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博貝 王家瑭
(中南大學體育教研部 湖南長沙 410000)
運動員是運動訓練的主體。我省高校運動員的技術水平能否得到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就是是否有合理的管理體制。一個有效的管理團隊不僅可以在運動團隊建設上起到積極的凝聚作用,更加可以增強運動員的歸屬感,增加其技術訓練的積極性;同時文化學習是當前高校運動員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弊端,一個好的管理體制,可以幫助運動員形成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其自身的文化素養。管理出成績,我省優秀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力的管理;有利于培養提高湖南競技體育的人才儲備;有利于推進高校體育改革。
該研究的可行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湖南省長沙市的部分高校,而且這些高校帶有很強的代表性,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高水平運動員招生其主要項目包括:田徑、籃球、排球、乒乓球、湖南大學高水平運動員的招生主要項目包括:田徑17人、男子籃球10、定向越野8人;中南大學高水平運動員招生主要項目包括:男籃11人;女籃10人;男排5人;女排6人;田徑18。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高水平:男子排球5人;女子排球6人;男子田徑9人;女子田徑9人;同時關于各高校高水平籃球運動員參與比賽的獲獎情況等數據比較清晰便于研究。
(2)研究資料比較豐富,文章所選取的研究可以比較容易的獲取研究資料,因為很多信息可以從每所高校對運動員管理的管理規定中獲取,比如:運動員管理的專業分配;績效測評;獎勵措施等等;同時可以對各高校之間的運動員管理規定進行實際的比較。
(3)對運動員管理中研究方法的選取比較合理,這方面的研究只需要通過大量的收集資料;同時獲取各高校的高水平運動的招生、管理、比賽等方面的數據,以及各政策之間的差異;研究方法不涉及大量的科研儀器,研究比較容易開展。
第一,提高高校運動員管理工作效率的需要。
高校運動員管理理論來源于對體育管理工作的實踐,通過對實踐的總結、分析,升華為理論。運動員管理就是通過不斷地實踐,逐步完善體育管理理論;反過來,體育管理理論又用來指導運動員管理工作實踐。運動員管理工作沒有理論指導是不行的,通過理論指導實踐又可進一步檢驗理論的正確性。
第二,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需要。
一個單位、部門的管理者,尤其是領導者的水平、素質高低,往往成為決定這個單位、部門工作成效和發展前途的關鍵。我國高校體育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近些年來有了長足進步,整體素質有了較大提高。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我國體育管理人才隊伍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有的思想素質不高、事業心不強,有的文化水平較低,有的未經系統的專業學習,沒有學習過體育管理的理論、知識,一些同志難以適應未來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需要。
高校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往往代表學校的榮譽和地位,在高級別的比賽中,成績越好其社會聲望越高,高水平的比賽成績,大量的比賽榮譽不但可以提高學校體育專業的知名度,為高校考核提供重要指標,還可以促進體育學科建設,提高學生的就業率;高校對比賽成績的管理情況來看主要包括:學校對比賽成績的重視程度、教練員對比賽的重視程度,運動員對比賽成績的態度,比賽成績與教練員的關系,比賽成績與運動員的關系,比賽成績與學院發展的關系等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教練員對比賽成績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教練員的工作態度,工作的積極性,只有教練員高度重視比賽成績,才有可能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的運動訓練當中。如果教練員只是把運動訓練當成一種學校任務或者是一種生活負擔,那么日常的體育訓練也是枯燥的,單調的,缺乏創新的,訓練效果也肯定不高。取得不同比賽成績的教練員對比賽成績的態度存在很大的差異,省級前八的教練員42.86%非常重視比賽成績,14.29%的教練員只是一般重視,說明取得一部分省級前八的教練員在日常的訓練工作中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也沒有將運動訓練當成自己熱衷的事業。省級前三的教練員中對比賽成績的重視程度要明顯好于省級前八的教練員,62.5%的教練員非常重視比賽成績,也許是因為比賽成績直接與他們的績效掛鉤,也有可能他們確實熱衷于運動訓練。國家前八的教練員對比賽成績非常重視的為75%,重視的25%,而國家前三重視的100%;說明比賽成績越好,教練員越重視比賽成績。
