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榮
【摘要】從價值鏈角度對物聯網進行分析,有助于發現決定產業競爭優勢的戰略環節,為提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思路。物聯網孕育著巨大的商業機會,與其它省份相比,遼寧在物聯網產業基礎、技術研發能力和政策支持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但在一些關鍵性的技術、標準和商業模式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遼寧要實現物聯網發展的突破,應重點提升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的層次、以市場應用為導向帶動促進產品更新換代、促進校企合作、提高產學研一體化程度、積極參與物聯網標準的制定和創新商業模式。
【關鍵詞】物聯網;價值鏈;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F492 [文獻標識碼]A
一、遼寧省物聯網價值鏈存在的主要問題
價值鏈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不同的企業參與到價值鏈活動中,但并不是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都創造價值,實際上只有某些特定的活動才會創造價值。真正創造經營價值的活動就是價值鏈上的“戰略環節”,這一環節促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物聯網涉及的價值鏈環節眾多,目前,遼寧物聯網價值鏈發展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物聯網應用層次低
遼寧雖然在交通、社區服務、旅游、商貿流通、醫療與安全領域引入了物聯網的服務應用,但整體上應用層次不高,其直接原因是沒有很好地了解市場的需求,沒有為用戶提出適合企業發展的個性化解決方案。在物聯網應用的各個領域,都需要技術與需求良好結合點,以商業解決方案的形式體現出技術對于需求的良好支撐、需求對于技術的最有效利用。以3G智能物聯網社區為例,目前在大連的應用主要表現為通過系統全過程智能控制滿足程序管理按需供熱,而其高端應用能源監測、太陽能空調、智能家居和智慧安全保障則較少。旅游物聯網在大連、葫蘆島和鞍山都有應用,但目前僅限于幫助游客了解景區內地理地貌、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等情況,其高端的智能導游、景點客流控制和安全管理尚未得到應用。
2. RFID生產企業贏利能力不強
物聯網盡管涉及多個行業領域,如工業、公共安全、安全生產、城市管理、節能減排等,但從基礎上來說都無法脫離射頻識別(RFID)技術。物聯網產業鏈中各環節的利潤分配并不均勻,在感知層領域,以FRID 和傳感器商獲利最大。RFID在物聯網產業中的廣泛應用性及對相關產業的帶動性決定了其高獲利水平。RFID主要概念股,如中瑞思創、新大陸、遠望谷、東信和平的利潤率都超過了20%。遼寧RFID生產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沈陽慧博升射頻科技有限公司、沈陽市中科微電子公司、沈陽友聯電子裝備公司、中科博微技術有限公司的RFID產品主要以低頻的證卡管理為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利能力不強。
國際物聯網貿易與應用促進協會(簡稱國際物促會,IIPA)發布了《2013-2017年中國RFID行業調研報告》稱,盡管超高頻RFID的市場進展不及預期,但在2010-2012年間,中國超高頻RFID市場規模以年均78%的復合增長率在快速擴張。物聯網應用過程RFID核心產品及未來發展趨勢主要集中于超高頻的RFID產品。專家預測,隨著未來物聯網技術的縱深發展,低頻與高頻的應用性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在未來5年將面臨產業升級或倒閉。鑒于遼寧目前RFID生產企業主要以低頻為主,產品轉型已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3.專利技術申請數量增長緩慢
物聯網專利技術在某一應用領域實現重要突破,可為企業提供發展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加速企業利潤增長。物聯網專利、技術與產業三者之間存在互為促進的關系。專利的申請可以有效地提升技術含量,促進產業實現高附加值;而產業的強勁發展又為技術進步和專利申請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截至2015年7月,在物聯網申請專利數量排名中遼寧位列第13位,與江蘇、北京、廣東等省或地區存在較大差距。
從專利申請時間來看,2011年遼寧物聯網申請專利數量為12項,2015年截至7月份為18項,說明遼寧在物聯網專利申請方面增長不快,年增長率不高。 從專利申請主體來看,位居前五位的申請主體分別為大連理工大學(7項),東北大學(8項),遼寧科技大學(6項)、大連工業大學(6項)和沈陽洪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項),顯示出專利申請主體較為分散,企業專利申請較少,由于各種原因,作為專利申請主力軍的高校很難將專利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4.對行業標準制定參與度低
科學統一的標準體系將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前提條件。我國物聯網國家標準已經初具體系。物聯網標準化是推動我國物聯網技術、產業及應用的基礎。做好物聯網頂層設計,結合產業發展需要,在科學統一的標準指導下,形成技術、標準和產業協調促進機制,是物聯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保障。2013年,我國物聯網行業已有47項國家標準正式立項,遼寧無物聯網標準立項。2014年,我國物聯網應用標準有79項獲國家標準立項,遼寧電力有限公司獲得1項電力物聯網標準立項。
遼寧對于物聯網標準的制定僅限于國網遼寧電力有限公司對于電力物聯網信息通信總體架構的標準制定,在結合地區經濟特點的物聯網應用標準方面尚無建樹。遼寧在物聯網標準制定方面主要依靠企業通過自身的實力與影響力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而沒有很好地發揮區域研究機構的作用。
5.商業模式單一
物聯網商業模式主要有客戶自建、政府BOT(建設—運營—轉讓)模式、平臺租賃、移動支付四種形式。遼寧物聯網應用領域的主要模式為平臺租賃和客戶自建,商業模式單一。客戶自建模式主要應用于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電力、水力、環保行業,這些行業由于規模大,應用廣泛,與運營商有著較強的談判能力。政府BOT模式由政府解決了先期投資運營的問題,但由于缺乏營銷力度,在跨地域的規模化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平臺租賃、移動支付模式共同的特點都是以移動運營商為主導,由于客戶分散,初期應用量小,通信運營是典型的寡頭壟斷行業,行業內缺乏競爭機制,物聯網下游企業在與運營商的談判過程中明顯處于劣勢。物聯網應用過程中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實力與談判能力相差懸殊,導致利潤分配不均,直接影響了物聯網在相關應用領域的拓展。endprint
