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先(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宜昌 443000)
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可持續發展研究①
何應先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 要:體育俱樂部乃我國體育社會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羽毛球俱樂部作為我國羽毛球運動競技人才培養的搖籃,在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羽毛球運動競技后備人才和促進羽毛球運動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極其巨大的作用。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以宜昌市城區10余家羽毛球俱樂部的發展為研究視點,結合羽毛球運動教學與實踐,就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的現狀及制約其發展的諸多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并對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可持續發展研究
羽毛球運動因其肢體碰撞少、健身效果佳、娛樂性強、適合各年齡層等特點,歷來被廣大運動愛好者推崇。宜昌是羽毛球世界冠軍的搖籃,魏軼力、趙云蕾多次獲得世界級比賽冠軍,更使羽毛球運動在宜昌得到蓬勃發展。該文針對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和討論,提出合理性建議。
1.1研究對象
以宜昌市城區各羽毛球俱樂部主要負責人、管理工作人員、俱樂部會員、教練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專家訪談法
對三峽大學羽毛球專項班的專家老師和銀華、鑫鼎等10家俱樂部負責人進行訪問,了解相關情況。
1.2.2問卷調察法
該文就宜昌市城區10家營業性羽毛球俱樂部的教練員、會員及管理人員進行抽樣調查,具體調查項目為會員的性別、年齡、學歷、收入、每周運動次數、每次運動時間、運動地點、運動目的以及對健身俱樂部的配套設施和服務質量的滿意程度等情況進行了相應的問卷調查。
1.2.3數理統計法
根據回收的調查問卷和專家告知的情況,對所收集的數據作出了分析與統計。
1.2.4文獻資料法
在網絡、書籍、期刊等方面,查閱和收集“羽毛球俱樂部”各方面相關資料,并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歸納。
2.1場館現狀分析
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主要集中在西陵區和伍家崗區。調查數據顯示,場地規模在3~5塊占7.7%;6~9塊的占61.5%;10塊以上的占30.8%。鍛煉的會員對場地所屬的俱樂部滿意程度比例為:滿意占36.38%,一般占48.80%,不滿意占14.82%。然而,選擇一般和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場館經營管理較滯后,硬件設施不齊全,配套服務極少或沒有,營銷手段不合理等。
2.2會員現狀分析
2.2.1俱樂部會員性別、年齡結構現狀分析
通過調查和訪談發現,男性會員占72.5%,女性會員占27.5%。從調查的年齡結構數據顯示,20~45歲年齡段占鍛煉人數的76.1%,而小于20周歲的青少年會員所占比例為15.7%,其主要是到俱樂部進行規范性學習,學習的內容以基本動作為主,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愛好為主要目的。而45周歲以上會員僅占8.2%。
2.2.2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會員職業與收入現狀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會員的職業以教科研人員及公務員、企事業員工為主,比例為74.9%。這跟兩類人群日常工作中壓力較大、工作繁忙而沒有很多時間來運動有關。他們為了強身健體,釋放工作壓力,在工作之余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而自由職業者和學生人群是羽毛球運動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自由職業者占15.9%,學生占9.2%。尤其是學生人群,他們部分是從小跟隨教練學習羽毛球從而成為未來的羽毛球運動中的佼佼者。
羽毛球俱樂部是一個消費較高的運動場所,場館設施齊全、氣氛良好、不受季節、天氣影響,并能以球會友,增進情感交流和社交功能,運動量容易調節。通過調查數據表明,月收入在2000~4000的人群占63.6%,而不足2000和4000以上人群所占比例分別為10.8% 和25.6%。此數據表明中等偏上收入人群是消費的主體,該人群以教科研人員及公務員、企事業員工等為主,這與職業特征的調查結果具有一致性。因此,較可觀穩定的薪資水平及規律的生活習慣是人們羽毛球運動開展的重要保障。
2.2.3會員活動頻率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會員每周打球2~3次者為主力軍,占73.45%。這類人群符合全民健身“每天鍛煉1 h”的標準。每周1次者占12.72%,這類會員活動頻率還有待加強。而每周3次以上者占13.83%,這類會員屬于羽毛球發燒友,建議適當控制運動量,避免傷病發生。
