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 那麗
【摘 要】音樂對人的情緒是有影響的,它通過音調來影響人的情緒。不同類型的音樂也會導致不同的情緒。輕松歡快的音樂能夠改善一個人的整體神經功能,可以讓大腦更加輕松。節奏較為歡快的音樂可以讓人精神愉悅,減輕壓力,消除身體勞累;音調優美的曲子能夠讓人情緒穩定,集中思想,另外,音樂在生活當中還給人帶來了一定的美好情趣,幫助人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由此可見,音樂對于情緒、神經等方面有很大的影響。
【關鍵詞】音樂;類型;情緒影響
中圖分類號:J61
“音樂療法”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有著不同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也反映著我們每個人每個時段不同的心態。陰晴不定的情緒和起起伏伏的情感,使我們的生活增加了很多味道,并形成了一個個錯綜復雜的內心世界。人們的社交關系可以通過適當的情緒反應來有效建立,較為正性的情緒更加能夠使我們的人際關系變得牢固。另外,觀察一個人社會化和個性化發展的標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他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否成熟。
音樂是人類最能夠表達情感的語言,其本質就在于傳達人類內心深處的情感,音樂對我們心理的影響主要通過對情緒的影響來實現。換言之,聽到不同的音樂,人們的情緒也會有著相應的變化。音樂是一種釋放自我和表現情緒的特殊方式,它有著非常多不可思議的力量。音樂的情感特質,對大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學者李念紅認為,音樂對人的情緒、情感的影響是顯著的,也是其他藝術形式所無法取代的。人有喜、怒、哀、樂等情緒,這些感情都可以通過音樂進行表述,音樂實際上是人宣泄感情的一種巧妙方式。自從人類進入文明時期以來,出現了很多的音樂種類,按照最多的分類大致分為嚴肅音樂、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三種。
一、嚴肅音樂
嚴肅音樂,即古典音樂,又稱作經典音樂。西方嚴肅音樂誕生于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到十九世紀早期,經歷了歲月的考驗長盛不衰,其意義可說是當代歐洲文化的縮影。它主要指海頓、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例如《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古典音樂名作,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約十分鐘的音樂,包括序奏、五首小圓舞曲和尾聲組成,其中五首圓舞曲的旋律優美、節奏輕快、氣氛歡愉,當人們欣賞圓舞曲時,情緒就會越來越高漲,進而會隨著音樂翩翩起舞,讓自由的心靈在那藍色多瑙河上旋轉。尾聲中現了第三、第四和第一首圓舞曲,然后,響起序奏中多瑙河水波蕩漾的美妙回聲。在清澄的色彩中,長笛顫動跳躍的鳥語,讓人們沉浸到田園詩境之中。忽然,一陣急風驟般的音流洶涌而至。全曲在火熱的狂歡高潮中結束。這段尾聲,更突出顯示了施特勞斯的高超技巧。
二、流行音樂
西方約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開始出現了流行音樂。這類音樂簡潔明快、形式活潑、深受大眾喜愛,具有較高的傳唱度和流行性,但通常都沒有什么規則性和持久的價值。主要包括:民謠、節奏藍調、新世紀音樂、HIP-HOP、鄉村音樂、搖滾樂、世界音樂、流行美聲、電影音樂、爵士樂、電子樂等等。
流行音樂是非常能夠表現當下情緒的音樂類型,很大一部分流行歌曲的主要內容,都是在抒發著自己的情感。也因此,流行音樂能夠與學生的內心世界產生更多的共鳴,使得流行音樂成為了調節學生情緒情感的調味料。流行音樂的題材和生活密不可分,尤其是一些校園民謠就像是在描寫自己身邊的事情,比如《同桌的你》《光陰的故事》等等。這些歌曲會讓學生感覺很放松很親切,他們能夠通過聽音樂來釋放自己的心情。相較于高雅音樂的專業性,流行音樂更加簡單易懂,無需付出多少精力來做針對性的學習,就可以在學習之余,盡情地放松心情。流行音樂花樣繁多而且簡單易學,學生們無論是對于彼此友情的珍惜還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都可以通過歌唱流行歌曲來完美地詮釋,有悲傷情緒的釋放,也有對幸福生活的愿望,還有就是對美滿愛情的向往。當學生們有不方便直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和問題,都可以通過唱流行歌曲的方式來表達。
