當企業所托運的貨物遭受到損害時,所發生的經濟損失承擔方應為托運貨物的企業,而非第三方。這一原則對于企業產品在運輸銷售過程中的保險投保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意義。這一原則的應用可以確保企業與承保的保險公司之間權利義務的統一性與無爭議性。例如企業將已經銷售出的產品通過物流發送給客戶時,為避免貨物遭受損毀而出現無法進行保險理賠情況的出現,企業應確保自身為投保人。這樣一旦托運貨物遭受到損害,企業就可以直接與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協商。而如果保險人為委托第三方或客戶,那么企業所投保的運輸物品一旦遭受損害,理賠問題往往就會變得十分棘手。
2.誠信
誠信原則是保險三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切保險行為的合作基礎。無論對于保險公司而言,亦或是對于企業自身而言,誠信都是其處理涉及保險事物與問題時所必須遵守的原則。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有義務在誠信原則的指導之下對企業明確解釋保險服務的權利義務關系。對于企業而言,在對企業為所運輸或銷售的貨物進行投保的過程中也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對所托運貨物的如實描述。在訂立保險合同時,企業必須如實的、盡可能詳細的對所投保貨物進行詳細描述,諸如貨物的內容、包裝、保質期、品質等皆為需要詳細描述的對象。對于企業而言,遵守誠信原則是自身社會道德的體現,同時也是進行保險活動的必要要求。為防止貨物遭受到損害時保險公司以企業違背誠信原則而拒絕理賠,企業也需要謹慎面對誠信原則。
3.賠償
事實上,企業對運輸產品的投保單據即為一份保險合同。但是企業必須予以注意的是,謹慎保險公司或相關保險機構提出的高于投保物品價值的保單及相關承諾。賠償是保險行業能夠得以存在發展的最根本性原則。但是在保險賠償原則的限制下,投保人是無法通過保險獲利的,即保險賠付的額度不會大于投保物的原有價值。這一原則之所以存在,其內涵只要在于確保保險賠償作用的發揮,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不正當投保行為。
三、企業商品運輸銷售過程中保險理賠問題概述
1.低效率保險理賠問題
(1)事故現場的勘查難
當企業商品在運輸銷售過程中遭受到損害時,理賠效率過低問題無疑是困擾著企業的最大難題之一。不同于一般的貨物保險理賠,企業運輸銷售貨物遭受損害時的保險勘查往往難以進行,復雜性十分之高。對于企業運輸貨物而言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為企業自行組織運輸力量進行運輸,一種為企業委托第三方物流企業組織貨物或產品的運輸。與此同時,企業商品的運輸往往還具貨運物品價值大、路途遙遠等特點。企業運輸貨物一旦在運輸途中發生損害,基于距離原因,保險公司很難前往事故現場進行現場勘查。但是由于運輸物品的價值相對較大,因此保險公司在處理相關事宜時不得不采取謹慎的理賠程序進行勘查。
事實上我國絕大多數保險公司對于事故的現場勘查都通過文件、規章制度的形式予以了硬性規定。以太平洋保險公司為例,其對于事故現場的勘查率要求為百分之百。但是從相關的數據統計來看,即便是國內頂尖的保險公司,其事故現場的勘查率也不過是勉強維持在70%的水平。由于事故現場的勘查困難,保險公司在處理企業商品運輸過程中的事故理賠時往往難以按照正規的程序進行辦理,最終造成了保險理賠效率低問題。
(2)保險公司誠信喪失問題
保險公司誠信喪失問題是當前我國保險市場發展所面臨的關鍵性問題之一。一些保險公司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為追求經濟效益,罔顧公司信用與企業形象。在保險合同訂立之前,保險公司的服務往往十分周到全面,對客戶的需求可謂是有求必應。一旦保險合同簽訂,在客戶繳納保費之后,保險公司對待客戶的態度就會發生根本性轉變。在面對保險理賠問題時,保險公司更是推三阻四,甚至干脆拒絕保險理賠。一些保險公司在保險合同的簽訂過程中利用客戶專業法律知識的空缺與不足,大玩文字游戲,騙取用戶信任。更有甚者,一些保險公司利用一些流動業務人員,采取口頭保證的形式向客戶做出了大量不切實際的服務承諾,造成了客戶對保險合同的誤解。
對于企業用戶而言,由于其保單額度與價值相對巨大,其更是成為了保險公司所爭取的客戶對象。因此在爭取企業用戶的過程中,保險市場的競爭無疑是十分激烈的。這種激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喪失。
(3)專業保險人員的缺失問題
由于當前保險市場的發展亂象以及保險市場的激烈競爭,保險行業從業人員的流動性往往十分高,且從業人員的專業化程度相對較低。保險專業技能知識的匱乏以及個人綜合素質的低下幾乎已經成為了保險從業人員的代名詞。一些保險任業務人員自身甚至都不能很好的掌握保險合同的內容與含義,更不用說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咨詢服務。也存有一些素質低下的保險業務員,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在保險合同與服務的介紹過程中故意誤導用戶,甚至做出不切實際的服務承諾,誤導客戶簽訂保險服務合同。一旦企業經過此類的保險銷售人員介紹簽訂了保險合同,那么后果極有可能是災難性的。一旦涉及到保險理賠問題,保險公司很可能會通過相關的合同條款或隱藏條款予以拒絕。
另外,也存有因保險公司業務人員素質及專業程度低下而造成的保險理賠困難問題。一些保險服務人員在面對企業的貨運理賠請求時,有心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但是又限制于自身的能力不足問題。例如一些保險服務人員對于保險理賠所需的手續、流程含糊不清,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企業客戶的理賠困難問題。
