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瑩
[摘要]通過建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出口商品結構關系的VAR模型,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十分微弱,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十分顯著,并且這種關系反映為當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比重上升時,人民幣匯率在一定時期內會下降。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出口商品結構
[中圖分類號] F830 [文獻標識碼]A
一、 數據來源和變量選取
選取1995—2015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數據來考察匯率波動。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考察指標包括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根據海關SITC分類法,資本密集型商品選取第五類商品(未列明的化學和有關產品,記為E5)和第七類商品(機械和運輸設備,記為E7),出口額之和記為E57;用工業制成品出口總額減去第九類商品(未列入其他分類的貨物及貿易)的出口額及E57來代表勞動密集型產品,記為LC,出口商品結構(ratio)記為E57/GM,所有數據來源于wind資訊。
二、實證分析
1.數據的平穩性檢驗
首先,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和出口商品結構(ratio)數據取自然對數以消除時間數列的過度波動,生成序列ln(REER)和ln(ratio),然后應用ADF檢驗分別對lnREER和lnratio以及它們的差分項作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lnREER、lnratio及其差分項的單位根檢驗
變量 ADF統計量 1%臨界值 5%臨界值 結論
lnREER 0.308499 -3.920350 -3.065585
△lnREER -2.376674 -3.920350 -3.065585
ΔΔlnREER -4.277011 -3.920350 -3.065585 I(2)
Lnratio -1.994505 -3.857386 -3.040391
△lnratio -1.956143 -3.857386 -3.040391
ΔΔlnratio -3.643279 -3.920350 -3.065585 I(2)
變量的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原數列lnREER和lnratio以及它們的一階差分序列都不是平穩序列,但是兩個變量的二階差分序列都在5%的水平下平穩。
2.向量自回歸模型(VAR)
表2 lnREER、lnratio、DlnREER、Dlnratio、DDlnREER、DDlnratio的VAR模型結果
LNRATIO LNREER
LNRATIO(-1) 1.098988 -0.509747
(0.30025) (0.17674)
[ 3.66022] [-2.88415]
LNRATIO(-2) -0.212179 0.497485
(0.27067) (0.15933)
[-0.78389] [ 3.12236]
LNREER(-1) -0.364647 1.112937
(0.32948) (0.19395)
[-1.10672] [ 5.73834]
LNREER(-2) 0.408257 -0.303840
(0.33885) (0.19946)
[ 1.20484] [-1.52332]
C -0.158325 0.906507
(0.78865) (0.46423)
[-0.20075] [ 1.95269]
Adj-R-squared 0.969670 0.895869
由表2可以看出,兩個變量的滯后兩期的VAR模型調整后的可決系數都達到了0.8—0.9的水平,說明模型的擬合效果很好。
3.向量自回歸模型的檢驗
VAR模型所有的根模的倒數都小于1,都在單位圓內,即模型是穩定的(見圖1)。
圖1 VAR模型的滯后結構檢驗
4.Granger因果檢驗
由于VAR模型是穩定的,且滯后期為2,可以應用該模型解釋匯率和商品結構之間的數量關系。
表3所示為變量的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可以發現lnratio的二階差分對lnREER的二階差分有格蘭杰影響,而后者對前者卻沒有明顯的格蘭杰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二者確實存在相關關系。為了進一步說明二者相關關系的程度和具體趨勢,進行脈沖響應檢驗。
表3 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
原假設 Chi-sq統計量 原假設成立的概率
DD(lnREER)非格蘭杰影響DD(lnratio) 1.467717 0.4801
DD(lnratio)非格蘭杰影響DD(lnREER) 11.94032 0.0026
5.脈沖響應
本文中脈沖響應函數標準差通過漸進分析公式計算,分別給變量一個標準差大小的沖擊,得到相關的脈沖響應函數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脈沖響應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人民幣有效實際匯率提高1個標準差,當年的資本密集型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額的比值從第一期開始有微弱的負影響,之后該負影響有小幅加深,第二期達到最大值-0.01左右。但是從第六期開始匯率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轉為正值,并在小幅上漲后于12期趨于零值。這說明人民幣匯率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并不大,而且也有一定的波動性,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對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產生促進作用,這與當前我國的貿易趨勢基本相符。
反之,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比重提高1個標準差,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在第一期即為明顯的負值,并隨之在第三期達到-0.05的峰值,第七期恢復到正值并在微弱的上漲后趨于零。可見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對匯率的沖擊在前期是十分劇烈的,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比重的增加會給本幣匯率帶來一個顯著的負效應,使得本幣匯率在短時間內大幅下降。之后由于匯率對出口的反向調節作用,匯率又恢復穩定甚至有了小幅回升。
從整體上來看,匯率和商品出口結構的波動都會在一開始互相產生負效應,之后趨于穩定,這與匯率與進出口之間的調節機制相符。
三、結論
本文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十分微弱;2.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十分顯著,并且這種關系反映為當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比重上升時,人民幣匯率在一定時期內會下降。近年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攀升和經常貿易的長期順差格局使得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快速上升,日漸緊張的競爭關系也為中國造成了貿易壁壘、技術壁壘等困擾,盡管國內政策鼓勵改善產業結構,逐步實現全行業的產業升級,但是全球的貿易格局在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下短時間內不會改變,這也成為我國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的障礙。
[參考文獻]
[1]顧國達,張正榮,張錢江.匯率波動,出口結構與貿易福利——基于要素流動與世界經濟失衡的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7(2):3-8.
[2]江小涓.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決定因素和變化趨勢[J].經濟研究,2007(5):4-16.
[3]盧向前,戴國強.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1994-2003[J].經濟研究,2005 (5):31-39.
[4]楊小凱,張永生.新貿易理論、比較利益理論及其經驗研究的新成果:文獻綜述[J].經濟學(季刊),2001(1):19-44.
(責任編輯:張彤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