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波
摘 要:為了讓中學生擁有扎實的語言知識能力,強化學習探究鞏固能力,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來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從而使教學過程更具有針對性。根據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環境,深入分析讀寫課程教學的基本方式和方法,以此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成果。
關鍵詞:語言知識能力;教學環境;讀寫課程教學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豐富,當前我國教育發展方向有了較多改變,對各種課程有了新的考量和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教學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以往的語文教學中通常并沒有將閱讀和寫作放到同一個板塊進行教學,這種方式較為滯后,不利于全面科學地提高教學成果。下文將針對讀寫教學進行全方位探究,并提出科學合理的讀寫教學方法。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初中語文課堂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注重讀寫訓練的重要性。由于受各種教學理念影響,許多初中語文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讀寫能力的強化,一味地進行應試教育,使得閱讀課堂并沒有得到重視。習題練習成為語文課堂的基本教學方式,并占有較大的比重。正是這一現象導致大多數初中生無法對語文學科產生學習興趣和熱情,也沒有體會到閱讀過程的美好,反而還加重了學生對語文教學的排斥度,給他們帶來諸多考試壓力。教師只會不斷向學生提出各種學習要求和任務,讓學生無法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
二、讀寫課教學特征及意義
1.讀寫課教學特征
盡管閱讀與寫作在教學實施中有著諸多的異同點,但是二者具有相輔相成的聯系。首先,只有豐富的閱讀才能收獲更多的寫作素材,并不斷豐富個人的生活感悟,將這些內容充分應用到寫作之中,可以提升寫作能力。所以,閱讀對于寫作能力和寫作成果起著重要的作用。
此外,寫作也可以提高閱讀能力,使得閱讀過程可以滿足更多的知識需求。
2.讀寫課的意義
如何有效提升語文教學水平就需要重視讀寫課程教學。閱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環節,可以幫助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并使其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加以運用。其次寫作過程也會讓學生不斷地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可以在閱讀中進行語音語調的反復練習,促進其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和提升。
三、讀寫課教學策略
1.調整課堂教學,進行仿寫練習
首先要從根本上對課堂教學進行調整,將閱讀課程作為語文課堂的重點內容,豐富讀寫課程,并進行全面的課堂講解。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參照基本語文教學大綱來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可以充分投入到語文課堂之中并深入閱讀,要求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閱讀理解,并通過恰當的方式來輔助學生進行閱讀,引導其在閱讀過程中掌握學習要領。初中語文教師為了強化學生的讀寫能力,可以在讀寫課上要求學生進行段落仿寫,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節選出作者描述父親背影的段落讓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并進行仿寫。以此幫助學生總結出描寫技巧和方法。對于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環境來說,大多數課堂都沒有將二者進行結合,而使得教學得不到相應的成果。這一事實說明了讀寫課的重要性,二者雖具有不同的學習重點和方式,但充分將二者有效結合,能夠更好地提高寫作能力和閱讀水平,以此來強化語文課堂的學習效果,
讓學生掌握到更為詳盡的知識要點和學習技巧。因此讀與寫,任何一方都不容忽視。
2.結合文本寫讀后感
總體來看,閱讀是更為基礎的知識獲取途徑,其重要性不容忽視,閱讀能夠最直觀地了解文章的主體思想,并誘人深入體會文本故事,使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加強寫作技巧,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和內容構架來提升寫作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來進行素材積累,定期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寫下感悟和體會即讀后感。這種方式能給予學生更多空間和時間來享受閱讀的樂趣,并從中得到豐厚的知識。通過長期的積累和合理訓練,可以使學生的寫作水平突飛猛進。
3.閱讀拓展,進行寫作練習
在實際的讀寫課教學中,教師需要將閱讀作為主要教學內
容,讓學生為各種文章內容和情節所感染。對于一些故事內容可以展開閱讀拓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探討和想象文章的后續內容。如在《皇帝的新裝》一文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故事續寫來想象皇帝裸體游行被嘲笑后會作出何種舉動;兩個騙子又將有怎樣的下場等等。
綜上所述,讀寫課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讀寫的重要性和二者的聯系性,充分進行閱讀和寫作教學。通過階段性的素材積累和讀后感寫作,以及仿寫、續寫來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收獲更多的寫作技巧,并進行強化訓練,才能使學生的讀寫能力有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澤斌.給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運用學習策略的基本條件[J].學科教育,2014(10):11-12.
[2]馬福海.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思考:“以讀悟寫”[J].語文學刊,2013(13):20-2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