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44)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因而得以延續千年,它的獨特性是深受大眾喜愛的主要原因,如健身性、實用性、觀賞性,而在武術教學中,技擊性并沒有得以很好的體現,其價值也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在逐漸消亡,這在某種程度上促使武術最重要的特點丟失,該文簡要介紹了我國高校武術教學現狀,并就如何使技擊在武術教學中體現出來展開論述。
武術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而且還可以進行自衛,這是因為在武術中有一個較為重要的特性,即技擊,其又被稱為武術搏擊術,它歸屬于武術攻防格斗,這是武術的精髓所在,同時也是其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不同的時期,武術技擊概念則有所不同,其表達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武術技擊也在與時俱進,其經過長久的發展已經演變成大眾所喜愛的一項運動,并以以下技法為主,如踢、打、摔、拿,按照相應比賽規則,在特定的條件下進行對抗,如場地、時間等等。開展這種技擊比賽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促進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提升,同時可以使其增強安全意識,能夠起到健身、防身作用。
武術雖然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成為體育運動項目,但是其始終圍繞“技擊”開展,這種武術特性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在古代,武術通常被作為格斗技術,特別是在大規模的戰場上得到了較多的運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武術已經逐漸朝著健身方向轉變,成為一項我國特色的體育項目,而武術技擊并沒有隨之消亡,它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被保留下來。
武術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它們分別是套路項目、對抗。在高校武術教學中,套路項目是其授課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學內容相抵枯燥,學生學習興趣較低,更有甚者厭煩武術學習。針對武術套路而言,其動作數量較多,學生難以有效掌握,并且這些動作中具有如下特點,比如動作方向、路線、節奏、身體姿勢,這些方面變化復雜,這給學生學習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并對學生以下方面的能力要求極高,比如柔韌性、靈活性、穩定性,還有身體控制能力。對于之前沒有接觸過武術的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武術上有難以攻克的難關,因而很多高校學生對于學習武術沒有很大的興趣。就目前而言,我國高校武術教學安排已經不能吸引學生,由于對抗技術在教學中的缺失,致使多數學生認為武術實用性較差,基本都是花拳繡腿,因而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之中。
當前高校教學安排中,武術課時較少,但是武術教學內容又很多,因而課時安排具有極大的矛盾性。教師在每節課都有新內容傳授,而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上一節課的內容,無法進行新課的學習,缺少復習時間是高校課時安排的弊端所在,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將武術的皮毛交給學生,對于較為深入的技術精髓,教師根本沒有時間去教授。例如:以初級套路為例,這個套路對以下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比如腿法、手法、步法、眼法、身法等,教師在一節課中很難將全部內容教給學生,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一些基本功進行傳授,如手型、步型、腿法等,進而讓學生能夠掌握該套路中最基本的部分,而學生對于整個套路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性,必須需要更多的實踐去打磨,而教學時數的限制促使這部分內容無法完善,這在某種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武術精髓的學習。
高校武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滲透技擊意識,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于武術技能的全面掌握。高校大部分學生都會對電影與電視劇的武打動作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其中的武術攻防興趣更濃,因而教師在教授學生武術套路時,可以將武術技擊融入其中,讓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到武術的魅力,進而能夠激起他們學習武術的愿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教授學生武術技擊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武術,不能將武術用于平時的打架斗毆,好勇斗狠則失去了武術教學的意義。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糾正錯誤的思想觀點,并讓他們真正了解武術技擊在武術學習中的作用,由此讓學生區分武術在現實與電視劇中的差別性。
3.2.1 創新教學內容
武術教學是否能夠帶給學生積極的正面的影響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態度以及教學內容的選擇。從實際教學角度分析,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對于當前各大武術高校而言,研究武術教學策略是他們面臨的最為嚴峻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一問題才能促使高校武術教學迎來新的氣象。因此,武術教學內容革新是首要工作,高校武術教學應立足現實需求,大膽進行創新,打破以往較為陳舊的教學模式,進而引進一些較為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選擇教學手段,促使學生主導參與課堂教學。高校在開展武術教學時,不能丟失武術的本質,即文化教育、健身教育、攻防實用性,同時也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并從學生興趣愛好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個性不被磨滅,與此同時,學生接受能力也是教師教學需要思考的內容,武術教學追求創新,淡化武術套路教學,提倡攻防技擊。
3.2.2 改變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單一也是武術教學的弊端所在,而且沒能體現武術技擊在武術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摒棄傳統教學方法。在武術學習中基本功非常重要,一旦學生掌握不好基本動作,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后續學習,更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教師在進行武術教學中,應注重教授學生基本功,掌握基本要能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進而促使學生深入的學習武術技能,掌握武術中的精髓部分技擊意識。對于教師而言,其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武術性質,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并采用以下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如啟發式、開放式等,這些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學習武術是非常有利的,并且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武術,增強學生的技擊意識,進一步促使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增加。除此之外,武術對練也是一種極好的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切實認識到技擊性的重要作用。例如:某高校組建了武術俱樂部,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到這里進行深入學習武術,實現課堂教學的對接。
3.2.3 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學質量
武術教學效率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就是教師的能力,因而對于武術教師而言,他們必須不斷完善自身的技能,并在平時的教學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針對自身教學的弱點不斷進行進修,確保武術教師隊伍建設的時效性。人們常說一個好的老師會成就他所有的學生,這一點同樣可以運用到武術教學中。因而提高教師隊伍建設也是高校武術教學的重點所在,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校武術教學存在一定的教學弊端,因而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提高武術技擊在教學中的應用,進一步完善我國高校武術教學。文章重點闡述了如何將武術技擊運用到高校武術教學之中,并提出具有發展性的建議,以此促進高校武術教學質量的提高。
[1]自明,劉劍.普通高校武術教學中激勵系統的構建[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0):64-65.
[2]吳元宵.普通高校武術教學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中華武術(研究),2013(8):63-67.
[3]但愛蘭.普通高校武術課程設計模式的研究[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1(3):173-175.
[4]張一龍.多媒體在普通高校武術教學中應用的相關性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10):78-79.
[5]張琦.淺析高校武術教學中攻防技術對學習效果的影響[J].現代交際,2014(11):100-101.
[6]李明洋.芻議普通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武術游戲[J].運動,2015(8):83-84.
[7]周永盛.新形勢下普通高校武術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體育科學研究,2014(1):82-84.
[8]丁有糧.普通高校武術教學改革趨勢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