四、對企業解決貨物運輸過程中保險理賠問題的建議
1.熟悉保險理賠流程,為保險理賠工作提供便利條件
為確保保險理賠的高效率,企業在保險合同的訂立過程當中就應對保險理賠的流程與所需手續進行了解,以便貨物運輸損害發生的第一時間能夠順利進行保險理賠的操作。對于一般的保險理賠流程而言,企業所需要做的是在貨物運輸損害發生的第一時間就通知投保保險公司。得到通告的保險公司一般會通過就近的保險公司機構派出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勘查工作。對于現場技術勘查而言,也會存在有因距離等因素保險公司勘查人員難以到達現場的情況。這時保險公司一般會委托相關機構派出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勘查工作。勘查工作結束后,一般需要投保人墊付現場勘查費用。而現場勘查的技術人員則會將技術勘查報告提交給投保人。如果技術勘查的結果認定事故屬于保險理賠的范圍,那么投保人就可以向保險公司遞送索賠書,保險公司則會盡快的處理理賠事宜。
對于企業而言,不僅僅需要明確保險理賠的流程,也需要協助保險公司做好理賠工作。例如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保護好事故現場,為現場的技術勘查工作提供工作保障。與此同時,在手續上企業也需要在保險理賠的申請過程中做好一定準備。諸如保險單、保險憑證、貨物損失證明、損失情況、貨物商業發票等,企業均需進行一定準備。
2.謹慎選擇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公司
在選擇保險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必須謹慎為之,切記馬虎大意以及貪圖保險費率上的小便宜行為。對于一些保費過低、服務承諾標準明顯高于同類企業的保險公司,企業在選擇其時要尤為小心。僅以保險費率為例,影響其設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貨物的特性、貨物的類型、運輸途徑與倉儲安排均為決定保險費率的關鍵性因素。對于一些提供固定保險費率服務的保險公司,企業在選擇貨物運輸險投保方時首先就可以將此類保險公司予以排除。對于企業而言,在貨物運輸險的投保過程中要盡量選擇規模大、信譽高、口碑好的保險公司進行投保。企業也可以盡量選擇曾經合作過的保險公司進行合作。擁有一定的規模且具備一定貨物運輸保險服務經驗的保險公司是企業投保的最佳選擇,也是保險理賠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
3.正確看待法律與慣例關系,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在貨物投保保險后出現損害情況之后,企業在申請保險理賠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況。一些保險公司以行業慣例、保險合同隱藏條款、技術勘查認定不符條件為由拒絕賠付企業損失。也存在有一些保險公司對于理賠問題一拖再拖、拒不執行的情況。面對諸如此類情況時,對于企業而言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正視法律與慣例之間關系。保險行業的所謂慣例絕不是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理由與借口。在保險理賠的過程中,企業需盡到自身義務幫助理賠程序的進行。但是面對保險公司無理拒絕理賠的情況,企業必須據理力爭,甚至于動用法律手段解決理賠問題。
4.認真審定貨物運輸保險合同,明確理賠條款
在當前的保險市場之中,有一定數量的保險公司利用自身行業優勢在保險合同中加入隱藏條款,并欺騙誤導用戶簽訂保險合同。面對保險合同陷阱,企業一定要在簽訂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過程中需謹慎選擇應對。首先,企業在簽訂貨物運輸保險合同時,可以選擇通過專業型人才把關方式簽訂。對于一些長期有貨物運輸保險投保需要的企業不妨在企業內部設立法務職位,引入專業化法律人才對保險合同進行審定。其次,企業在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定制保險服務,要求保險公司明確理賠條款、理賠時間等,進而確保一旦出現商品損失時保險理賠的順利進行。
五、結論
對于企業而言,隨著生產經營規模的逐漸變大,必然難以回避自身產品的運輸銷售問題。在產品的運輸銷售過程中為產品購買保險無疑是企業規避貨物運輸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基于保險市場發展的滯后性與混亂性,企業在投保貨運險之后往往會遭遇到諸如理賠難等現實問題。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在產品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簽訂過程中需要謹慎選擇保險公司,謹慎審定保險合同。通過正確運用法律手段,合理處理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保險理賠事宜,企業無疑可以最大可能的規避產品運輸中的風險因素。
參考文獻:
[1]常興華.機動車輛保險騙賠行為分析及防范措施[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1(05):16.
[2]趙國忻.保險公司道德風險控制機理研究[J].金融與經濟,2006(08):28.
[3]桂萍,胡慶為.國內外車險道德風險文獻綜述[J].保險研究,201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