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無錫市濱湖區體育運動學校 江蘇無錫 214000)
我國蹦床運動經過十多年的起步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競技水平提高很快。但正是由于這樣飛躍式的發展,也暴露出我國蹦床運動在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理論研究不足、與世界蹦床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等。因此,為了我國蹦床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我國蹦床運動進行深入的研究。該文就是分析了國內外蹦床運動的發展現狀,對我國蹦床運動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進行了研究,進而結合我國蹦床運動發展的實際狀況,提出我國蹦床運動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為我國蹦床運動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與可行的參考,推動我國蹦床運動的發展。
該文以無錫市濱湖區體育運動學校10名蹦床運動員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文獻綜述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為主要研究方法。
3.1.1 國外蹦床運動的發展現狀
蹦床運動起源于美國。20世紀30年代初在美國伊阿華的一個汽車車庫由一對師徒拉里·格里斯沃德和喬治·尼森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張蹦床,并且在歐洲也有一段發展歷史。從1958年英國舉行全英蹦床錦標賽到1969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首屆歐洲蹦床錦標賽,再到1997年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蹦床運動在國外已經有近60年的發展歷程。從目前各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國外蹦床優秀運動員的儲備相當深厚,如,俄羅斯隊參賽隊伍能達20多人;國外蹦床運動員更新的頻率較快,年輕的優秀選手不斷涌出;國外蹦床運動員在第一套動作的貢獻率較高,體能情況相對較好,體能的因素對比賽影響較大;國外蹦床運動員在動作難度與動作技術的得分上略高。由此可見,國外蹦床運動從不缺少優秀的運動員,在運動成績上都在紛紛爭當第一。
3.1.2 我國蹦床運動的發展現狀
研究表明,我國的蹦床運動起步較晚,于1997年傳入,隨后在我國發展迅速,不僅有條件的省市成立了蹦床隊伍,還成立了蹦床國家隊。蹦床運動員主要來源于競技體操和跳水等同項群的運動項目,并在世界大賽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顯示出我國蹦床運動的優勢,成為我國奧運會潛優勢發展項目。目前我國男女蹦床的總體實力已經上升到新的高度,與國外的水平相對在縮小,甚至涌現出的一些優秀運動員已經具備世界優秀運動員的同等實力,整體隊伍的綜合實力、個人水平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很強的競爭實力。因此,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蹦床運動的強國。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并不是統一的。理解不同致使定義不同,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主席——挪威首相布倫特夫人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夠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威脅的發展?!彪S后得到了接受和認可。而我國學者對其的定義主要以楊開忠教授、貢志平、葉文虎、牛文元、張坤明教授等人為代表,我國領導人則強調可持續發就是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求和著眼未來發展的需求。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當代與后代的利益關系的反映??沙掷m發展是人類與社會、經濟和環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互相促進、協調平衡,保持繼而發展,前提是要在一系列政策約束與制度調配下。因此,我國蹦床運動要可持續發展就是要處理好相互的關系問題,并堅持要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技術可持續發展理論、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理論、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最為理論基礎。
3.3.1 加強蹦床運動的宣傳力度,培養蹦床明星
研究發現,蹦床運動引入我國時間較短,并沒有建立深厚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主要原因是宣傳的力度不夠,群眾都不了解蹦床運動的相關知識,再加之比賽的時間安排沒有考慮觀眾的因素,導致最終觀看蹦床比賽的觀眾人數較少,這就需要加強蹦床運動的社會宣傳力度,可出專欄或做海報,甚至是網絡、電視來宣傳,讓群眾多了解和喜歡上蹦床運動,并在安排比賽時間上考慮如何將群眾吸引到比賽場上去;利用明星效應來有效提高蹦床的知名度和推進蹦床的發展的途徑之一就是培養蹦床明星運動員,像姚明、劉翔、郭晶晶等知名運動員那樣,不僅使自己所從事的運動成為家喻戶曉的體育項目,也對本項目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3.3.2 培養蹦床后備人才,抓好梯隊建設
研究發現,蹦床運動之所以不能作為普及項目而開展,主要是因其具有明顯的競技性特征,且運動員的人數有限和運動員的退役后的出路問題,這就導致蹦床運動員的培養和選拔受到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和選拔。調查顯示,在現有體育運動學校從事蹦床運動的青少年很少。因此,應確定重點培養基地,著重扶持一些地區,有計劃的培養和鍛煉年輕選手,不斷提高其技術水平,積累豐富的比賽經驗,還要大膽啟用具有突出能力的年輕選手,使其快速成長。這樣形成良好的梯隊,使蹦床運動在人的控制上能夠可持續發展。
3.3.3 培養高水平的教練員和裁判員,完善培訓制度
研究發現,教練員的水平直接影響蹦床運動員的技術水平。他們除了要具備全面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專項訓練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做決策和溝通。蹦床運動的教練員和裁判員,與蹦床運動員一樣都是從其他項目轉過來的,盡管目前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與國外蹦床強國優秀教練員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對于中國蹦床運動來說,提高教練員的水平與業務能力是關鍵,應采用加強國際間的交流,既請進來,也走出去的方式,完善教練員培訓制度,根據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的培訓,提高教練員科學化訓練和管理的水平。另外裁判員的水平和態度對該項運動的發展起著導向的作用,關系著該項目競技水平的提高。
3.3.4 科學訓練,充分發揮科研的輔助作用
研究發現,蹦床屬于技能類表現難美項目,動作具有“難、新、高、美、穩”的特點,它的動作難度大,創新性強,動作在必須達到一定高度的基礎上還要求空中姿態優美和落網穩定。因此,必須要科學訓練,充分發揮科研的輔助作用。首先要加強訓練理論和比賽規則的學習和理解,掌握當前的發展規律和動態;訓練中要嚴格管理,尋找運動量與運動強度的最佳組合,有效提高訓練效果和運動成績;利用多學科的技術手段,采用生物力學進行圖像的分析和新動作的設計與實驗,使新動作的出現避免走了彎路,用科研直接指導訓練。同時還要讓教練員和運動員多觀看錄像動作,直觀的了解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有利于改進動作和提高技術質量。
我國蹦床運動要可持續的發展,就要加強蹦床的宣傳力度,培養蹦床明星;培養蹦床后備人才,抓好梯隊建設;培養高水平的教練員和裁判員,完善培訓制度;科學訓練,充分發揮科研的輔助作用。建議從時間、質量和數量上宏觀調控蹦床運動系統及其系統內部的各構成要素,實現健康、協調和持續發展;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與“舉國體制”相結合,以奧運會爭光為目標,走小眾發展之路。
[1]高希彬.我國蹦床運動可持續發展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2.
[2]劉向東.中國蹦床運動發展現狀綜述[J].學園,2013(36):194,196.
[3]彭志遠,陳小明,談豐田.我國蹦床運動發展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2):121-123.
[4]林春源,趙儉,鄭文海,等.我國蹦床運動項目的現狀與發展策略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