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超
摘要:在中國,企業家看待未來的方式并不一樣。一種是“追求理想,順便賺錢”,還有一種是“追求金錢,順便談談理想”。事實上,企業家的經營理想關乎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前途。確立一個長遠的企業經營目標,把理想放到單純賺錢的前面,才是一個企業家成功帶領自己的企業走向更長遠道路的必要前提和條件。
關鍵詞:企業家;理想;企業的長遠發展;腳踏實地
一、中國企業家為什么會迷茫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發展為中國的一大批企業家提供了成長壯大的機會和條件。企業的發展,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是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東方美亞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雙麗曾講過這樣一個困惑:我們當中的大部分人最初的創業動機僅僅是來自財富的吸引,這給我們埋下了深深的隱患,最終的動機有所滿足后,我們缺少更大的精神動力。這個問題,其實是中國眾多企業家共同的困惑。一定程度上講,很多人的創業動機都是在中國社會經濟改革的背景下產生的。尤其是民營企業老板,可以說是在一種窮怕了的心態下,才有了創業的沖動。然而,當這種改變現狀、賺錢盈利的最終動機有所滿足后,他們缺少的是更大的目標和動力。
不同的境界對應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經營理想對應不同的企業發展前景。企業家的經營理想就像天花板,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高度。如果企業家的理想抱負早早地封了頂,那么企業也就失去了提升的空間。這也是一些企業活不長、做不大的重要原因。隨時代成長起來的企業家們,很多都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勇氣,抓住了條件,看到了商機,一路摸爬滾打,打出了自己的天地。正是這樣的成功經歷使得他們對自己的信心多過對變化了的外部環境的關注,但其結果很可能是束縛企業的發展。韓國的三星老板李健熙曾講過這樣一句話:“在三星,除了老婆孩子,什么都可以換。”三星老板的個人理想境界的提升和突破,才是帶領一個企業走向輝煌的正確思維。對于中國的企業家來說,他們同樣十分看重家庭,但他們很多人心中的理想卻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以不變應萬變”。
萬通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侖曾以柳傳志、馬云等企業家為例指出,全世界賺錢最多的人,正是那些眼界超越了金錢角度的人。“堅持理想,順便賺錢”是一個成功企業家應有的理念和態度。離理想很近,離眼前利益稍遠的企業家才有更大的可能帶領自己的企業走的更加長遠。世界上賺錢最多的人,恰好是追求理想、順便賺錢的人,而不是追求賺錢、順便談理想的人。孟子說,成大事者,須“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而養氣的一個重要的辦法就是要確立一個偉大和高遠的目標,這個目標會驅動人的思想、智慧、行動不斷進步,直至實現目標。
二、中國企業家的四類經營“理想”
(一)只關注經營業績——賺到錢就可以
這類企業管理者在利益的驅使下走上了創業之路,哪里賺錢多、賺錢快,他們的目光就放在哪里。他們只關注投入的資金是否按預期目標回收并獲利,不會有對企業發展的長遠規劃,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這類的企業管理者的“理想”就是單純讓投資人的錢袋子鼓起來而已。屬于“只要賺錢,不談理想”的一類人。為了達到賺取眼前利益的目的,有些企業甚至以制假、販假來牟利。他們常常是中小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洪流中,這類企業要么是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要么就是走上了一條觸犯法律的不歸路。
(二)少做“一錘子”買賣——實現企業的長久經營
這類企業管理者意識到,企業經營業績背后最直接的因素的企業的目標客戶,質量低劣以及服務缺失的企業經營行為很難有回頭客。為了實現企業能夠長久經營的目標,他們把“以客戶為中心”和“客戶為上帝”作為自己的經營哲學。但是在現實中,他們做的遠遠不夠,盡管看到了客戶的價值,也有了企業長期發展的意識,但沒有找到如何牢牢把握客戶的方法和途徑,缺乏行之有效的發展規劃。在客戶購買他們的產品和服務無法實現增值后,交易就又變成了一錘子買賣。這時,企業管理者最重要的目標就又變成了賺取眼前利益。由于缺乏企業如何長期發展的戰略眼光,找不到合理的發展路徑,這類企業管理者要實現企業長久經營的理想就變得時有時無了,屬于“堅持賺錢,順便談談理想”的類型。現實中,這類企業很少見其能夠發展壯大起來。
(三)提高企業市場占有率,爭取業內領先
