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一、我國投資體制的涵義
投資體制,是投資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的總稱。投資體制的主要內容包括:投資主體結構及責權利關系、投資資金籌措和運用方式、投資決策和投資激勵約束機制、投資的調節方式、投資的管理制度、組織結構及職能、責權劃分等等。一定的投資體制,是一定的經濟體制及其所決定的財政體制和金融體制的集中表現;反之,一定的經濟體制,又是由投資體制以及財政、金融體制來維系和支撐的。投資體制是我國整個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著社會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資源配置方式,既與經濟活動的宏觀管理體制有直接聯系,又與經濟活動的微觀管理體制緊密相聯,涉及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
二、我國投資體制改革的成效
前我國傳統投資體制發生了巨大變化,打破了投資主體單一的局面,形成了多元投資主體并存和分層決策格局。改革成效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資金來源多渠道的格局初步形成。經過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打破了國有經濟近乎單一的投資主體格局,擴大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項目審批權,形成了多種經濟類型共同發展、企業自主決策的投資格局,國有經濟投資比重下降,各類非國有經濟投資主體逐漸成為投資增長的重要力量。(2)政府投資職能日益轉向公共領域。政府投資是以政府為主體而進行的投資活動,它是社會總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政府投資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教育、市政建設和國家機關建設上,上述行業占政府總投資的比例在80%左右。政府投資的轉移,加速了“國退民進”經濟發展格局的形成,進一步優化了宏觀經濟運行環境,有效地擴大了企業和個人投資的空間,在社會投資和資源配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逐步健全了投資管理制度。當前我國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一是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競爭日趨平等化,避免了政府“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二是明確了政府投資事權。政府投資包攬天下的局面被徹底打破,正按照“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的方針逐漸退出競爭領域,主要投向基礎性和公益性項目,立足于保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三是投資項目融資和工程建設的市場化、社會化進程加快,打破了地區和部門限制,實現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三、我國投資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以投資風險約束機制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尚未建立起
來。各級政府、企業投資范圍、職責不清,政府有限的投資不能集中用于建設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基礎工業和培育支柱產業。對投資責任的約束主要是在實施階段做文章,而沒有涉及其決策的風險責任,可謂是“有責任,無風險”,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陷。(2)有效的投資宏觀調控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建立有效的投資宏觀調控體系是實行兩個帶有全局意義的根本轉變,實現市場合理配置投資,保持投資健康增長,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前投資領域突出存在的投資大起大落與健康增長的矛盾,投資流向與產業政策導向的錯位,資金來源分散與使用集中的矛盾,效率優先與加快中西部發展的矛盾,國家政策的統一性與投資管理多頭矛盾等都直接與宏觀投資調控不力緊密相聯。(3)投融資領域存在多種問題。90年代,我國投資資金來源呈現多元化格局,政府投資所占比重很小。這種變化必然要求盡量減少直接行政干預,然而,事實上政府直接干預融資活動的現象仍然很多。比如政府控制資金的籌措和投向、干預融資機構的設立和經營等。隨著國家預算內投資比重的逐年下降,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愈來愈高,經營風險逐年增大。這種情況首先推動了資金成本的上升,導致投資效益下降;其次加重了企業的利息負擔,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
四、如何創新和完善我國的投資體制改革
(1)完善投資體制法律體制。抓緊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明確責任主體。真正使項目決策者承擔投資決策責任,實現“誰決策,誰負責”,并將這條原則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落到實處;建設項目必須先有法人后進行項目建設,由法人對建設項目全過程負責。在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中,除了要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規范建設項目的法人地位外,還需要人事制度的改革配套,關鍵要選拔合格的項目經理。(2)要加強和改善固定資產投資宏觀調控。在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有:適度投資規模、合理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盡管在不同時期,針對不同情況,宏觀調控的重點和政策著力點有所不同,但提高投資效益,始終是投資宏觀調控的中心任務。加強和改善固定資產投資宏觀調控,要運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特別是要積極探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更多的經濟手段。重點是:適當集中財力,便于“集中力量辦大事”,改變目前資金過于分散的局面。(3)加快培育為投資主體服務的市場體系。適應投資體制改革的要求,特別是與項目法人責任制的建立相配套,必須大力發展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建立工程咨詢、設計、工程監督等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投資決策、工程建設和經營管理提供全面、公正、科學、可靠的服務,并盡快形成市場。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搞好對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的監督和引導,制定、維護市場規則,使之形成公開、公平和公正合理的競爭秩序。
總之,我國的投資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存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和解決。
參考文獻:
[1] 彭森·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年鑒(2003)[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3·
[2] 朱澤·中國經濟改革20論[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