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雷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行各業產生深刻的影響。近年來,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農業部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在推進“互聯網+農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與實踐,采取一系列創新舉措,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之中,特別是作為全國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試點省市后,圍繞都市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以企業為主體,積極推動物聯網技術在都市現代農業中的綜合應用與集成示范。構建了具有上海特色的農業物聯網云平臺,研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探索了水產養殖遠程控制應用模式、草莓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模式、設施蔬菜節水、節肥、節藥模式等一批農業物聯網節本增效應用模式,研制了一批運用物聯網技術的解決方案,如地產綠葉菜安全監管、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監管、安信農保能繁母豬保險管理等。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高度重視發展“互聯網+農業”產業,力爭培育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種養加”生態農業新模式,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加快完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培育多樣化農業互聯網管理服務模式,逐步建立農副產品、農資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推進上海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促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上新水平。
一、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農業服務平臺,支撐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加強產銷銜接,實現農業生產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科技化、組織化和精細化水平,推進農業生產流通銷售方式變革和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增值空間。規范用好農村土地流轉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土地流轉透明度,保障農民權益。
二、發展精準化生產方式。推廣成熟可復制的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在基礎較好的領域和地區,普及基于環境感知、實時監測、自動控制的網絡化農業環境監測系統。建設智能農業裝備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推廣、農業生產專家系統及智能決策與控制技術研發、農業物聯網云平臺內容拓展與功能提升等項目,實施智能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農機定位耕種等精準化作業。在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和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推動飼料精準投放、疾病自動診斷、廢棄物回收等智能設備的應用普及和互聯互通。
三、提升網絡化服務水平。充分利用上海新一輪智慧城市建設的契機,大力推進智慧村莊建設。深入推進信息進村入戶試點,鼓勵通過移動互聯網為農民提供政策、市場、科技、保險等生產生活信息服務。支持互聯網企業與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合作,綜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立農業信息監測體系,為災害預警、耕地質量監測、重大動植物疫情防控、市場波動預測、經營科學決策等提供服務。建設市農委網上辦事政務大廳,上海農業科技服務、上海農用地管理與服務等平臺,構建農業電子政務云。
四、完善農副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充分利用現有互聯網資源,構建農副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制度標準建設,建立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機制,對生產經營過程進行精細化信息化管理,不斷擴大追溯體系覆蓋面,實現農副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