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 王毅(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東莞 523808)
?
高職高爾夫人才定向培養模式與課程建設創新研究①
李凱王毅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東莞523808)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調查訪談等方法對普通高職院校高爾夫人才定向培養進行調研與分析。本著發展方向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原則,構建高職社體專業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高爾夫人才定向培養模式及專屬課程體系。為普通高職院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定向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高爾夫定向培養模式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和高爾夫球運動在各國的推廣與普及,高爾夫產業正在成為21世紀最具前景的新興產業之一。世界高爾夫運動的發展現狀和規模已經經過了五百多年的發展歷程,到今天已發展成為一種具有規模化、國際化和產業體系日趨完善等特征的高爾夫產業[1]。而我國的高爾夫運動還剛剛起步,處于探索階段。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內高爾夫產業逐步成熟,高爾夫球運動場地、設施等硬件條件基本能夠滿足現階段社會需要,但是與之相匹配的專業人才出現短缺,如高爾夫管理與服務型人才、球場維護、教練、裁判等人才[2]。目前,高爾夫專業人才非常缺乏,懂體育、熟悉市場規律、掌握高爾夫專業知識的中高端管理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專業教練、高水平管理與服務人員等人才則更缺乏。高爾夫行業中人才的缺乏不僅體現在數量上,更重要的是人才質量參差不齊。同時,高爾夫球行業高端管理、高水平教練以及具備嫻熟專業技能的服務人員(球童)人才外流、跳槽等不利因素,已經成為制約高爾夫球會良性發展和有序運營的瓶頸。另一方面,國內高校培養出來相關專業方向的畢業生水平和專業特長良莠不齊,無法滿足專業高爾夫球會工作要求和標準。致使各高球俱樂部需要對招聘人員重新進行崗前培訓。通過深入研究高爾夫人才定向培養模式以及構建專屬課程體系,真正實現球會、學校、學生三方共贏,有利于促進高爾夫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1.1指導思想
精準定位的人才培養創新思路,以“瞄準市場、服務地方、強化技能、辦出特色”為指導思想,以促進高質量就業為導向,適應地域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構建“政校行企協同創新,學產服用一體”的育人機制創新和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課程教學標準體系,培養具有“崇德篤行”道德精神和“精技創新”專業品質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1.2了解高爾夫行業就業崗位需求和專項人才社會需求
深入開展高爾夫行業市場調研,準確把握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確定高爾夫專項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社會體育專業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實際需要,面向與專業對接的本地高爾夫產業、職業崗位深入開展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分析與調查。對本專業人才供求、生源分布以及本專業領域國內外最新發展動態、行業標準、技術進步與生產方式變革等進行充分了解,調整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使人才培養主動與周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針對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調整培養方案和培養途徑,確保人才培養質量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吻合度。
1.3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高職高爾夫人才定向培養要探索符合本專業辦學實際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案,依托學院政校行企協同平臺,探索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的新機制。同時,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系統設計實踐教學環節,合理安排實踐教學進度,設置符合高職學生認知規律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加課外實踐、課程實訓、專業實習、專業綜合實訓的內容和學時,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專業教學要圍繞專業和職業吸引力打造,體現能力培養的特點,適量增加綜合性實踐學時。
1.4科學設計課程模塊,注重專項人才職業素質內涵培養
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系統設置基礎課程模塊。要綜合考慮學生專業技能、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需求,以能力為主線系統設置課程模塊,選擇不同教學內容,以適應不同專業或相同專業不同專業方向的教學需要,兼顧學生共性需求與個性發展。強化敬業守信、精益求精、勤勉盡責等職業精神培養,使學生在具備符合職業崗位任職所要求的較強業務工作能力的同時,又具有與人溝通、團結協作等基本職業素養,還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健全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以及良好的文化藝術素養。
1.5合理安排教學進程,改革教學組織方式、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方式
根據高爾夫專項課程的特點,在不影響教學質量并不與其他課程發生沖突的前提下,在教學進程設計上可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專業課,選用串行式、并行式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創造條件,推行采用“理實一體,做學教結合”的教學模式,避免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問題。積極探索和構建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效率。根據高爾夫課程模塊以及教學模式的專項特點,采用教學方案設計、指導與服務技能測試、客戶檔案建立、管理工作調研報告等不同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包括知識、技能和素養,評價方式包括師生互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專家點評等,構建“評價方式與評價主體多元、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并重”的課程評價方式,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高職院校社會體育專業設計開發基于就業需求的高爾夫人才定向培養專屬課程體系。專業課程定位凸顯“管理、指導、服務”六字方針,形成一專多能、雙證畢業的技能培養體系。強化專業核心能力,積累項目化教學和公司化管理模式等實踐經驗,課程體系內容包括:專項人才培養方案及模式創新建設、專屬定制課程體系設計與建設、專項精技特色課程設置、人才定向培養體系軟、硬件與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課程師資隊伍建設等。
2.1專項人才培養方案及模式創新建設
根據地域高爾夫產業人才分布規律和特點以及高爾夫企業用人需求進行合理布局,對社會體育專業生源進行定向招生、選拔與分配,高爾夫專屬課程教學與校內外頂崗實習實踐的培訓內容和時間,比例按照1.5∶1.5的工學交替培養模式定制設置。通過對人才培養規格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的分析,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通過分析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構建以工作崗位為導向,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以工作任務為模塊的基于工作崗位與職業標準相結合的課程體系。