2.3教練員職業技能水平現狀分析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市羽毛球俱樂部的教練員中,屬于國家級一、二級專業運動員者占總人數的58.02%。他們大多是省隊退役、市體校畢業的羽毛球專業隊員,有著專業的技能水平和比賽經驗,也是推動宜昌市羽毛球運動發展的動力之一。在我市通過培訓或短期學習而從事羽毛球教學的教練所占比例為41.98%。這部分業余教練員自身專業技術不扎實,也沒有科學、專業、有效的訓練方法與手段,更缺少專業的比賽經驗,很難規范學員的基本動作,提高會員羽毛球水平就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我市專業、業余羽毛球教練員比例不協調,這種現象不利于目前羽毛球運動市場的需求。
3.1規模小,經營效益低
宜昌市城區羽毛球俱樂部與發達城市相比屬于小型場館。這就決定其發展受到制約,如器材購買時無法以量取勝,規模效應無法形成,先進的管理方法無法實施。從而導致了管理滯后,成本較高的局面。另一方面,大部分場館的經營管理方式單一,沒有定期進行宣傳,無償淋浴、停車、就餐等配套設施也未能及時跟上,導致經營效益不高。
3.2市民消費能力有限,健身意識有待加強
羽毛球運動需要租賃場地、購買球拍、服裝等相關工具,加上羽毛球是屬于一次性產品,消費量大。這就需要市民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來承擔。而且很多市民沒有健康意識,往往以工作忙、應酬多沒時間等借口拒絕去參與鍛煉身體。故此,市民健身意識比較單
薄,比較被動。
3.3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夠
教練員的專業素質主要包括執著的專業精神,高水平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目前宜昌市的羽毛球教練的來源主要有省隊退役運動員、市體校畢業學生、經過短期培訓的健身愛好者、長期鍛煉的體育愛好者等。根據調查發現,宜昌市城區各大羽毛球俱樂部周一至周五上午場館利用率很低,市場多元化服務項目開發程度不高,缺乏懂體育又懂營銷的復合型人才。
4.1領導加強重視,營造全民健身氛圍
首先,各級文體部門領導要積極重視,加大譬如羽毛球運動之類的群眾性活動的宣傳與組織工作,使全民健身精神得到全面落實。其次,要加強我市文體局、羽毛球協會等諸多相關單位的領導與管理,建立健全全民健身運動的網絡平臺,使群眾體育的溝通與交流更加便捷。最后,提高專業羽毛球運動員退役后的導向作用,積極開展羽毛球裁判員、運動員的培訓學習,從而提高我市羽毛球運動的綜合實力。
4.2整合自身資源,優化管理結構與服務
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可以針對規模較小的羽毛球俱樂部出臺積極政策,鼓勵和支持較小俱樂部的場館改造擴建或場館間的資源相互整合,使得俱樂部規模能得到提升,硬件設施更加完善。俱樂部規模的擴大也便于引進下列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第一,采用單一會員制、月卡制、季卡制、年卡制、次卡制、預付費形式等多種收費形式并存的收費方式來滿足不同客戶群體需求;第二,以周為周期,分時間段對俱樂部采取不同價格的收費標準,提高利用率。第三,建立健全財務、人事、經濟責任、新聞宣傳、職工培訓、工作標準等制度,以實現管理標準化,系統化。第四,提供羽毛球用品出售、維護服務以及無償使用淋浴、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盡量讓會員享受到一站式的消費服務,從而提升服務水平和檔次,提高俱樂部競爭力。第五,創新經營理念,開創出新的服務內容,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4.3培養復合型人才、提升軟實力
人才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復合型人才更是炙手可熱。故此,加強羽毛球俱樂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第一,要大力度引進專業教練,使教練員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第二,定期對俱樂部教練員、經營管理者進行培訓,使俱樂部從業人員在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層面有明顯改善,從而全面提升其業務及營銷水平。第三,針對俱樂部的實際情況,不定期開展各種宣傳及賽事承辦活動,不僅可以鍛煉經營管理者的實踐經驗,還可以為俱樂部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莊志勇.對羽毛球職業俱樂部的影響因素分析[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14(3):33-35.
[2]邵金艇,王美燕.經營型羽毛球俱樂部的經濟效益與市場前景[J].科技信息,2010(2):306-307.
[3]周英華,周潤華.長沙市羽毛球俱樂部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9):70-71.
[4]韓兵.濟南市羽毛球俱樂部經營管理分析研究[D].山東大學,2012.
作者簡介:①何應先,男,湖北宜昌人,講師,研究方向:羽毛球教學與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c)-02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