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劉芳芳(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4)
花樣跳繩對小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
王娜 劉芳芳
(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4)
跳繩是一種在不停擺動的繩索中做各種跳躍、跑動動作的體育游戲。花樣跳繩是在跳法上的創新和教學上的互動,并配合動感歡快的音樂,強烈地吸引了廣大的學生。現在的小學生好奇心、求知欲強,又活潑好動,將花樣跳繩引入教學中,不僅能夠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養成終身參與體育實踐的意識和習慣。該論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和數理統計法,比較花樣跳繩和普通體育課教學的身體素質影響。結論顯示:14周花樣跳繩練習能夠使他們的骨密度得到有效的改善,力量、爆發力、速度、彈跳、耐力、靈敏、平衡、柔韌、協調等身體素質增強顯著。
小學生花樣跳繩 體育課 身體素質
通過有關文獻資料記載得知,陜西胡安民是花樣跳繩的先驅,他總結了“雙踏羅、一股兩響、前后打、蹲下式”這4個基本技術動作,在此基礎上又對“繩舞”和“繩操”進行了創新性的編排[1]。
花樣跳繩是一項有氧運動,主要是有氧系統供能。它對心肺、心腦系統等各種內臟器官的健康、身體姿態以及肥胖的控制和改善等都有好處[2]。花樣跳繩練習種類眾多,能夠隨時變換,隨時練習,更有簡有繁,尤其適合開展全校性的體育活動[3]。
通過花樣跳繩運動,可以使學生的體質明顯增強,各項身體指標得到提高,心腦、心肺功能得到改善[4]。
1.1研究對象
以二十冶三小花樣跳繩教學效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該論文研究的需要,登陸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中國CNKI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等文獻檢索的專業工具搜索引擎,搜集該次論文研究所需要的相關資料,從中借鑒、分析、整理、歸納,為該次論文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1.2.2實驗法
(1)實驗目的:通過花樣跳繩對小學生多種身體素質的實驗研究,提高學生多項體質指標,使其能夠掌握新穎的跳繩技能,發揮其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興趣愛好,自覺養成跳繩鍛煉的習慣。
(2)實驗對象:以二十冶三小五年級兩個班為實驗對象,1班為花樣跳繩組,2班為普通體育課教學組,每班各30名學生,男女比例人數相等。
(3)實驗時間和地點:①實驗時間:2013年3月4日至6月7日,每周3次,每節40min,共14周的教學實踐。②實驗地點:沙河市二十冶三小。
(4)實驗方案:實驗組:在每周兩節體育課和每天一次課間操的實踐基礎上,按照練習內容規定,每次鍛煉20min,強度控制在中等水平。普通體育課組:按照每周兩節體育課教學和每天一次課間操的教學大綱進行教學,練習時間和練習強度均與實驗組相同。相比之下,實驗前和實驗后兩組學生相關身體素質的變化狀況。
實驗組的練習內容:
一級動作(并腳跳、開合跳)、二級動作(踏步跳、左右側擺直搖跳)、三級動作(基本交叉后搖跳、吸踢腿跳)以及一些雙人或多人的配合等不同花樣類型的基本動作[5]。
普通組的練習:
學校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和練習[12]。
測試指標及方法:
對受試學生的體重、身高、安靜心率、腰圍、胸圍、臀圍、上臂緊張圍、上臂放松圍、大腿圍、小腿圍、皮褶厚度[13]、握力、立定跳遠、跳起摸高、閉眼單腳站立、站立體前屈等身體素質指標,按照統一的體測標準進行測試。用皮褶卡鉗進行皮褶厚度測量,并以他們的性別、年齡特點,身體脂肪百分比由Brozek公式計算得出。
1.2.3數理統計法
對測試出來的結果,利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與分析,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
論文通過對實驗前后受試基本情況、身體素質、身體形態變化的比較與分析,可以發現花樣跳繩對兒童少年身體的影響很大,不論是對學生身體基本情況、身體素質、身體形態以及心理、智力的開發和影響都具有顯著的效果,說明了將花樣跳繩項目納入教學實踐的重要性。
2.1實驗前后受試基本情況變化
與實驗前做比較,受試的花樣跳繩組在骨密度方面的差異非常顯著(P<0.01),同時在身高和運動后心率方面也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
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身體正處于快速發育期[7],14周后兩個組受試的學生在身高、體重、心率上均有比較顯著的變化。兩組學生的身高和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15]。但花樣跳繩組心率的下降程度和普通體育課組心率的上升幅度的差異,由此可以推斷出花樣跳繩對身體發育的影響較大。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花樣跳繩組的骨密度值遠遠超出普通體育課組的骨密度值[12]。因花樣跳繩練習的綜合彈跳強度比較適宜兒童少年[9],表現出花樣跳繩組學生的骨密度出現顯著的變化。
2.2實驗前后受試身體素質變化
