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陸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0000)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關鍵要素的探析
許曉陸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 100000)
高等職業院校面臨著生源大幅下降的嚴峻形勢,如何能夠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使之蓬勃發展,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尤為重要。本文提出了高職院??茖W設置專業的必要性,并闡述了專業設置的關鍵要素。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關鍵要素
專業是人才培養的載體,也是聯系生源市場和就業市場的紐帶,它決定著學校的辦學特色,體現著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水平,因此專業建設是一個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強調內涵發展和建設,必然要關注專業的建設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生源不足直接的影響到高等職業教育的生存和發展。以內涵求發展,以特色謀生存是高職院校的必然選擇。然而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又是院校生存的關鍵所在。但是現在高職院校卻普遍存在著專業設置上的問題,例如:院校片面追求專業設置的大而全,缺少自己的專業特色;專業定位不準確,內涵建設不足;招生專業與就業市場需求不匹配等等。
另外,當前考生及家長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的認識和觀念還有待轉變,傳統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觀念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追求“高大上”的學科教育思想阻礙了考生報考高等職業教育,所以只有那些辦出特色,能夠使畢業生掌握一技之長,并得到社會認可的專業,才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在招生困境中保生存,求發展,進而帶動整個社會人才觀念的轉變。
面對上述問題,高職院校積極進行專業建設和改造迫在眉睫。
1.專業建設要有針對性。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單獨的教育類別,其培養目標就是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人才,強調的是以能力為中心,突出職業性和適應性,因此在專業設置時首先要有市場針對性,要面向市場,有對應的職業崗位需求。第二,高等職業教育擔負著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的責任,所以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時還應考慮區域針對性,即與本地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面向本地區市場和行業需求進行專業設置。第三,還應考慮生源群體的針對性。高等職業教育面對的生源總體來說是一些動手能力強于文化知識學習能力的群體,過多的理論課程和知識傳輸不適用于他們,難以消化和吸收。突出崗位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專業更有利于未來崗位一線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2.專業建設要有科學性。科學性是任何專業建設的前提要求。專業的設置要與所在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相一致,并充分做好前期市場調研和論證,專業設置的科學性,應體現在其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符合行業標準;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學生適應培養標準和培養過程,可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同時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與應用能力。
3. 專業建設要有經濟性。高職院校專業的重復建設問題已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不顧自身條件和特色,盲目趕潮流,追時髦,上馬缺少辦學條件,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要么生源不足,招收不到足夠的學生從而不能滿足辦學規模和效益;要么就是培養過程不完備,與市場需求對接不好,畢業生缺少就業出口,造成人才的積壓,從而影響了辦學聲譽,反過來同樣影響到專業的招生和辦學。
此外,在重視專業建設經濟性的同時,不應忽視的是相關行業、企業的重要作用。依托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形式,可將企業專家作為師資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依托行業或企業為學生提供良好而真實的校內外實踐實訓基地,以豐富辦學資金的渠道。
4.專業建設要有實用性。所謂實用性是指院校所開設的專業是否能與社會行業或崗位相呼應。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實用型、技能型、復合型崗位一線人才的目標決定了高等職業院校所開設的專業必須面向市場,必須與行業和企業密切相聯,且必須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此外,高職院校在開設專業后也應時時關注市場的變化,及時掌握行業和企業對人才規格的需求變化,以便隨時調整課程內容,保持教學與市場需求同步,保證開設專業的實用價值。
5.專業建設要有特色性。辦學特色是高等職業院校的立校之本、生存之道,而專業則是一所學校有無特色的集中體現,沒有專業特色就沒有辦學特色。享有口碑的特色專業,是學校的品牌,也是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一所高職院校首先應該定位自己的辦學方向和辦學優勢,尋找到適合本校的特色專業,加以開發和涵養,投入人力物力,將之培育為“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拿得出手的特色專業、王牌專業,同時圍繞特色專業構建結構合理的專業群。一旦擁有了與眾不同的特色專業,有助于增強學校的辦學吸引力,也可以起到有效聚攏生源的作用,保證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6.專業建設要有穩定性。高職院校保持專業規模和開設專業的相對穩定,有利于保持教育的連續性和涵養的周期性,有利于專業的走向成熟和長遠發展,進而形成特色專業和骨干專業。如果專業數量增長過快,或者頻繁的進行專業變化,第一分散了教育教學資源,第二難以形成穩定的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將嚴重影響高職院校的辦學聲譽。此外,一定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會形成相應的產業結構和規模,并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這就在客觀上對服務于產業和社會的高職院校專業的穩定性提出了要求,專業保持穩定,有利于社會所需人才的穩定培養。
7.專業建設要有靈活性。穩定與靈活是一對永遠的矛盾。穩定是發展的前提,靈活也是發展的基礎。當今社會,是一個迅猛發展的社會,新興的職業和崗位層出不窮,社會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變化,企業所需人才的規格也在不斷調整和變化。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特點決定了它必須追隨社會、行業和企業的變化,因此,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在保持穩定性的同時也必須遵循靈活性的原則。
與國外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相比,中國的高職教育僅僅20余年的發展歷史,應該尚屬于新生事物。但是頻繁出現的“零投檔”現象已使高職院校危機四伏。生源的枯竭是客觀存在的,對于專業建設的思考應該是一種必然。
[1]張莉莉等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影響因素的調查 [R]
[2]李月清等 高職畢業生就業狀況對專業設置的啟示 [J]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7)
[3]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與改革的若干意見 [J]北京: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19)
G712
:A
:1671-864X(2015)09-0089-01
姓名:許曉陸(1957年出生),性別:男,籍貫:遼寧省沈陽市,職稱:副研究員,學位:學士,職務:招生辦公室主任,從事教育教學和招生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