2.2專屬定制課程體系設計與建設
根據高爾夫專項人才就業目標進行個性化培養,對相關專屬課程體系進行定向配套建設,打造工學結合的現代學徒制模塊化高職高爾夫課程教學體系模式。通過分析專業職業能力和崗位需求,學生應掌握的理論知識和達到的技能水平,將專業教學活動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課堂理論教學,配合實操實訓,主要以項目化教學為主;第二類是課堂理、實一體化教學,配合實訓,實訓多為技術應用的綜合性項目;第三類是集中實訓:(1)專項技術強化訓練;(2)專業技術的綜合訓練;(3)職業資格考證培訓與鑒定。人才定向培養課程建設的主要特點和特征體現在以方面。
(1)課程統一、標準規范、工學結合、交替互補、文武并重、實訓機動、現代學徒、項目驅動、層級漸進、服務至上。
(2)校內奠基,校外拓展,目標明確,拓寬渠道,分項發展,理論扎實,技精會道,就業忠誠,服務優良,管理到位,指導嫻熟、反應敏捷。
2.3專項精技課程特色建設
2.3.1深化專項課程教學改革,構建以工學結合為內涵的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高爾夫就業崗位群分析以及典型工作任務結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來重構和優化高爾夫專項課程體系,并在教學運行中對教學方法、教學基本條件、考核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系統的安排,增強針對性與實用性。專項人才定向培養方案要充分體現教學改革的要求,深化工學結合的內涵。一是要以職業生涯為目標,使學生能獲得與企業發展需要相一致的能力,拓展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能力,并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二是要將職業標準作為重要依據,設置專項課程與職業資格證相融合的專業課程。結合學生就業崗位(群)的需要,將與本專業緊密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證”或“行業上崗證”認證考證等內容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實現課證深度融合;三是要以工作任務和過程為引領,打破“三段式”課程傳統模式,從崗位需求出發,構建任務引領型、項目化專業實訓課程,以典型工作標準服務為載體設計訓練項目,增強學生適應企業實際工作環境和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
2.3.2“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對專業核心課程,引入“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并采用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項目化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拉近了理論教學與實際的距離。在完善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體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中,高爾夫專項精技課程中分類定制實訓(高爾夫產業各類工種)課程以及企業專屬崗位技能培訓和頂崗實習。其優點體現為以下幾點。
(1)統一教學模式、統一就業服務理念、統一專業教材、統一技能證書。
(2)了解和掌握不同的課程培訓體系,不同的就業崗位要求,不同的管理服務標準,不同的專項指導特長。
(3)具備專業管理,專業指導,專業服務,專業規范的多種能力。
2.4人才定向培養體系軟、硬件與基礎設施建設
2.4.1建立相對穩定的校企戰略合作伙伴單位群
校外實踐基地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平臺。建立相對穩定的校企戰略合作伙伴單位群,并初步實現了四個“共建”:第一,共建實訓基地。建立一批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職業技能訓練與職業資格認證等功能于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第二,共建師資隊伍。校企互派技術專家和教師,參與教學和實踐,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第三,共建培養過程。校企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制定培養計劃、設置教學課程、實施教學和技能訓練。第四,共建教學課堂。一方面,由學校聘請企業技術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另一方面,企業為學校提供校外實習基地,并選派業務骨干擔任實習指導教師。具體措施為:聯合辦學、基地廣建、內外生源、預留儲備、脈絡廣泛、統籌崗位、查漏補缺、合理調配、就業長久。
2.4.2校內高爾夫專項實訓基地建設
重視校內高爾夫專項實訓基地建設,加強教學基本設施建設,建立高爾夫課程教學多媒體現代化情景模擬實驗室,建設能夠滿足日常教學、訓練指導、考證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科研等要求的多個校內實踐基地,并具有一流的現代化設施設備和模擬俱樂部的管理制度,形成真實的職業氛圍,確保校內實訓教學的順利進行。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滿足課程教學和專業實訓的需要,與校外高爾夫企業合作構建校外專項技術、技能實訓教學基地。能夠對社會開展專項技術服務,促使專業人才培養與行業和企業以及社會的需求實現零距離對接。
2.5專項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專屬課程師資隊伍建設強調高低搭配、專兼結合、人才共享的思路。專項教師的學歷、職稱、創新力和學術水平是對專業課程質量保障的先決條件。根據專業師資隊伍培訓的要求和高爾夫專業課程需要,制定了專項教師培訓計劃,有計劃的派出教師學習進修,參加學術活動以及定期下高爾夫基層企業進行鍛煉。可以不斷提升專項教師的技術、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師資培養和能力要求方面力求做到:請進來、走出去、分工清、技術精、跟潮流、傍明星、需求明、層次高、懂設計、會更新、體系廣、項目全、能變通。
專業人才的培養在于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專業教育。利用高職院校靈活調配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專項課程導向設置的機動整合,滿足和對接就業單位對人才的專業需求。同時,利用本土學生不流失的優勢,為企業量身定做、定向培養。與用人單位進行校企合作,促進產學服用相結合,是構建和發展普通高職院校社會體育專業優質專項人才培養和輸送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羅艦.對我國高爾夫運動場現狀以及發展規模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2]牛真真.高爾夫球運動人才社會需求現狀及其培養途徑研究[D].沈陽:沈陽體育學院,2010.
[3]王毅.普通高職院校社會體育專業特色建設與發展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3,35(5):91-93.
[4]吳克祥.高爾夫產業論壇[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4.
[5]王毅.高職社會體育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探討[J].運動,2013,11 (21):115-116.
[6] JACK WU.美國通用高爾夫教學大綱[M].北京:高爾夫內部教學參考書,2013.
作者簡介:李凱(1974—),女,湖北丹江口人,一級教練,學士,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導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
基金項目:①東莞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院級重點基金課題項目(課題編號2014a2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095
中圖分類號:G8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9(b)-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