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世梅 李春花
(1.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昆明 650224;2.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景洪 666100)
健身意識與鍛煉意識研究綜述
白世梅1李春花2
(1.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昆明 650224;2.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景洪 666100)
現階段,我國高校大學生普遍存在體育鍛煉意識薄弱的現狀,極大的降低了我國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如此,高校大學生現階段的體育教育水平也對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必須對高校體育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視,培養學生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校大學生 健康意識 鍛煉意識 研究綜述
學校體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基地,也是幫助大學生養成強健體魄的重要場所,因此,可以說高校體育教育對大學生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體育教育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去,完成體育教學的任務,能夠愉快健康的生活下去,以旺盛的精力為社會做貢獻。筆者通過長期的實踐研究,認為必須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健身意識與鍛煉意識,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夠實現全面發展。
做好體育教學工作是國家對高校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同國家國防建設的需要相一致,正因如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
首先,培養大學生的健身意識與鍛煉意識,同我國國防建設的需要相一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祖國發展的希望,因此,大學生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祖國的進一步發展。近些年來,我國高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容樂觀,甚至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體質虛弱、肥胖等亞健康狀況普遍存在于我國高校大學生當中。[1]解決上述問題的最有效辦法就是樹立健身意識與鍛煉意識,堅持鍛煉,強健體魄。大學生在畢業后,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那么健康的身體和強健的體魄就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培養大學生的健身意識與鍛煉意識,有利于大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興趣、愛好。高校采取多種方式幫助大學生樹立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以及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大學生愛上體育。在長期的鍛煉中,大學生也會逐漸愛上體育運動,也會擁有自己所擅長的體育項目,甚至大學生會因此與體育運動結緣,走上專業的體育競技之路,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最后,培養大學生的健身意識與鍛煉意識,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強悍的心理素質。[2]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如果能夠堅持體育鍛煉,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是大學生的身體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鍛煉,身體素質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夠得到極大的鍛煉。與此同時,獨立自主的體育意識,對于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形成也具備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中學時期,由于學習壓力比較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往往沒有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日復一日的沉浸在題海當中,導致了對體育鍛煉的忽視。絕大多數中學生欠缺必要的體育知識,沒有掌握熟練的體育技能,沒有樹立科學的體育健身觀念,體質偏差。進入大學以后,學習壓力較少,豐富的體育活動帶動了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但是,絕大多數大學生依舊不具備良好的健身習慣,亞健康現狀普遍存在大學生群體當中。通常情況下,大一、大二兩個年級會開設一些課時并不是很多的體育課,學生在這一階段,受到畢業、分數的壓迫,往往并不是特別情愿的參與體育鍛煉,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效果并不明顯。大學生到了大三、大四兩個階段,由于不再開設體育課程,很多學生的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快速下降,甚至很多大學生為了忙于升學、考試而放棄了體育鍛煉。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承認其參與體育課程的最主要原因是迫于分數的壓力,自己并不喜歡體育鍛煉。
(1)轉變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
現階段,我國高校大學生對體育健身和體育鍛煉存在嚴重的認識偏差,在他們的意識當中,所謂的健康就是沒有病,體育鍛煉其實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把有限的生命應用到體育鍛煉上就是一種浪費,因此,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放棄了體育鍛煉。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體育課程就是其他專業課程的調劑,上累了專業課,可以上一上體育課,放松的玩一玩就可以了,體育課不同那么用心的對待,只要考過了就行。這些對體育課程的認識是錯誤的、片面的也是不科學的。體育是一門科學,如果大學生能夠科學的、正確的進行體育鍛煉,那么就能夠良好的刺激中樞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能夠促進大學生體內的血液循環,能夠使大學生的記憶得到進一步加強,有利于大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3]不僅如此,如果大學生能夠長期的堅持體育鍛煉,還能夠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能夠有效的降低感冒率。正因如此,當代大學生應當樹立科學的鍛煉意識和健身意識,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將學習與鍛煉有機的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著重注意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培養大學生的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
體育課是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應當予以體育課程高度的重視。然而,現階段我國體育教學效果卻不容樂觀,教師只專注與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忽視了學生體育健身意識和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也忽視了個性的發展,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認為,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著重注意兩個方面的教學工作,一方面是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另一方面是體育科學知識的傳授,只有傳授給學生體育教學知識,學生才能夠在畢業后長期堅持體育鍛煉。與之相對應的,學生在日常的上課過程中,一方面要掌握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實際操作知識,例如:體育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技術、知識和技能,只有這樣做,學生在畢業后才能夠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自己進行體育鍛煉。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之前還應當做到合理的安排體育教學的內容,既要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又要不斷地向學生強調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向學生傳授體育科學知識,增強學生的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
(3)從美育入手,切實培養學生的健身意識與鍛煉意識。
所謂美育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和樹立正確審美觀。人的精神風貌和風度修養以及氣質都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姿態動作體現出來。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鍛煉學生身體各部位的變化,使學生的形體逐步向健美和協調的方向發展,進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積極性,愛上體育,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的目的。現如今,很多高校大學還是在追求心靈美、情操美的同時也在逐步的最求身體的健美。
(4)通過媒介宣傳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健身意識與鍛煉意識。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信息時代,大眾媒體已經進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可以通過大眾媒體觀賞異國之外的體育運動項目,能夠欣賞更多的高、難、驚、險的運動技能,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會充分的調動起來。高校大學生也不例外,由于受學時的限制,大學生很難在體育課程中全部掌握體育知識,所以學生在學校期間,可以通過聽廣播、看報紙、看視頻等形式獲取相關的體育知識,能夠了解體育的發展趨勢。高校應當充分利用大眾媒體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情況的宣傳,并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相關的體育活動,積極的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體育運動開展。
(5)加大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為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提供條件。
近些年來,我國各高校加大招生力度,大學生人數越來愈多,但是,體育健身設施卻沒有增加,也是就是所體育設備的數量與大學生人數的數量明顯不成正比,與國家明確規定的標準有很大的差距。[4]體育器材不僅數量不足,種類也很貧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調動自身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因此,高校應當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大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為學生提供體育鍛煉的條件,滿足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需求。
(6)開展體育競賽,培養學生的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
體育運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以優勝為主要目的。體育運動的內容是體育項目,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根據體育要求,進行相關體育運動的比賽。因此,可以說體育運動一方面推動了群眾型體育活動的而開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體育運動的技術水平,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激烈的體育競賽,以此來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
總之,體育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對大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各高校的體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的培養大學生的健身意識和鍛煉意識,幫助大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
[1]王玫.我國高校領導干部體育健身現狀的調查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4.
[2]曹素芳.高職學生體育健身意識及行為的調查研究[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91-95.
[3]靳晴.東北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 2013(3):133-134.
[4]胡海鷹.體育健身與科學鍛煉[J].貴州體育科技,2005(2):15,16-18.
G806
:A
:2095-2813(2015)09(a)-020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