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園園
[摘 要]通過前置性學習,學生的認知基礎會更牢靠,學習材料也累積得更豐富。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突出前置性學習的主題,讓學生圍繞著學習內容做“有的放矢”的準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前置性學習 目標明確 主線 材料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32-087
前置性學習在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的基礎上給學生的學習留出了增長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可以在一定的環境下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做集中性的了解和提高,為課堂學習預備充足的材料和經驗。這樣的學習讓課堂教學直達主題且重點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所以我們要注重前置性學習的設置,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引導學生。
一、有明確的目標,在前置性學習中做多樣化的介入
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和數學基礎,在數學學習中如果能夠站在原先知識的“跳板”上來建構新知,那么學習無疑是高效的。所以在前置性學習中我們要設置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晰地知道將要探索什么內容,可以從哪些途徑來介入學習,這樣才能讓課前的“先學”落實到位,為課堂上的“知識發酵”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百分數的認識”的學習,課前我通過學習材料引導學生先初步了解什么是百分數,知道百分數的組成及意義,體會百分數的用法等,再學生帶著“認識百分數”的目標走進生活去收集百分數。這一找還真有不少發現:有的學生從白酒的標簽中發現了百分數,通過請教別人知道了百分數和分數相似,都是表示兩者之間的關系;有的學生從新聞資料中發現了百分數的“特別之處”:百分號前面的數不但可以是整數,還可以是分數;還有的學生從營養品的包裝盒上發現了“‰”。與“%”相對比發現,百分號是用兩個零來表示將單位“1”平均分成100份,而千分號是用三個零來表示將單位“1”平均分成1000份。這樣的發現為學生認識百分數和理解百分數做好了鋪墊。等到課堂交流時,學生以自己的課前學習收獲為起點,互通有無,互相啟發,推動了對百分數認識的步步深化,這樣充分的課前學習讓課堂教學有所依托,有多樣的介入點和延續點。
二、有清晰的主線,在前置性學習中收集完足的資料
前置性學習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教師的參與性。這與傳統意義上的預習是不同的,預習是教師指明學習內容,讓學生先去了解一下,去讀一讀、做一做;而前置性學習是由一個個問題驅動的學習,是以分層目標為指引的學習。為了完成這樣的學習,學生需要嘗試構建數學模型,收集整理必要的資料,這樣會讓課堂上的交流更深入、更充分。
例如“圓的認識”的學習,我設計了幾個前置性學習菜單來推動學生的數學研究:1.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圓?2.怎樣畫圓?3.圓有什么特點?為了解決這幾個問題,學生將許多生活中的圓搬出來,做各種形式的展示,在對不同圓的比較中,學生理解了圓周和圓面的概念,而在說明“圓周上的點到圓心的距離處處相等”時,有的學生還自制了道具,將一個圓夾在一組平行線之間,繞著一根大頭針(圓心位置)旋轉一周,發現圓周上的點總是與兩根平行線正好接觸到。這樣的材料讓人一目了然地看到圓的中心到圓周上的一點的距離總是等于平行線距離的一半,這樣利用“一組平行線間的距離到處相等”就可以推演出圓的半徑都相等的結論。有了學生的充足準備,有了完善和充足的材料說明,學生的學習會事半功倍,意義理解和模型建構也相對輕松自然許多。
三、有足夠的空間,在前置性學習中做立體化的準備
前置性學習還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即時間與空間的相對廣泛性。前置性學習可以讓學生走進廣闊的天地,去獨立探尋、去發現和嘗試,為課堂交流和學習做好立體化的準備。
例如“打折問題”的學習,課前我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看看到底有哪些打折方式,它們與百分數有什么關系。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走進商場,發現打折促銷的手段真是多種多樣。學生經過仔細地了解和比較,掌握了與打折有關的計算,如“原價×折扣率=現價”,學生能利用這個關系計算出相關的實際問題。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學生還發現可以利用原價和現價來計算“真實折扣率”。比如買“一百送三十”的活動,與最初頭腦中形成的“相當于打七折”的概念不同,學生發現真實的情況是花100元獲得了原價130元的商品,這樣應用100除以130算出相當于打七七折。這樣深入的發現建立在學生深入生活的基礎上,并在前置性學習中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發展了數學素養,將課堂學習推到了高處。
總之,前置性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它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有了更穩固的切入點,有了更多樣豐富的學習材料,有了更深入深刻的話題,有了更多樣直接的交流。為此,教師應想方設法讓學生愛上這種學習,進而發揮出其最大的功效。
(責編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