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琛
摘 要:創新創業的源泉與本質,是其基石;創新的價值由創業體現、創業進一步推動創新。創新與創業兩者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融合相互推進。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當前,商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難以開展,同時并未形成系統的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體系,缺乏創新創業教育成果考核辦法、缺乏師資力量。針對當前商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問題,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提升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認識,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打下環境基礎;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并行;構建創新創業實踐課程體系,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入先進教學方法,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關鍵詞:商科;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
在高等學校中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此外,繼黨的十七大報告之后,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再次明確提出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和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決策。
一、創新與創業概述
創新指的是在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大眾為了更好的發展,基于已知信息對常規進行突破的過程中產生某些獨特的、新穎的、有個人價值或是社會價值的新思想、新事物的一系列活動。創業指的是創業者通過對現有資源的利用以及一些列的資源整合優化,以此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或是經濟價值的過程。創新與創業具有緊密的聯系。創新創業的源泉與本質,是其基石;創新的價值由創業體現、創業進一步推動創新。創新與創業兩者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融合相互推進。
二、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意義
(一)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深化創
新創業教育改革。商科大學生創新課程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創新創業教育是當代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征。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順應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提升了商科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創業能力,對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方向。
(二)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創新型
人才的培養。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商科院校培養人才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市場認可、企業急需的綜合性創新人才。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為商科院校學生提供了創新創業理論學習、實踐操作平臺,對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創業思維的構建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三、商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一)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創新創業教育難以開展。當前,部分商科院校管理者存在這樣的思想:學校擴招過程中出現了教育資源緊張的現象,維持學校當前的運轉已經非常困難,若再去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教育資源不夠,而且耗費額外經費,在心理上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比較排斥。部分教師則認為,擴招以來,當前商科院校生源質量普遍下降,要達到以往的教學效果實屬不易,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完全沒必要,一是學生基礎薄弱,二是教師要付出更多的工作時間;而大部分商科院校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更多的是應付各了專業考試,要么完全沒有創新創業的概念,要么認為創新創業是畢業后走上社會以后的事,現在操之過急,不如好好享受現在的大學生活。
總而言之,商科院校部分管理者、教師以及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導致創新創業教育難以展開。
(二)沒有系統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體系。當前,有關于創新創業的政策制度以及相關實施措施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的商科院校的重視。但是目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并未系統化,商科院校想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也無從下手。本人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關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政策制度以及實施措施在關聯度上不高,無法捏合為一個完成的培養模式體系。當前所謂的人才培養模式并沒有在根本上進行創新,僅僅實在傳統培養模式上進行局部的補充或是修改,在本質上換湯不換藥,不符合當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其次,部分商業院校所開展的創新創業培養活動只注重形式,過于花哨,并沒有在本質上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創新創業教育成果考核辦法缺乏。部分開展商科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中對其教育成果的考試辦法較為混亂。
首先是教師方面:目前,大部分商科院校并未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工作績效考核范圍,創新創業教育的的教學工作與教師一系列的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等各項福利待遇并未掛上鉤。這嚴重打擊了創新創業教學工作中教師的積極性。其次是學生方面;在創新創業課程考核上,依然沿用傳統的期末閉卷或是開卷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考試內容更多的是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相關原理、概念,涉及到學生動腦分析的題目較少,不能反映學生對這門課的掌握情況,同時也不能檢驗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四)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缺乏。商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任教的教師大部分是在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執教,雖然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并沒有經歷實際工作,也沒有真正的參與過企業的研發流程,在思維上不符合企業運作流程。在授課中給學生講授的也能有理論知識,無法引導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遷移。
四、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建議
目前,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得到了商科院校的廣泛認可。在上文對商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仍面臨眾多挑戰。我國關于“創業”這一學科建設的研究正處于初級階段,在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建立上并不完善,課程設置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同時沒有做到與專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緊密結合。下文針對當前商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提幾點意見。
(一)提升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認識,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打下環境基礎。在上文中提到,部商科院校部分管理者、教師以及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導致創新創業教育難以展開。提高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打下環境基礎尤為重要。
第一,商科院校管理者需要轉變觀念,不能將創新創業教育定位這浪費教育資源、耗費額外經費的層面上。商科院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最終目的是培養創新型綜合性人才,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能夠很好的完成這一目標。第二,商科院校部分教師需要轉變觀念,不能講創新創業教育視為額外的工作負擔。不同,在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的考核中,應當將該項教學工作納入對教師的考核中,與教師各項福利掛鉤。第三,商科院校大學生需要轉變觀念,不能將創新創業教育看做拿學分的通識課程,應當正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新創業思維。
(二)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并行。商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應當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并行。
創新創業教育通識課程體系應當涵蓋法學類課程、管理類課程以及公共關系類課程,以此作為培養商科大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創業思維的基礎。商科院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創新創業教育同時課程體系中所涉及到的通識課,在個人興趣的前提下養成良好的創新思維、樹立正確的創業觀。
創新創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應當涵蓋創意學、創新思維訓練、創業管理、創新學、創新創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以此進一步夯實商科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理論基礎,提升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視野。
總而言之,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當注重同時課程與專業課程的相互搭配,在不增加學生專業課學習之外的負擔前提下滿足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需求。
(三)構建創新創業實踐課程體系,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對商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的分析中提到,當前沒有系統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體系,商科院校想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也無從下手。本人認為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應當加快創新雙葉實踐課程體系的建設,完善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可以在通識課程以及專業課程等一系列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增加項目研發訓練、教學實習等實踐性的教學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創業過程,增加對創新創業的認識。
(四)引入先進教學方法,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商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任教的教師大部分是在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執教,雖然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并沒有經歷實際工作是事實。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可以從先進教學方法的引進著手,以此彌補當前商科院校教師實踐不足的缺陷。
五、小結
目前,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得到了商科院校的廣泛認可。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綜上所述,提升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認識,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打下環境基礎;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并行;構建創新創業實踐課程體系,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入先進教學方法,加強師資力量建設能夠有效加強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
參考文獻:
[1] 常國良.教育學專業湘程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10):44.
[2] 王占仁.“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論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2(3):57.
[3] 姬惠惠.高校創新創業型大學生培養的研究一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3,(6):53.
[4] 高建明,胡永青.高校深化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的對策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3,(6):47.46.
[5] 王鋒.我國高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0(4):101—104.
[6] 褚東升,唐波,趙相掂.加強我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科學,2008(4):139—140.
[7] 李家華,盧旭東.把創新創業教育融人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