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圓圓
俗話說“每天一蘋果,疾病遠離我”,蘋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因為它豐富的營養,甜酥爽脆的口感很受大家的喜歡。可就在前不久,筆者在網上看到一則傳聞,五個蘋果就能從表皮刮下半斤蠟來。這可著實嚇了一跳。于是,帶著心中的疑問,筆者奔赴菜市場、水果專賣店和大型綜合超市,買來國產的、進口的多種蘋果,想要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小實驗檢測是否打蠟
筆者分別從不同檔次的場所購買了三種蘋果一試究竟。第一種是比較貴的進口蛇果,看起來各個新鮮,表皮沒有磕碰還很光亮。筆者用小刀輕輕刮拭表面,果然有一層白色物質被刮了下來,又相繼試了進口的青蘋果和國產的富士蘋果。結果除了在菜市場買的最便宜的國產小蘋果——嘎啦蘋果沒有刮下白色物質,剩下的都有一層白色粉末被刮下,有多有少。越是表面光鮮、價格昂貴的進口蘋果,白色涂層越厚。雖然沒有網上傳言的五個蘋果刮下半斤蠟那么邪乎,但幾個蘋果刮下來,也有一小撮了。這些白色粉末到底是什么呢?難道就是蠟?!
筆者將它們收集起來,放進玻璃容器,然后對玻璃容器加熱,白色物質慢慢融化凝結,再次冷卻后真的成為了一層蠟狀物質,而且可以被點燃。看來,雖然沒有傳聞那么嚴重,但稍加嘗試你就不難發現,不僅蘋果,什么橙子、柑橘、香梨,和超市里很多進口水果表面都包裹著一層蠟。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為了避免長途運輸導致的水分流失、磕碰等硬傷,于是很多商家就想到在水果表面包裹一層蠟來處理,同時也提高水果賣相。
水果上到底是什么蠟
果皮上的蠟分三種情況:第一,水果表面本身自帶的果蠟;第二,一些高檔水果上,人工加上去的食用蠟,這種“人工果蠟”多從螃蟹、貝殼等甲殼類動物中提取而來,對身體并無害處;第三種,就是不法商販使用工業蠟給水果打蠟,其中所含的汞、鉛可能通過果皮滲透進果肉。只有用劣質工業蠟打蠟的水果,才會對健康有害。給水果打蠟其實主要是為了保鮮。蠟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不僅可以保護水果外皮、提高光澤度,還可以防止水分蒸發,保留水果鮮香。另外,打蠟后病菌也不容易侵入,可以防腐防蟲。給水果打蠟是國際上允許的保鮮方法,有成熟的工藝和法規。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也是允許給鮮水果表面打蠟的,但必須使用規定的添加劑,適量添加。但是有一些黑心商家動起了歪腦筋,用工業蠟和色素代替食用蠟,涂在水果表皮上。您可要注意啦,這種水果可就是“毒果子”了。
教您怎么去除水果上的蠟
工業蠟這么可怕,這水果誰還敢吃呀?別急,筆者總結了一些鑒別“毒”蠟的方法,馬上教給您。食用蠟又薄又亮,沒有顏色;而工業用蠟相對較厚,且分布不均。買水果時您別怕麻煩,用一張白色紙巾在水果表面使勁擦一下,如果紙巾上呈現淡紅蠟印,就有可能是被打了工業蠟,那就別買了。
如果是食用蠟或者水果表皮自身的蠟,那就不用過分擔心,去除掉再吃就好了。削皮食用最簡單,但去除果皮上的蠟,不一定非要削皮,還有其他既保全營養,又簡單易行的好辦法。首先是用熱水沖燙。蠟一遇熱就融化,水表面會浮起一層蠟膜。只要及時倒掉熱水,不讓蠟再重新糊在果皮上就行。其次是用鹽或絲瓜瓤搓洗。蠟的質地軟,鹽的顆粒細小,搓洗效果比絲瓜瓤更徹底。
最后根據經驗提醒您,本地的、當季的水果無需保鮮劑處理,一般不會打蠟。而反季節水果和需要遠距離運輸的高檔水果最好多沖燙、搓洗或削皮后再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