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洋
一、推進改革,提高效益,切實減負
學校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加強組織力量,積極加快新課程改革的進程,高度重視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加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宣傳、貫徹力度。體育教師應利用每期開學的第一堂課和雨天室內課組織學生學習,為學生健康成長做好服務工作。學校抓好教育教學流程的管理,走“低負高效”的路子,保證學生每天在校有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教師要把好教學關,向課堂要效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文化課老師不占用學生過多的課余時間,不加重學生作業負擔,還給學生課余活動時間。
二、自加壓力,做好工作,多作貢獻
民辦學校教師要強化責任意識,牢固樹立“健康第一”觀念,自加壓力,切實作好教育教學工作,有效發揮體育課、課外活動、課間操、櫥窗板報等教育陣地,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安排教育內容,多方位地對學生施加影響,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多作貢獻。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的好壞,重要一環在教師。學生在學校有所得、有所獲,能否學得更好、學得更多主要還是取決于教師。體育教師要積極與校衛生室,以及其他科目老師聯系、配合,認真做好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搞好衛生知識宣傳,進行飲食與營養、運動與保健的指導。加強對學生進行常見病防治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季節性傳染病知識的宣傳、學習,提高學生健康意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學生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三、家校結合,達成共識,強化效果
民辦學校要主動營造鍛煉氛圍,有效發揮班主任的作用,體育老師與班主任密切配合,組織各種形式的鍛煉活動,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調動學生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和健康意識。學校要向家長宣傳“健康第一”“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提高家長認識,更加關注子女的體質健康問題。調動家長的積極性,發動家長的創造力,從營養、體育鍛煉、個人衛生等各個方面與學校配合,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強化學校教育效果。
四、加強建設,創造條件,營造氛圍
民辦學校要切實為學生著想,從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出發,加強體育場地建設、器材配備。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肯動腦筋,根據地區本校的特點,自制一些實用、簡易的體育器材。體育教師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創造力,組織、發動學生參與新型體育項目和體育器材的開發,少花錢或不花錢,自已動手豐富學校的體育設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體育活動空間、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五、樹立體育意識,養成體育習慣
民辦學校應強調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樹立體育健康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技能,使他們逐步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為了獲得健康體質與健康心理,要將體育鍛煉作為“不是別人干預我練,而是為了健康自覺練”的自覺行動,樹立牢固的終身體育觀念。
六、整治校園周邊環境,還學生一片藍天
民辦學校管理者還要積極聯系和溝通上級管理部門整治學校的周邊環境,網吧、棋牌室、游戲廳、歌舞廳等有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場所要定期進行整頓清查,對黑網吧等娛樂場所應進行查封停業。民辦學校還要加強學校門徑保安管理,對于任何時間進出校門的學生進行嚴格督查。還要聯系工商、城市執法部門對學校周邊從事擺賣的攤點進行排查清理,清除臟亂差,給學校周邊一個安全有序的環境。學校還要通過各種方式開展教育活動,從思想上教育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中和體育鍛煉中來。
七、活動競賽,宣傳成果,激發興趣
民辦學校要組織一系列的小型體育活動和競賽,時間要定期、內容要豐富、形式要多樣,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讓學生有個展示自己參加體育鍛煉獲得體質健康成果的舞臺。要設立各種獎勵辦法和激勵措施,獎勵面要大、要廣,針對多數學生,激發興趣,幫助小學生確立一個體育鍛煉的努力目標。學校要組織好一年一度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吃透精神,嚴格執行標準,認真檢測,做好各項數據統計匯總,及時分析,掌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做好跟蹤調研工作。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