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雄文
(民辦南華工商學院 廣東廣州 510507)
我國女足運動有著輝煌的歷史,但近年來,隨著歐美女足運動的快速崛起,再加上我國女足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相對滯后,我國女足運動的發展嚴重滯后。為了使我國女子足球競技水平再創輝煌,不再出現后繼乏人的局面,對我國女足后備人才培養的研究便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可持續發展是當代最先進、最文明的發展觀,運用可持續發展觀來分析女足后備人才的培養工作,能夠為我國青少年女足運動的發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鑒于此,該研究擬通過對我國部分體育運動學校從事女子足球教學與學習的教練員和運動員進行了調查問卷與訪談,希望能為我國女子足球后備人才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1.1.1 運動員資源
通過對調查單位在訓青少年女足運動員的統計分析,了解到大部分體育運動學校女足運動員數量呈下降趨勢,且有近1/3的在訓學生訓練年限在7年以下,這表明了有相當一部分在訓運動員是接受足球專業訓練時間不長的學生。運動員的青少年時期正是打基礎的好時候,這就需要教練員要對這一部分學生多下更多的精力抓好其基本功,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另外,教練員還反映了當前大多數運動員身體素質較差,技術動作比較粗糙,雖然也有幾個好苗子,但整體來看有突出表現和具有明顯發展潛力的隊員不多。
1.1.2 教練員資源
從調查中了解到,執教在5年以上的教練員占58.7%,其中執教年限在10年以上的教練員占24%,這些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女足教練員從整體上來講是具備一定的執教經驗的。從訪談中了解到,我國青少年女足教練員有相當一部分是退役運動員,他們有豐富的足球運動實踐經驗,能夠很好的運用到訓練中去。另外,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女足教練員有52.7%具有本科以上學歷,這說明大部分教練員文化水平較高,能夠為其足球訓練水平的不斷提高提供較好的理論支持。但還有47.3%的教練員是本科以下學歷,這部分教練員就會因缺少理論依據而不能準確發現和糾正訓練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從而影響訓練效果。
1.2.1 組織管理制度
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產生良好的經濟結果,提高效率,推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國女足后備人才培養來說,建立合理的制度可以提高培養效益,實現我國女足后備人才的可持續性發展。通過調查,目前大多數省市的女足在管理、競賽和訓練方面的制度已基本建立。但仍有部分地區包括女足重點發展城市任沒有建立女足管理專門機構。
1.2.2 訓練與競賽制度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各地就開始相繼組建女足隊伍,并進行專業化訓練。現階段,國家為了保證鞏固女足的傳統優勢,每年均有組織成年、青年和少年冬訓,并且設立優秀青少年女足運動員春季和秋季訓練營制度,開創青少年運動員選拔和培訓的渠道,為各級女足國家隊儲備人才資源。目前,我國青少年女足的競賽可以分為競技系列和普及系列。但針對青少年女足的比賽不多、而且賽事不穩定,普及系列比賽受到忽視。
1.3.1 崗位培訓
調查發現,目前我國教練員崗位培訓整體相對比較正規,且形成了一定規模,但具體到青少年女足教練員培訓上則并不理想,還沒有形成專門的青少年女足教練員培訓制度。由于當前教練員崗位培訓內容主要為基礎理論與運動實踐,培訓時間為1個月,而實際上一名成功的教練員需要掌握的知識是多方面的,1個月的時間不足以使其得到系統的培訓,最后的考核也不夠嚴格。
1.3.2 訓練的科學性
通過對教練員調查,有近一半的單位根本沒有訓練檔案的建設,還有一部分單位雖然建有訓練檔案但不完整。這不利于教練員的科學訓練、不利于女足后備人才的培養和發現。
當前世界女足運動快速發展,如何采用采用科學的方法,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青少年女足培養道路越來越重要。這不光需要教練員的努力,還需要科研教練員的輔助。而目前我國青少年女足隊伍中沒有專門的科研人員、科研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訓練的盲目性,訓練效益不高。
另外,調查還發現雖然大多數單位均有對教練員訓練計劃進行審查,但并不是很嚴格。這表明女足后備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系統性,缺少長遠訓練計劃,導致后備人才培養的急功近利思想,訓練目標之間銜接不夠順利,破壞了訓練系統的有序性和持續性,致使人才培養質量不高。
2.1.1 擴大女足人口,提高人才質量
在積極組織開展各項足球活動的同時,還要與學校結合,大力推廣學校女足運動,擴大女足人口。目前我國青少年女足水平相對歐美甚至亞洲女足強國已經落后,因此,必須采取各種措施,科學訓練,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另外,運動員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運動員的發展,因此,應對青少年女足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提高重視,提高其文化知識水平,促進其長遠發展。
2.1.2 加強青少年女足教練員培訓,提高教練員素質和能力
應增加對青少年女足教練員培訓的重視程度,盡快成立青少年女足教練員培訓專門機構,采取各種措施增加青少年女足教練員培訓機會。培訓內容應提高針對性,由于女子球員的心理和生理構成都同男運動員不一樣,尤其在青少年經歷青春期的時候,其在接受信息和指導時也不同于男子運動員。培訓時應該明確女子球員區別于男子球員的不同需要,并制定針對青少年女足教練員的訓練課程。
2.2.1 完善競賽制度,推動普及和競技系列的共同發展
在競賽體制的管理和改革上,各級女足管理部門可以繼續實行競賽雙軌制,在繼續搞好、搞活競技系列比賽,增加比賽次數、提高比賽質量的同時,將重點適當地向普及系列比賽轉移,促進女足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完善我國青少年女足競賽制度。競技系列比賽的主要任務是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出人才,為更高一級球隊輸送后備力量。普及系列主要應集中在學校女足比賽上,主要目的是普及女足運動,增加足球人口,把大量的中小學女學生吸引到足球場來,這同時也可以擴大選材面,發現一些具有潛質的女運動員,彌補競技系統內部選擇面相對狹窄的不足。
2.2.2 增強訓練科學性
科學訓練,提高培養效益是實現我國女足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又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各培養單位應采取有效措施,增強訓練的科學性,提高訓練質量。各級后備人才培養單位應建立、健全運動員訓練檔案,為教練員的科學訓練、選材提供科學依據;建立嚴格的教學計劃審查、評比制度,要求教練員制定全面、規范的教學計劃,并定期檢查、評比。
2.3.1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關注程度
通過各種宣傳渠道,提高社會對女足運動的關注程度,使更多的企事業、家長、青少年認識到女足運動的價值和前途。提高企事業對青少年女足的投資積極性,促使更多女孩子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增加女足運動人口,增強青少年女足運動員投入女足運動訓練的動力和信心,提高訓練積極性。
2.3.2 拓寬運動員發展空間
通過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對中途被淘汰或退出訓練的學生進行生活、升學、就業上的照顧,使她們可以回到學校繼續讀書、升學,以解決她們的解決后顧之憂。這樣不僅能吸引更多的女孩子參加到足球訓練中來,還能擴大女足人口,為選拔優秀后備隊員提供更大空間。
2.3.3 堅持舉國體制培養女足后備人才
我國有舉國體制發展體育事業的成功經驗,對于女足運動這一尚未完全成熟的事物,繼續堅持舉國體制推動其發展在這一特殊時期是必要、可行的。相關體育職能部門應加大對女足后備人才培養單位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的力度。
[1]楊進.我國女足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探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8(2):133-135.
[2]周毅,孫文新,王君,等.中國女子足球后備人才現狀、發展布局與對策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1):47-50.
[3]劉明勝.中國競技女子足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6.
[4]鄭亮.女足后備人才可持續性發展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