運動員是比賽的主體,他們對比賽成績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自己的訓練態度,比賽態度,運動員往往對自己的比賽成績越重視,其比賽態度就越端正。筆者對65名運動員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處于不同成績區間的運動員對比賽成績的重視程度不一樣,省級前八的10名運動員30%非常重視比賽成績,10%對比賽成績不夠重視;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比賽成績一般,參加比賽也是一應付學校的任務。省級前三的35名運動員中,68.57%對比賽成績非常重視,2.86%認為比賽成績無所謂;國家前八的運動員對比賽成績的重視程度要高于省級前三,他們84.62%非常重視比賽成績,沒有人不重視,而國家前三名的運動員對比賽成績的重視程度為100%;說明比賽成績與運動員對比成績的重視程度是成長正比的,成績越好的運動員,越是重視比賽成績。
運動員的專業情況與比賽成績有著直接的關系;從統計結果顯示,選擇工科專業和理科專業的運動員比較少,獲得省級前八的運動員中工科只有1人,理科1人,比例分別為10%;而文科和體育專業的運動員達到了30%和50%,差異性非常明顯。省級前三的運動員中,8.53%是工科,11.43%是理科,37.14%是文科,42.86%是體育類,國家前八的運動員中,1人是工科,5人是文科,7人是體育;國家前三的運動員中1人是工科,3人是文科,3人是體育;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兩方面的:第一,是由于理科和工科的課程比較難學,運動員文化基礎薄弱,導致大部分精力花在學習專業上;第二就是理科和工科的運動員比例相對較少。從統計數據中可以明顯反映出不同學科之間運動員在比賽成績上的差異,文科類省級前三的人數比理工類的多,體育學科的運動員比賽成績要遠遠好于其他學科。
根據前面的調查結果不難發現,學校運動員的經費來源主要是以學校為主,經費收入比較單一。高校運動員在高校中的補貼應該包括:生活補貼、訓練補貼、比賽獎勵、工資補貼以及學雜費補貼等。該文對4所高校的65名運動員就補貼問題進行了系統調查高校運動員的運動補貼往往和運動員的比賽成績成正比關系,運動員的補助水平越高,他們的訓練成績和比賽成績也相對越高,該文通過對4所高校的65名運動員所獲名次和補貼狀況進行了分析:從統計結果不難看出,取得不同比賽成績的運動員在補貼方面存在明顯差異(P<0.01);其中省級前3名40%的運動員可以拿到100元以上的生活補貼;37.14%可以拿到300元以上的訓練補貼;22.86%的運動員可以拿到1000元以上的比賽獎勵;14.29%的人可以拿到300以上的工資補貼。但是獲得全國前八的運動員76.92%可以拿到100元以上的生活補貼;100%都可以拿到300以上的訓練補貼;100%的比賽獎勵都在1000以上;76.92%可以拿到300以上的工資補助;而獲得全國前三的運動員都是全部可以拿到最高的補助。相比省級前八和省級前三的運動員,國家前八和國家前三的運動員補貼要高出很多,這不僅可以將學校資源更多的運用到優秀運動員身上,更可以建立激勵機制,促使成績稍差的運動員更加努力訓練,創造更好的成績。
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專業基本都是文科和體育,不同學科之間運動員在比賽成績上存在顯著差異,文科類省級前三的人數比體育類的多,但是前八體育專業多于文科。國家前八的人數體育專業多于文科。說明成績最好的運動員選擇了非體育專業。從教練員和運動員對比賽成績的態度來看,成績越好的教練員和運動員越加重視自己的比賽成績,成績一般或者較差的運動員和教練員對比賽成績的重視程度不高。同樣成績越好,運動員和教練員獲得的獎勵就越多,重視程度和獎勵措施也是成正比的。
[1]龔萬福,趙子軍,新形勢下加強運動員教育和管理的幾點思考[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8(4):146-148.
[2]劉海元.中國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
[3]鐘秉樞.社會轉型期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及其可持續發展仁[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4]金成平,余銀.“兩湖體育現象”的審視與思考[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1(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