二、基于價值鏈角度的遼寧省物聯網發展對策
1.提升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的層次水平
(1)積極借鑒與引進高端解決方案
遼寧在電力物聯網應用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但在涉及醫療、交通、政務、公平服務領域的應用解決方案還處于起步期。國內已有一些物聯網應用領域比較成功的范例,目前比較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借鑒和引進一些高端解決方案。考慮到初期的引進和借鑒具有一定程度的運營風險,因為最終用戶的接受和使用需要一個過程,市場經濟效應的顯現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政府對于具有一定市場發展潛力、與物聯網契合度好的行業應適當給予財政補貼。
(2)加大市場推廣力度
與任何產品一樣,物聯網的具體行業解決方案也具有產品生命周期的特點。目前我國物聯網應用還處于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的階段,針對具體行業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市場認知度低,技術和性能都存在歧異性,企業在此階段需要較高的營銷成本對用戶進行市場教育與市場滲透,企業面臨較高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在位企業應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選擇有發展潛力、發展前景廣闊的行業,積極申報國家、省、市物聯網資金扶持項目,進行積極有效的營銷推廣工作,爭取獲得物聯網應用更多的市場機會。
2.以市場應用為導向帶動促進產品更新換代
目前國內RFID生產實力較強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深圳,其在RFIDT產業鏈生產的各個環節都擁有實力雄厚的公司,其中并不乏如中興、華為、遠望谷這類技術水平高、市場份額大、知名度高的上市公司。遼寧RFID生產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生產的產品以低端產品為主,如果盲目地與國內知名企業在產品層次上競爭,獲得市場效益與財務效益的可能性并不高。以區域市場應用為導向帶動技術發展成為各技術領域發展的一個重要規律。遼寧工業發展基礎較好,20個行業增加值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2.3%;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0%;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0%。遼寧RFID生產應從區域經濟的行業需求、客戶需求出發,定制開發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
3.促進校企合作,提高產學研一體化程度
遼寧在傳感器、儀器儀表與測量控制、嵌入式軟件等制造業以及在軟件產業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應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在上述領域進行研究,取得技術上的制高點,為產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優勢。促進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提高產學研一體化程度。在具體操作上,應堅持全方位的深度聯合。一是合作領域綜合化,從以單一技術開發為主逐步向成果產業化應用、集成技術創新發展。二是合作機制長效化,從企業基于某一技術問題與高校、科研機構的一次性短期合作,發展到共建企業技術研發中心、開放型實驗室和聯合經濟實體等多種形式的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三是合作模式多樣化,從單一產品研發向戰略向人才聯合培養教育、繼續工程教育和咨詢等綜合模式拓展,以產學研一體更好地開展物聯網技術研究、產業化及市場拓展。
4.積極參與物聯網標準的制定
從物聯網標準國家立項來看,許多企業參與國家標準立項是基于已有的成功范式。裝備制造業、農業都是遼寧的優勢產業,并且已有了一批具有實力的企業。政府或行業協會應創建物聯網論壇,為企業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并對有一定規模、特色的企業進行專項資金扶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物聯網標準制定。
5.創新商業模式
促進典型企業與移動運營商深層次合作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路徑。盈利模式創新,應以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為根本點和關鍵點。而增值服務的領域,則應以大眾的消費為切入點。在贏利模式的創建過程中,通常采取先向某一類客戶收取少量費用或提供免費服務,來吸引足夠多數量的同類客戶,然后再依靠他們來大量吸引另一類客戶,而后者貢獻的收入將大大超過服務前者的成本。先免費——再針對部分客戶收取特定服務的費用是物聯網發展初期的一種良好的商業模式,可以通過免費服務吸引大量用戶的關注和使用,以更好的增值服務作為交換,逐漸將其中的一部分升級為付費的VIP用戶。具有這些服務屬性的行業包括醫療服務、物流服務等。
【參考文獻】
[1]朱蕊.基于價值網的物聯網產業鏈協同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2(3).
[2]紀志成,王艷.中國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研究[J].江海學刊,2011(6).
[3]徐開先,馬麗敏.傳感器是國內物聯網發展的瓶頸[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0(12).
[4]程元棟,陳巧蓮,我國物聯網發展中的瓶項及應對策略分析[J].改革與戰略,2012(3).
[5]樊梨.我國物聯網的產業鏈發展現狀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0(9).
(責任編輯:陳鴻鵬)
通訊地址: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工商管理系,116052
手機:13052766230 (大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