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校(梅河口市外國語中學 吉林梅河口 135000)
對“全民體育”背景下開展校園足球的思考①
鐘校
(梅河口市外國語中學吉林梅河口135000)
摘 要:足球運動早已經成為當代世界的第一大運動項目,縱觀世界各足球大國的足球運動發展模式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但是我國的足球運動發展卻很不樂觀。我國的校園足球已經發展多年,同時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是一直萎靡不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該課題主要針對“全民體育”背景下如何開展校園足球,采用文獻資料法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應對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全民體育背景開展校園足球思考
2014年10月20日由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文件正式發布(以下簡稱為若干意見)。《若干意見》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將《金牌體育》轉向《全民體育》,將“全民體育”上升為國家戰略。《若干意見》一經發布便引起了社會各界強大反響。在《若干意見》中釋放出了要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的信息,這就為學校體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基礎教學環節的中小學教師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同時也感到自身的責任感更強了。在《若干意見》中提到力爭在校園足球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首先要的是要加快普及范圍。盡早制定和實施學校校園足球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各級定點學校,用3年時間把校園足球定點學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擴展到2萬所。其次制定開展聯賽機制。從今年起逐步建立和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機制,通過一條龍的培養方式不間斷地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最后是對足球的教學、訓練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指導,積累經驗,推廣成功的典范,把成功的校園足球工作的做法帶動籃球和排球運動中去。
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了足球游戲,當時的足球游戲稱之為蹴鞠。足球運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這項運動喜愛程度的不斷加深,漸漸地轉變為一項競技運動。由于足球運動對場地、設施要求不高,并且十分適合學生生理的特點,因此,深受各級各類學校學生的喜歡。但是長久以來囿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學校開展過程中沒有得到長足發展,致使一些學校只是在教學項目上安排了足球教學,而實際教學過程得不到重視。因此,也造成學生對足球的學習上不求上進。
多年來足球教學效果一直不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方面。
1.1教育教學主管部門重視程度不夠
從國家層面對校園足球宣傳的力度還不夠,致使一部分家長對發展校園足球的意義和宗旨理解偏差。
1.2足球教學、訓練和文化課的學習沒有有機結合
怎樣更好協調校園足球和文化課的發展和協調,通過實踐總結經驗,在積極推進校園足球的同時能夠不影響文化課。
1.3開展校園足球受到場地問題的約束
通過對我國已經完成的五次體育場地設施普查數據看,大多數的體育場地設置在各級類學校中,但是能夠符合學校開展校園足球的標準場地嚴重卻嚴重不足。現有足球場地難以滿足開展校園足球的需求。
1.4開展校園足球師資力量和教材短缺
當前的各級類學校的體育教師一般都屬于“全面型”的教師,對于能夠既能進行足球教學和訓練的專業足球教練和體育老師卻嚴重短缺。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各級類學校使用的是國家統一編制的《體育與健康教程》,《體育與健康教程》只是制定課程標準和課程目標,雖然在有些地區編制的教材內容里面設置了足球的教學內容,但是沒有全國性統一的規范足球教學和訓練教材,因此妨礙了校園足球運動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1.5開展校園足球缺少資金的支持和政策的支持
1.6開展校園足球缺乏升學保障
國家一直以來在倡導足球運動員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的“一條龍”培養方式,但是經過多年的實踐現狀看,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反而表現出校園足球持續萎縮。通過對各級學校的學生對足球訓練目的調查了解到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把當運動員、利于考學和喜歡運動的排序。部分學生把參加訓練的主要動機與未來升學聯系在一起。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把為升學找出路排在第一位。而高中階段的學生依然把為升學找出路排在第一位,參與足球訓練的學生的訓練動機是為了將來通過體育的特長,進入高校體育專業或走體育特招,使得參與訓練的目的過分單一。
2.1提高主管部門的重視程度,加強政策層面的相關支持
國務院發布的《若干意見》釋放的信息中包含有對發展相對滯后的足球項目,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場地設施建設規劃,大力推廣校園足球和社會足球。由于從國家層面對發展校園足球的給與了支持,因此便掃除了政策上的障礙,但是作為基層的體育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程度依然顯得十分重要,如果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敷衍對待,那么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紙空文。
2.2加強教練員(教師)的自身素質培養,提高教練員的實踐能力
在足球運動訓練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競技運動日益逼近人類極限,憑借經驗訓練的年代已經過去,教練員必須具備很高的業務素質才能很好地調控運動訓練過程,走在運動訓練科學化的前沿。正確的訓練指導思想是訓練指導規律的客觀反映,訓練指導思想產生于訓練實踐,并隨著訓練實踐發展而發展,研究現代條件下的訓練指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足球教練員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
另外教師或教練員在各級類學校中要針對學生的年齡、性別等特點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法。教師或教練員在訓練過程中要安排一些具有針對性的身體素質訓練和足球游戲等方式來引導和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教學和訓練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思想教育,首先要把足球學習和訓練能夠強身健身的道理傳遞清楚。
2.3加大對足球運動場地設施投資力度
對校園足球運動所需的場地設施建設和修繕資金嚴格管理、專款專用;有關部門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堅決杜絕把足球場地設施挪作它用和擠占情況的發生;及時對足球場地設施進行維護和修繕,更新和改善足球訓練場地設施。
2.4完善校園足球競賽制度,建立“一條龍”培養模式
進一步完善校園足球競賽制度,加強對賽事制度的規范化和法制化管理,完善訓練、競賽等方面的監督機制。增加校園足球單項賽事,縮短賽事周期。
校園足球的運動員是足球運動開展和發展的主體,對運動員的培養應從小抓起,培養足球運動員的興趣,增加運動員的數量,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端正運動員參與訓練的動機,使運動員確定明確的訓練目標;加強運動員應該具有的意志品質培養,讓學校
和家長引起重視,建立長效的訓練機制。建立起“一條龍”的足球運動員培養模式,在運動員基礎訓練階段,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和進行科學的訓練指導,扭轉好苗子“曇花一現”半路夭折的不良局面。
2.5積極爭取社會辦學資金,吸納社會對校園足球的體育贊助
在國務院發布的《若干意見》中已經提出國家要在2017年前全國扶持發展2萬所中小足球特色學校、200個高校高水平足球隊和30個全國校園足球試點區縣。過去的一段時間,國家體育總局每年為校園足球提供5600萬的資金,雖然看起來數量很大,但是分配基層則根本解決不了什么問題。由教育部主導后,國家財政將會給予強大的支持,教育部及所在系統的地方政府、教育部門都會有相應的配套資金。
在這樣的前提下,作為基層的主管部門、基層學校還要積極想辦法爭取社會贊助資金。把校園足球辦成學校和社會共享的一項事業,只有這樣校園足球才能得到長足發展。
學校體育工作立足點在于堅持體教結合,銳意改革創新。而全面促進青少年強身健體,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發展才是努力推進校園足球的普及的根本目的。《若干意見》中把全民體育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也意味著發展校園足球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作為基層的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類學校更要抓住這個難得契機。只有充分利用好這個契機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為我國足球運動普及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羅志華.全民體育是體育價值回歸[N].北京晨報,2014-10-22.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2014-10-20.
[3]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辦公室.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167/ n2768/n32454/134749.html,2005-02-18.
[4]孫一.中日韓青少年足球培養體系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4):60-65.
[5]成耀東.青少年校園足球未來發展模式的設想[J].當代體育科技,2013(29):99-100.
作者簡介:①鐘校(1975,5—),男,漢,吉林梅河口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c)-0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