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莎莎
摘 要:初中生物課程資源開發(fā)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內資源,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充分發(fā)揮教師、學生資源,整合利用教材資源,通過課程資源開發(fā)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
關鍵詞:課程資源;校外資源;教材資源
課程資源豐富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生物課的喜愛程度。教師如果只按教材教而不去開發(fā)其他課程資源,很多學生就會認為通過自己看書也可以學會,對生物課的期待程度就不會很高,學習目標也不易達成。因此,在教材的基礎上開發(fā)其他課程資源便顯得尤為重要,生物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途徑有很多,本文將逐一進行介紹。
一、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內資源
校園里的綠色植物種類很多,有白玉蘭、薔薇、冬青、柳樹,有枝杈多、較矮小的法桐,也有枝杈少、較高大的楊樹。這些綠色植物為學生學習生物提供了很多素材。例如:在學習“頂端優(yōu)勢”時,可以帶領學生觀察學校的不同樹木,像法桐之類的觀賞樹,需要打掉頂芽,同時打掉頂部的側芽,去除頂端優(yōu)勢,這樣就可以發(fā)展底部的側芽,使株體強壯,枝杈增多,但不會長得很高;像楊樹之類的行道樹,則需要打掉側芽,保持頂端優(yōu)勢,使樹干高大筆直,楊樹上的“疤”便是打掉側芽時留下的。
在教室內可以布置一個生物角,選擇一個有陽光的角落,養(yǎng)一些在實驗中能用到的動植物,例如:天竺葵、金魚和金魚藻。天竺葵既美觀又易成活,還可以采用扦插的方式進行繁殖;金魚和金魚藻可以一起養(yǎng),加上其他條件就構成了一個小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創(chuàng)建生物角既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有一定的實用性,還能使學生學到知識,三全齊美!
二、充分利用校外資源
初中生物的許多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某些校外資源需要通過社會調查的方法獲得,進行社會調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例如:在學習“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時,學生可以通過調查法進行學習,先制定空氣質量調查表,列出空氣濕
度、溫度、清新程度、潔凈程度等人們對空氣質量的直觀感受指標,列出相應的評價等級,由老師帶領學生調查在綠化區(qū)和非綠化區(qū)生活的人們對空氣質量的真實感受,上課時將調查結果以柱形圖的形式進行展示,可使學生對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學生資源
1.教師豐富的教學和生活經(jīng)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只待開發(fā)
教師在多年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在教學過程中這些經(jīng)驗就變得非常寶貴。一個教學和生活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會在恰當?shù)臅r候,將這些經(jīng)驗注入教學過程中去,開闊學生的視野,便于學生理解知識。在學習“生物圈中的動物”時,可以先給學生講一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然后再講一些人類的濫捕濫殺對動物造成傷害的案例,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樹立起保護動物的意識。在學習“生物的性狀”時,教師可以先拿出一個綠色的菜椒,問學生:“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生回答:“是菜椒。”老師再問:“同學們怎么認定它是菜椒呢?”學生笑答:“因為它的外形像個小燈籠,果皮是綠色的,餐桌上也經(jīng)常見到它,當然知道它是菜椒了!”此時教師講述:“剛才同學們說的外形、顏色等就是生物的性狀。”然后,教師再拿出一個紅色的菜椒,問學生:“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生回答:“也是菜椒。”老師再問:“同學們不是說綠色的是菜椒嗎?難道菜椒的顏色可以是不同的嗎?”學生回答:“可以。”教師:“像菜椒的顏色一樣,有綠色、有紅色,還有其他顏色,同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就叫做相對性狀。”教師通過這種設計,巧妙地利用一個很簡單的生活經(jīng)驗,就能幫助學生理解較為復雜的知
識點。
2.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經(jīng)驗是最佳課程資源
很多學生喜歡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小物件,生物學科當中有時會用到一些模型,如果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有時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學生用紅、藍毛線、橡皮泥制作的腎單位模型就非常形象,學生在制作模型的同時也掌握了腎單位的組成。有的學生家里有菜窖,在學習“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可以讓這些學生向其他同學解釋為什么進菜窖時要點根蠟燭。
四、整合利用教材資源
學生必須掌握好教材,教材中不僅涵蓋了“課程標準”的全部內容,而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因此,在進行課程資源開發(fā)時,需立足于教材,將其他資源與教材進行整合,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學需要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性的源泉是有豐富的課程資源,作為教師,只有在教學和生活中時時處處用心,才能多積累有效的課程資源,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于類比的能力,做個生活和學習中的有心人。
參考文獻:
[1]周曉燕,董國平.從開發(fā)到篩選:對教師與課程資源關系再認識[J].中國教育學刊,2010(11):54-57.
[2]張朝珍.課程資源研究概述及發(fā)展進路的分析[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8(05):15-18.
[3]秦立栓,鄭麗.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文獻綜述及評價標準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5(07):212-21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