這類企業家的目標是盡可能地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要達到在業內領先的地位,這類企業家就必須目標明確,努力使自己的企業成長壯大。企業的經營管理以及產品、服務等都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這類企業家注重員工的利益,為員工提供發展空間,從而為企業持續發展創造充足動力。這類企業家在中國市場上占有一定比例,他們其中一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們處于“堅持賺錢,爭取實現理想”的階段。然而,一旦有所成就,很多人滿足于已有業績,安于現狀,并開始已“成功人士”自詡。但是,現實中的很多例子告訴我們,企業的輝煌絕不是一勞永逸!無論曾經多么成功都有可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浪中翻船。究其原因可能錯綜復雜,五味雜陳。但是撇開這些復雜表象,我們不難發現一個重要的結論:企業家的理想,是企業發展的風向標,滿足于眼前狀況,沒有長遠理想的企業家決不可能帶領他的企業走向遠方。
(四)目光投向社會責任——振興產業,打造國際品牌
這類企業家的理想無疑是要把企業做大、做強。他們是“堅持理想,順便賺錢”的那類人。產業的發展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要做大品牌,壯大企業,振興產業就成為企業家的共同理想。產業的發展,需要該領域企業的共同努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受到政治經濟政策、公共體系、國際經濟形勢、行業標準、環境狀況等諸多因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企業生產必須立足于社會環境,企業發展必須順應社會需求。優秀的企業完全可以將社會責任轉化為自身的競爭力,并收獲企業發展的常青樹。這類有抱負的企業家一定會敏銳地察覺外部環境的變化,把目光投向社會利益,主動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把企業創造的價值進行合理地分配,從而實現一個長期穩定的局面。來尋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endprint
三、胸懷廣闊,腳踏實地
如果企業家胸無大志、小富即安,不想把企業做大做強,其企業就一定做不大。這就是企業家的理想與企業的發展前景之間最大的關系。
堅持理想,必須首先確立理想。許多中小企業家也會有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志向,但這個志向也許很多時候只是看到別人成功后因為羨慕而產生的一個念想。實際上,當他們企業的盈利水平足以讓他們心滿意足的時候,小富即安就取代遠大志向了。這就是為什么許多中小企業發展停滯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
堅持理想,就要心無旁騖。面對要不要把企業做大做強的問題,有些企業家不是把盈利投入企業的再生產或者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而是轉而將資金投入股市、地產等投機性的領域。還有一些企業家在自身發展起來以后就開始擴大經營范圍,去從事自己原本不熟悉的業務領域,盲目地“鋪攤子”看似是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規模,而實際上很可能是破壞了企業自身原因的資源配置的合理結構,牽扯了原本處于優勢地位的人力、無力、財力,其結果很可能是原先的業務受影響,新的領域無法駕馭,最后慘淡收場。曾有人問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為什么一直堅守干企業,而放棄眾多當官、從政的機會?”柳回答說,他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追求什么,人生價值定位是什么,“我為企業而生,我這一輩子就是干企業的,有了這個終極目標就會懂得放棄,就會執著。”其實,做企業的過程中也一樣會面臨許多不同的選擇和誘惑,如果這個時候,只把賺錢放在第一位,哪里賺錢去哪里,那企業家一會在這利益的洪流中,迷失方向,乃至最終將自己和企業淹沒。因此,認清自己想要的,心無旁騖的走下去,才能達到“堅持理想,順便賺錢”的境地。“堅持賺錢,順便談談理想”很難在賺錢的路上一種走下去。“聯想”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是柳傳志的成功,柳傳志的成功則是他心無旁騖地堅持自己的理想的結果。
循序漸進,才能逐步靠近理想。對于剛剛創業的企業家來說,是否能夠賺錢是關乎企業存亡的關鍵問題。假如有人在創業之初就把所有的目光放在的企業的未來發展的最高理想上,他的企業很可能發展不起來。但一個想成功的企業家決不應該只滿足于賺取眼前利益,或者為了眼前利益以違反法律和道德的手段和途徑來謀取不義之財。懷揣理想才能走的更遠。事實上,企業家的經營理想更多的表現在他在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經營目標以及長遠規劃,企業家創業、經營發展的過程,就是企業家的理想循序漸進地實現過程。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企業家投身“堅持理想,順便賺錢”的行列。
[參考文獻]
[1]楊勇.自我實現是企業家的最高境界[J].經濟師,2009,(12).
[2]賈林男. 中國企業家亟須革命精神[N].中華工商時報,2007-4-3(3).
[3]胡俊生.企業家的四種境界[J].人力資源,2011,(9).
[4]魯培康.境界管理:企業家與智者的境界修煉[J].思想前沿,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