通過14周的花樣跳繩練習,對花樣跳繩組受試學生在左右手握力[10]、站立體前屈、立定跳遠、蹬起摸高和閉眼單足站立6個方面做了詳細的測量。花樣跳繩組受試學生在右手握力、站立體前屈、立定跳遠和蹬起摸高4個方面具有十分顯著的差異(P<0.01),在左手握力和閉眼單足站立兩方面具有顯著的差異(P<0.05)[11]。
花樣跳繩受試組他們兩個上肢力量是平衡發展的(左手力量為2.51kg[13],右手力量為2.49kg),普通體育課受試組為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左手力量為1.68kg,右手力量為2.22kg)。對于下肢爆發力方面,花樣跳繩受試組在實驗前后表現在立定跳遠遠度的增長呈現出非常顯著的差異,立定跳遠增長了0.09m(P<0.01),蹬起摸高增長了6.9cm(P<0.01)。
影響柔韌素質的諸多方面,花樣跳繩受試組站立體前屈增長了4.86cm(P<0.01)[13],是因為花樣跳繩含有體操、舞蹈、雜技、武術等元素,間接地鍛煉了柔韌能力。五年級學生的身體素質發育較為敏感,而花樣跳繩又是一項較為綜合性的體育運動,能夠刺激學生身體各器官和部位的生長發育,非常適合兒童和青少年,對促進兒童少年的體育綜合素質發展有明顯的效果。
2.3實驗前后受試身體形態變化
花樣跳繩受試組在上臂緊張圍和胸圍兩方面實驗前后的指標有較大的差異,體脂率變化和大腿圍變化同樣存在顯著的差異。
花樣跳繩對兒童少年身體形態發揮著較大的作用:在上下肢圍度方面,普通體育課受試組學生稍有變化,有一定的增長幅度[15]。從實驗結果中得知兩個組別的身體形態變化,其中花樣跳繩組變化高度顯著,所以花樣跳繩運用到教學中有很大的作用。
3.1結論
(1)花樣跳繩在小學的形式普遍以單人跳為主,很少進行比賽或者集體的項目,忽略了團體意識的培養。
(2)花樣跳繩練習較一般體育項目,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多項身體素質,加上學生對其的熱愛,使學生鍛煉、興趣雙豐收。
(3)影響花樣跳繩開展的主要因素是當地學校的不重視以及器材的缺乏,組織管理能力的欠缺等。
(4)花樣跳繩的練習,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3.2建議
(1)學校加大對花樣跳繩運動項目的宣傳力度,并善于與學生早操、課外活動相結合,通過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開展等,促進花樣跳繩運動在小學的發展。
(2)家長應對學校的政策和孩子的興趣愛好給予全力的支持,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為學生營造一個得以健康成長的環境。
(3)體育教師應積極創新,創編出既新穎獨特的跳法,從自身引起對花樣跳繩項目的重視,并積極引導學生。
(4)學生在單人花樣跳的基礎可以嘗試雙人跳、三人跳、集體跳,在“玩”中學,在“樂”中練。
[1]金品強.跳繩在短跑訓練中的妙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3):32-34.
[2]田海娣.花樣跳繩教學之我見[J].甘肅教育,2012(7):88.
[3]韓淑強.三路居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幾點思考[EB/OL]. (2013-02-03)[2016-01-12].http://bolg.sina.con.cn/s/biogb3cb29a90101ivix.html.
[4]周成敏.提高體育鍛煉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中小學教育,2013(7).
[5]百度文庫.開發資源,形成特色——淺析花樣跳繩對農村中學體育文化建設的有效性研究[EB/OL].(2014-02-28)http:// wenku.baidu.com/view/46104b30f12d2af90342e628.html.
[6]范本兵.淺談晨脈在業余長跑訓練中的應用[J].青少年體育,2013(2):12.
[7]夏小梅.初中體育課程開設定向運動的可行性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1(6):80.
[8]陳建國.淺談學校體育如何滲透終身體育思想[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09(23):116.
[9]王永琴.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理解——細化解讀課標之一[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27):159.
[10]王明興.略論高等職業師范教育體育課教學的幾個基本問題[J].廣東民族學院學報,1998(4):96-100.
[11]張綽庵,苑玲偉,劉麗萍.花樣跳繩對13~15歲少年健身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68-70.
[12]張孿.花樣跳繩對上海市初中生身體自尊影響的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2(1):12-14.
[13]楊燕.廣州市0~3歲兒童生長發育狀況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2007(5):18-20.
[14]于林海.圖書館信息檢索網格化應用現狀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9(4):59-61.
[15]李漫華.談培養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6):32-35.
G807.2
A
2095-2813(2015)12(a)-009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