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前幾天,奶奶買回來兩條小金魚,將它們放入魚缸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找來魚食喂它們。這兩條金魚并不互相爭搶食物,只是當魚食下沉到它們眼前時,才慢悠悠地張開嘴巴。奶奶說:“這些魚太呆了,給它們喂吃的,它們都不興奮。”我說:“是不是它們不餓呢?”
于是,我做了個實驗,兩天沒喂這兩個寶貝。兩天后,我悄悄地將魚食放入水中,靜觀它倆的變化。可小金魚還是在做著自己的事,或是在水中漫步或是在水中追逐。“這是為什么呢?”我困惑不解,“難道它們的眼睛近視看不見?”

我開始查資料尋求答案,終于在書上找到一篇專門介紹動物眼睛的文章。文章介紹說,魚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構造相似,但人眼的水晶體是扁圓形的,因此可以看到遠處的事物;而魚眼的水晶體卻是圓球形,缺乏彈性,所以只能看到近處的事物。魚很少能看到12米以外的物體,這與它們水晶體的彎曲度不能改變有關。不過,魚雖然近視,但反應卻很靈敏。釣魚者尤其深有體會:當人走到河邊,還未來得及放下魚鉤時,魚卻早已察覺,迅速逃離了。原來,魚在水中雖然看得不遠,卻能夠通過光線的折射,在水中看到陸地上的物體。由于折射作用,魚會感覺到陸地上物體的距離比實際的距離要近得多,位置也比較高,所以人還沒靠近水邊,它卻感到人已出現在它的頭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