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銓云
要上好一堂課,在備好課的基礎上,還得說好話,提好問,恰當地處理好課堂生成。
案例:竇桂梅課堂教學實錄《珍珠鳥》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品味人與小鳥的“信賴”
一、引出人與鳥的話題
(學生課前朗讀蘇軾《題西林壁》,白居易《憶江南》,李白《贈汪倫》)
師:聽到剛才白居易的《憶江南》,讓我們想起他的另一首《鳥》,我愿意和同學們一同分享有:“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盼母歸。”
師:那嗷嗷待哺的鳥兒,呼喚人啊千萬不要打鳥,他們在等待母親趕緊回家呢。好在我們有愛心,不會再打鳥了,還經常把鳥帶回家養著。真好?。ò鍟┣∏汕皫滋?,朋友就送“我”一對珍珠鳥。放在——(引讀)
生:“一個簡易的竹條編成的籠子里,籠內還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鳥舒適又溫暖的巢?!保ń處熗瑫r板書“珍珠鳥”)
師:(解題)珍珠鳥又叫錦花鳥,應了成語“錦上添花”,這花兒就是——
生:珍珠。我想珍珠鳥一定很好看,很討人喜歡。
師;想看看嗎?(出示圖畫,學生情不自禁說:“好小??!”)我愿意聽到同學們看到之后再讀題目的感覺。
(學生讀題目《珍珠鳥》,讀得很美、很輕)
師:讓我們打開課文,看看作家馮驥才是怎么寫珍珠鳥的。
(生開始默讀,之后在老師的鼓勵下開始舉手發言)
生:我發現了,珍珠鳥膽子??!課文說“它是一種怕人的鳥。”
師:你讀書真細心。好,你領著我們再讀這句。
生:珍珠鳥啼叫的聲音也很小,又細又亮,一定很清脆——“從中傳出笛兒般又細又亮的聲音顯得格外輕松自在了?!?/p>
師:謝謝你給同學們借鑒。我們提示剛才那位同學找到相關句子讀讀,你呢,不用提示,就這么做了,真好。介紹珍珠鳥的特點,能直接用課文的句子讀給大家,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當然,你讀的聲音也像笛兒一樣好聽呢。
生:珍珠鳥長得的確很小。我發現課文寫珍珠鳥“小”的詞語很多,也找出句子讀給大家聽——“小紅嘴兒?!保◣熞龑ёx出“兒”化的“小”)
師:你真會體會兒化音。聽起來很舒服,感覺它小得好可愛。
我們先看她的導入,以白居易《鳥》詩扣題,再加上“那嗷嗷待哺的鳥兒,呼喚人啊千萬不要打鳥,他們在等待母親趕緊回家呢”的深情闡述,即觸動了孩子與動物之間的天然親情,也十分自然的引入課題,拉近了孩子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再看他的釋題:珍珠鳥又叫錦花鳥,應了成語“錦上添花”,這花兒就是——珍珠,既精到貼切,又有著濃濃的書卷味、語文味。再看她對學生的點評,相比“你真棒”、“你真聰明”、“你說得對極了”等等簡單而乏味的贊美,既親切自然,又有針對性,而一句“你讀的聲音也像笛兒一樣好聽呢”將課文中的語句巧妙地鑲入其中,給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做了一個絕好的示范。
這才是有魅力的教學語言。所以說,要想提高語言的魅力,我們不妨這樣做:
1. 恰當的引經據典,用名人名言、詩詞曲賦點綴課堂。一位一年級的老師,當孩子有所走神的時候,用對詩的形式收攏孩子的心——老師一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孩子們對一句“心有靈犀一點通。”既使孩子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又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詩句。適當地引經據典,還能建立博學多才的教師形象,讓孩子打心眼里佩服你。
2. 多點感性色彩。我們看一位物理老師怎樣教原子、離子的。他請幾個個子較小的學生走上講臺,圍在自己身邊,并不斷的走動。然后說:看,我們現在就是個原子。這些在外面動個不停的同學就是電子,他們帶負電;而中間個子大,也比較穩重的我就是質子,里面有和電子個數一樣多的質子,他們帶正電,正負相抵,我們這個原子就不帶電了。如果有個調皮的家伙離我而去,或者我一使勁,從別處再抓個電子來,那我就會變成離子。當有人離我而去時,我是正離子;當我從別處再抓來個電子,就是負離子。這么一講,相比枯燥的講解,學生們更容易接受。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