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盲目考證行為心理與對策研究
王夢竹 劉楠 賈艷玲
哈爾濱商業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8
[摘要]在校大學生應該認真對待考證問題,明確自身的方向,端正態度,不要盲目跟風,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證書。
[關鍵詞]大學生;考證熱;成因;對策
“考證熱”現象仍高溫不退,我們應該理性認識這一現狀。大學生考證有其積極的一面,它適應了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符合教育部關于實行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制度要求,也有利于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同時大學生考證有許多方面必須加強管理和引導。
我們主要調查大學生考證內容、考證時間以及學生參加考試的方式、 調查用人單位看重的證書類型、分析大學生盲目考證的影響因素、大學生考證行為中存在的問題與分析并且希望對大學生考證做出一定的指導。
可以減少好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因為盲目報考各類證書,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自己大量學習專業知識的時間和精力,最終畢業后發現很多證書用人單位根本不在乎,不需要的情況的發生。讓學生對相關證書的發放機構、考試內容、市場口碑、證書有效期限等方面有所了解。使大學生不至于因為不了解而上當受騙,或者在畢業工作,用人單位在要求或需要相關證書時,證書已經失去效力。
這可以為大學生對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相關的參考,對他們對自己今后的職業生涯有一個更深層次理解與把握。讓大學生走出“證書代表實力”的誤區。明白證書含金量的高低是與持證本人的素質,執業能力相掛鉤的,從而使他們對要考的證書進行合理的選擇。
首先,我們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研,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我們就調查項目和內容編制成表格的形式,分發或郵寄給調查對象以及相關的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獲得更詳細更準確的一手數據,并可以根據這些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得到真實的結論。
其次,我們的研究對象為大學生盲目考證,希望得到在校大學生,學校與用人單位的重視,正確的解決這一問題,從三個角度入手,全面的認識與解決這一問題,形成三位一體的格局。
再次,從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與所得證書的多少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比較大學生怎樣才能正確的處理二者的關系。針對大學生盲目考證的行為,通過理性分析與歸納分類,對各專業的證書進行分檔,使大學生根據自身的職業規劃理性的選擇適合自己要考的證書。
大學生因素:因社會就業崗位供求的錯位、就業渠道不暢通和全球金融危機等原因,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這使得相當多的大學生充滿了就業危機意識。加之大學畢業生理想的擇業就業地一般在發達區域的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招聘時競爭更為激烈。為了能在求職過程中找到一個相對滿意的工作,相當多的大學生在完成正常學習的前提下,一般均會主觀上選擇考取社會上幾個比較熱門的證書,以增加就業的砝碼,增強就業自信心。
用人單位因素: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具備職業資格證書是從事某種職業所具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且所持證書與所學專業背景一致、與本人實際能力一致為最好的。另外,用人單位在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時,很難準確地評估應聘者的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這個時候含金最較高、社會認可度較高的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定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行業必須具備強制性的上崗證書,此時用人單位無疑會優先錄用具有從業資格證書的大學生。
學校因素:因長期受傳統高等教育觀念和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現階段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存在較明顯的不足,培養的人才滿足不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實行高度單一性的人才培養模式、人才素質不能滿足社會需要、人才的創新能力不強、適應性不強等方面,加上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各種人才的需求經常變化,大學生不得不通過考證來改善和提升知識結構、專業知識技能和實踐能力,從而增強自身的就業競爭力,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國家政策成因:我國現實行學業證書、職業資格并重的制度,大學生考證就有了政策保障,政府更是對一些責任較大、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實行“就業準入”制度,明確從業人員在進入行業之前必須先取得上崗資格。這種制度使得想進入這些行業的大學畢業生必須進入到考證隊伍中去。同時,我國現在的市場經濟對人才的實際能力和職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大批外貿和外資企業在招聘人才時不光看重專業知識,而且要求大學生具備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從而為大學生“考證熱”增添了助燃劑。
第一,作為學生的我們始終要明確最有力量的證書一定我們的畢業證和學位證。所以,我們要將最主要精力放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堅持以專業課為主,考證為輔,切不可本末倒置。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及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的定位,根據自我規劃和定位,有重點性的和有針對性地考取與職業相關的證書。同時,無論考什么證書,都要以自己的未來計劃為依據,切不可盲目跟風。
第二,考證要與個人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相結合,同時同自己的專業及就業方向有選擇性地考證,不要盲目追求證書的數量,要看重證書的質量,因為個人能力的體現,不僅僅是證書的數量就能衡量的。
第三,適當考取一些準入類證書。除了計算機和語言水平等基本證書,還要考取一些準入類證書。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而選擇一些準入類證書。如果學生對目前所學專業并不滿意,就可以考慮用證書規劃自己的人生,獲得成功進入新領域的砝碼。看重技能型證書。目前市場更加需要的是有高度專業知識的技能型人才,而通用型人才不如以前受歡迎。因此,在考證方面要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精神。在選擇考什么證書時,要多結合自己的特長與興趣,才能讓證書發揮最大的作用。
第四,最后一點就是要正確安排考證時間,制定合理的考證計劃,避免不必要的時間和金錢的浪費。
我們針對大學生考證熱,這個大家都比較關注的話題進行調查研究,希望通過我們的調查能夠使同學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學生考證的現狀以及考證的心理,能夠引起學生、學校、以及社會用人單位等多方面的重視,糾正一些學生考證的誤區以及考證的盲目性。對于那些正在考證的同學將具有一定的方向指引。同時能為將要考證的學生提供一個參考,讓他們能夠及早規劃,合理安排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張勝利.大學生“考證熱”現象分析及應對策略思考.2011
[2]F大學校企合作的現狀及進一步發展的建議研究.2014
哈爾濱商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校級項目.徐晶項目名稱:大學生盲目考證行為指導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410240072.指導老師.
基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