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麗 謝敬宇 宋 平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
終身教育視角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以河北省自學考試為例
孫艷麗 謝敬宇 宋 平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
(一)終身教育的基本內涵
終身教育的概念由法國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羅·郎格朗提出,主張一個人在一生的各個階段都要選擇學習,接受教育。該理論的三大基本內涵包括:(1)認為應將各種形式的正規及非正式教育有機地整合成一個教育體系;(2)實施回流教育制度,鼓勵成人回到各種教育機構接受教育;(3)倡導多形式、多渠道辦學,滿足社會成員繼續學習的需要。
終身教育強調人的一生要不斷學習、補充和更新知識,它改變了高等教育傳統的時空觀念,其實質是把過去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要接受的階段性教育轉變為貫穿于整個生命周期的教育模式,由片面強調學歷教育轉變為著重于能力培養,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達到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
(二)自學考試內涵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一種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誕生于改革開放之初,是為了彌補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不足和當時經濟發展需要而產生的,極具中國特色。
經過三十余年的不斷發展,自學考試制度作為國家組織的學歷考試教育制度現已成為我國目前最開放、社會化程度最高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形式,在社會人才培養、健全教育體制和推動社會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學習平臺與有效實踐方式。
(三)終身教育與自學考試的契合點
首先,自學考試是終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學習對象的普遍性、學習機會的開放性、學習內容的廣闊性、學習形式的靈活性等方面,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具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一是學習無門檻,只要愿意學習都可參加,考生不受年齡、職業等而異,平等為所有的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二是學習不受時空限制,可根據個人的時間安排自主學習與參加考試,學習時間由課上擴展到業余,學習空間由學校擴展到社會,這無疑是終身教育的題中之義;三是學習方便,在個人自學之外,亦可選擇遍布全國的助學機構就近學習。
其次,終身教育的推行,為我國的自學考試開辟了一個新的、重要的領域。終身教育包括“從搖籃到臨終”的極為廣泛的教育內容,而學校教育和繼續教育是相互聯結的、最為重要的兩個環節。自學考試不僅能夠開展具有學校學歷教育性質的自學考試,而且也能適應非學歷的繼續教育的需要。自學考試體現了教育的公平,終身教育則將學習貫穿于一個人發展的始終。綜上可見,自學考試是終身教育的重要形式,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而終身教育理念的推行,為自學考試發展開辟了新的廣闊空間。
目前河北省設立助學輔導的單位共100余家,開考專業逐年調整,2015年開考專業有87個,覆蓋了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12個學科門類,具備了專業設置的多樣性。隨著高校的擴招和成人高考的方便快捷化,自學考試面臨著如何更好地發展的社會現實,也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表一,近五年來我省自學考試報名人數統計表

?
從2011年以來,省內報考人數呈現逐年下降或總體下降趨勢,考試規模的縮小,使自學考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結合我們對高職院校開展自考實踐調查問卷分析結果,河北省自學考試在適應終身教育需求中呈現出來的弊端與問題正是全國的縮影。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辦學觀念滯后。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自學考試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運行機制。然而在社會和不少高職學校工作中,存在著對自學考試工作在終身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認識不足,辦學理念的滯后,連鎖導致管理理念、發展理念的滯后,往往并沒有把自學考試當做一項事業,僅將其作為創收的一個項目。
2.考核與考試標準單一。目前的自學考試受到普通全日制教育專業設置的影響和制約,缺乏進行市場調查和理論論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市場需求反應遲緩,教材里的知識多顯得陳舊、滯后,一些公共課實行的是統一考試和統一標準,忽略了地域差異、學科特色及專業特點;考試內容和形式偏重于標準化和客觀性,而專業科目考試時間又缺乏變化性,如河北省自學考試一年舉辦2次,分別在4月和10月,考試時間的過于統一,顯然難以適應快節奏現代社會的不同需求。
3.生源萎縮、考試規??s小。自學考試自1981年開始試點,1983年在全國推廣。2000年是自學考試的最高峰,每年報考人數達1400萬人次,而近年來,隨著高考適齡人口下降、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的生源競爭加劇,自考的生源被不斷分流,到2006年下滑到950萬人次。近兩年,更是呈現了報考人數逐年下降的趨勢。以河北省2015年報考為例,全省共報考69005人,其中報考本科的人數為64261人,占報考總人數的93.13%;報考專科的人數為4744人,占報考總人數的6.87%。報考數據顯示,20歲—25歲年齡段考生占報考總人數的60.01%。26歲—30歲和31歲—40歲兩個年齡段報考人數分別占總報考人數的15.02%和14.3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職中專學校與高校在校生年齡段報考人數依然是我省各年齡段考生中所占比例最高的部分,自學考試隱藏著的巨大的生源危機。
1.以終身教育的理念重塑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方向。
終身教育理念的發展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導向提出新的要求,高教自考不是教育的全部,只是教育的一個階段,而且高教自考不可能將所有知識與技能全部交給學生,關鍵在于讓學生形成終身教育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要重視教育過程,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途徑等方面謀求變革,不斷拓展教育服務功能、調整自考結構。把考試為中心轉向以教育為中心,要以知識為本變以人為本,變一次性教育為終身教育。
2.構建終身學習“立交橋”,促進與其他教育形式的溝通和融合。
終身教育的理念主張高等教育是開放的,資源共享、學分互認必然是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而自學考試與其他教育形式既有相互溝通的必要性,又有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責任,如高教自考學生想去當教師,可以通過參加教師資格證培訓和考試取得教師資格,從而使高教自考與職業教育、普通教育等教育形式進行協同。
3.按照終身教育思想,調整自學考試課程模式與結構。
課程模式與結構改革是自學考試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具體而言,自學考試學歷開考課程應從實際出發,突出應用性、技能性,減少理論課程比重,在考試命題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一方面,需要積極調整、修訂和完善現有的自學考試專業目錄,增加選考課程比例,加重實踐性課程或技能培養環節;同時,要積極推進考試方式的多樣化,選擇部分行業,開展部分非學歷的職業資格證書自學考試,積極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和社會用人單位的需求。
4.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滿足終身教育學習需求。
自學考試是開放式教育,以“自學”為教育模式,面對先進的信息技術,要在“自學為主”的前提下,開通“網上課堂”,利用音像、多媒體技術,通過專門網站,對考生實施實習輔導和知識擴展,并通過整合教育資源,把自學考試辦成真正的沒有圍墻的大學,徹底實現教育方式、教育空間的社會化、大眾化,受教育的終身化。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我國教育制度的一項偉大創舉,作為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我國終身學習體系的有效實踐途徑。終身學習理念是當今世界教育的發展潮流,自學考試制度的改革、發展、完善和創新,必須順應終身教育理念的發展趨勢。2013年,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指出:“繼續教育特別是成人教育,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制度建設,擴大資源共享,強化組織領導,努力創造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環境和條件,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上持續取得新進展?!贝龠M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健康、持續發展,搭建終身學習的平臺,擴大資源共享,創設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環境和條件,自學考試一定會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大放異彩。
[1]張素蘭,龔毅,鐘賢權,劉曉東論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改革與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06
[2]陳捷,顏良舉終身教育思想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5
[3]胡燕淺談自學考試制度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中的作用[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1
此論文系河北省教育廳2014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招生考試專項)《終身教育視角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kszx201429。
孫艷麗,女,文學碩士,副教授;謝敬宇,男,碩士研究生,講師;宋平,女,大學本科學歷,三人均現任職于河北藝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為藝術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