流行音樂也并不完全都是正面的,其中也有小部分反叛情緒的歌曲存在。客觀的說,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是小部分成年人對于情感生活不順利的發泄,但是對于心智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學生來說,這些歌曲的負面因素,很可能成為學生走向極端化的催化劑。部分學生由于學習上的挫折,以及因成績下滑而被家長給予的壓力,致使他們的情緒動蕩不安,意志力變得薄弱,假設這時能有一些其他因素對他們進行調整,變壓力為動力,重拾學習態度,到時不僅可以感受成績進步時的喜悅,還可以收獲克服困難的成就感。但相對的,如果學生的意志力不足,再加上外界影響,會讓學生更加容易出現極端化的情緒。
三、民族音樂
民族音樂就是產自于民間流傳在民間的表現民間生活生產的歌曲或樂曲。中國的民族音樂藝術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在音樂的表現形式上,民族音樂注重音樂的橫向進行,即旋律的表現性。傳統的中國民族音樂作品在旋律進行上常常以單旋律的方式進行,對和聲的運用較少。如人們熟悉的中國古代的十大名曲,基本上都是某一種樂器的獨奏曲目。民族音樂強調聲音的明亮與甜美,語言生動與感情質樸,強調行腔的圓潤和咬字吐字的清晰,講求氣息的運用,并以真聲演唱為主。
從音樂的構成上來說,民族音樂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的音樂。一般都是由五聲音階寫成的,《茉莉花》《小河淌水》《五哥放羊》《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等。過去經常有人把唱歌不準的人稱為“五音不全”,這里說的“五音”就是指五聲調式中的這五個音。
《二泉映月》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小名阿炳)創作的二胡曲,由一個短小的引子和六個段落構成,開頭便是斷腸音,旋律哀怨、凄涼,隨著音樂的進一步的深化,把阿炳由沉思而憂傷,由憂傷而悲憤,由悲憤到怒吼,由怒吼到憧憬的種種情感表達得淋淋盡致。這首樂曲情感悲傷壓抑,這樣的音樂往往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這主要是與樂曲以及欣賞者的個性差異與經歷有關。
四、結語
由此可見,不同類型的音樂對大學生情緒的影響也是不盡相同。不同的音樂對情緒有著不同的調節作用,應根據自己的情緒狀態,選擇合適的音樂進行欣賞。心情煩躁不安的時候可以選擇旋律優美的音樂,能夠使人心情平靜、放松;心情抑郁消沉的時候可以選擇有節奏感有力量的音樂,可以鼓舞士氣、振奮人心;心情激動亢奮的時候則選擇節奏較慢的音樂,這樣能夠使心情變得安定從容。
大多數人在情緒高漲的時候,認知能力較為積極,反之亦然。音樂既然能夠對人的情緒造成影響,那么,音樂同樣也對認知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量。由此可見,音樂對于人的影響,主要在于情感及認知兩方面,并且有著很大的潛力。不同風格的音樂會給人們帶來各種影響。高尚、健康的音樂有助于培養我們早日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合格大學生,適當地把學生時代的寶貴時間,用于音樂欣賞,也有助于早日實現社會的和諧。
參考文獻:
[1]申進亮.流行音樂對中職生的心理影響[J].學園(教育科研),2012,(05):169.
[2]黃衛平.不同類型的經典音樂對大學生情緒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07.
[3]孟九思.淺議流行音樂對中學音樂教學的影響[J].成才之路,2011,(17):I0009.
[4]劉賢敏.古典音樂誘發情緒的生理活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
[5]那麗.欣賞不同類型音樂對大學生情緒影響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01):31-32.
[6]王新宇.鋼琴演奏中音樂表現與彈奏技術的關系[J].通俗歌曲,2014,(06):49-50.
[7]余艷麗.音樂欣賞對大學生情緒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南大學,2010.
[8]李軍.流行音樂與中學生健康成長之我見[J].新課程(教育學術),2009,(12):140-141.
[9]于晶.音樂引起的情緒、情感體驗的實驗與討論[J].教育科學,1985,(02):53.
[10]張莉.高校重視大學生情緒教育刻不容緩[J].大眾科技,2008,03.
[11]陳燕.大學生的情緒教育[J].繼續教育研究,2008,(11):209-216.
[12]李媚.音樂特征對大學生情緒反應的影響[D].河北大學,2009.
[13]胡艷芬.淺談音樂對情緒的調節作用[J].兒童音樂,2009,(09):51-53.
[14]袁茜.中學生偏愛流行音樂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15]邵惠玲.淺談流行音樂對青少年道德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黃河之聲,2011,(03):102-103.
[16]沈士梅.當代大學生的情緒特點與調節[J].山東大學學報,2002,(0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