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瑀
(內蒙古赤峰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蒙古赤峰024000)
多樣化護理方式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預作用評價
張玲瑀
(內蒙古赤峰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蒙古赤峰024000)
目的:對多樣化護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的干預作用加以探討.方法:選取2013-02/2015-04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n=48)與對照組(n=48).其中,觀察組病例給予多樣性的護理方式,對照組病例則給予常規護理,將兩組病例的治療效果、病情管理能力與生活質量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病例在對該疾病的認知、癥狀管理、情緒管理以及用藥依從性等諸多癥狀管理能力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實施干預后12周觀察組病例的2 h PBG與FPG明顯低于對照組,其冠心病療效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樣化護理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患者對自身病情的管理能力,幫助其改善生活質量.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多樣化護理;干預作用
糖尿病為具有遺傳傾向且發病率較高的終身性疾病,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高居世界第二[1].心血管疾病為極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而且隨著糖尿病患者日漸增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也隨之上升.這兩種疾病極大地增加了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與死亡風險.多樣化規范化的護理措施對糖尿病、高血壓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癥狀的緩解與穩定極為重要.本研究選取2013-02/2015-04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來對多樣化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干預中的作用加以探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02/2015-04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且自愿參與.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n=48)與對照組(n=48),觀察組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31~74(平均53.7±7.8)歲,病程1~19(平均10.3±1.4)年;對照組中,男29例,女19例,年齡33~78(平均56.2±8.2)歲,病程2~21(平均12.1±1.7)年.排除:營養重度不良、循環、呼吸、神經以及免疫系統原發病者;結締組織病、低血糖昏迷或嚴重低血糖且反復者;合并惡性腫瘤者;視網膜病變嚴重或感染嚴重者;認知或精神存在障礙者.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與病程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病例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病例則予以多樣化護理,其具體護理內容包括:①疾病知識宣傳教育,即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與學習能力采用一對一宣教、PPT或視頻播放、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對其進行糖尿病與冠心病相關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②用藥指導,即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遵醫囑的重要性,向其講解一些較為常用的治療藥物的相關作用原理、服用方法與不良反應等,幫助患者合理用藥,確保藥物療效達到最佳;③飲食指導與體質量控制,即向患者家屬講解相關計算方法,幫助患者制定減肥方案,根據其習慣合理安排飲食;④生活方式干預,即輔導患者對其身心進行自我調整,盡量避免情緒過于激動,囑咐其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避免壓力過大,鼓勵其多進行散步、健身等運動,但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或重體力活;⑤隨訪干預,即于患者出院后進行每2周一次的隨訪,對其病情改善、身體狀況、用藥與飲食等情況了解并進行適當現場指導,對患者提出的疑問及時回答并囑咐其定期復診.
1.3觀察標準 ①病情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藥物使用、癥狀管理、情緒管理、服藥依從性以及生活行為方式這幾個方面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越好.②糖尿病治療效果:在實施護理干預后12周對空腹血糖即FPG以及餐后2 h血糖即2 h PBG加以檢測;冠心病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咳嗽以及心悸等癥狀得以控制,其心臟功能改善大于2級為顯效;上述癥狀有明顯改善,但心臟功能改善介于1級與2級之間為有效;上述癥狀無改善甚至有加重跡象則為無效.③生活質量評分:對患者生理功能、總體健康、軀體疼痛、精神健康以及社會功能等加以評分,滿分100分,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2.1兩組病例病情管理能力、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病例在對該疾病的認知、癥狀管理、情緒管理以及用藥依從性等諸多癥狀管理能力顯著優于對照組病例,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實施干預后12周觀察組病例的2 h PBG與FPG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其冠心病療效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病例病情管理能力、治療效果對比[n=48,n(%)]
2.2兩組病例生活質量對比 觀察組患者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病例,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為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極為嚴重的并發癥,且該病影響因素復雜,又存在患者血糖控制差以及飲食、藥物治療等依從性差等諸多危險因素[2].大血管病變發展成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積極有效的治療與護理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多樣化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進而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幫助其提高生活質量[3].本研究中,觀察組病例在對該疾病的認知、癥狀管理、情緒管理以及用藥依從性等諸多癥狀管理能力顯著優于對照組病例,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實施干預后12周觀察組病例的2 h PBG與FPG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其冠心病療效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病例,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樣化護理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患者對自身病情的管理能力,幫助其改善生活質量.
[1]杜錦霞,趙秀蘭,馮欣偉,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特點及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9):1355-1356.
[2]張 麗,趙錫麗,朱 偉,等.探討強化糖尿病知識教育后200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作用[J].重慶醫學,2012,41(15):1552-1553.
[3]吳小紅.多樣性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6):955-956.
R587.1
A
2095?6894(2015)10?157?02
2015-08-26;接受日期:2015-09-08
張玲瑀.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護理.E?mail:zhanglingyu15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