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惠APP副總裁許剛認為,社區O2O做的是好是壞,有沒有前景,切入點很重要。
以點切入的O2O,用戶黏性難解決
以社區電商(生鮮快消品等)角度切入的,雖然近幾年呈現的是越演越烈的趨勢,但是社區電商的處境則有點難為情。因為它畢竟是電商的一個小分枝,業務跟京東等發生了重疊,如何從大BOSS那里把顧客分流,還是個問題。
這些玩法雖然切入的點不一樣,但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對客戶的黏性不夠。
做服務的,可替代性較高,顧客想起來了用一次,所以使用頻次太低。做社交的,關系太尷尬,沒有一個助劑去推動關系的發展。而做社區電商的呢,則有京東這個大對手。
披著社區O2O外衣的免費APP?
實惠是以多樣化的產品為福利,切入社區O2O,產品都是社區周邊商戶。
給用戶發福利的標準有三點:
第一,跟物業合作,物業費繳費率一般不高,誰繳物業費,就送誰福利,一下子提高了繳費率。
第二,每天定點搶福利,誰搶到算誰的。
第三,為社區建社區。通過這種定點搖福利、曬福利的方式,就好比為一個社區的人建立了一個貼吧,大家有共同的話題聊,這就為社區關系的強化打開了一個口,有了關系基礎,才能談社交。
用戶對福利的興趣如何延續?
成功的或者說好的社區O2O,不僅要有一定的黏性,還要有覆蓋率。
但是,要想做到覆蓋率,問題又來了:前期一定是虧損的,他們剛開始做的時候,自己掏腰包給寫字樓里的用戶免費送午餐,現在不用自己花錢買福利了,但是地推隊伍又很龐大,要實現傳統商戶的電子化,還要把物業對接進來。
這是個瑣碎的苦活。
歸根結底社區O2O還是要給用戶提供便利優質的服務、實惠的商品。免費經濟能刺激用戶多久?用戶對免費產品的品質追求越來越高,要求越來越多,實惠會做出如何的應對,如何讓用戶體驗更多更好的服務,才是下一步的難題。(微信號:調戲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