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朱 爽 吳宇虹
(作者朱爽為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吳宇虹為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在兩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出土的蘇美爾楔形文字泥板文書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學作品之一,其中的智慧文學更是世界古代文學中的奇葩。諺語格言是蘇美爾智慧文學中一個重要分支,多數來自于民間的口頭創造,少數來自一些被吟唱的經典作品。在廣義的諺語格言集中,還包括少量的動物寓言。
最早的蘇美爾諺語格言集發現于阿布薩拉比(Abu-Salabikh)遺址(位于今伊拉克尼普爾古城西北)出土的一批早王朝時期的泥板文書中,其年代約為公元前2600~2550 年,包括《早王朝諺語格言集》和《早王朝版本舒如帕克的教誨》兩部諺語格言作品等。在兩河流域考古中,大批的諺語格言集和單個泥板的諺語格言抄件的年代為古巴比倫前期(即伊辛和拉爾薩時期,公元前1900~1800 年),其中數量最多的是來自于尼普爾書吏學校的泥板,其次是烏爾城,然后是基什、西帕爾、蘇薩、烏魯克等古城,還有一些來源不能確定的泥板。少數晚期的蘇美爾語和阿卡德語雙語對照的泥板出土于亞述帝國國王阿舒爾巴尼帕(公元前668~627 年)在尼尼微城的圖書館。
“智慧文學”(Wisdom Literature)是從圣經學界借用到古代兩河流域文學研究中的一個術語,用來稱呼那些在兩河流域發現的、內容上類似于希伯來語圣經上智慧文學如《箴言》《約伯記》等作品一類的文獻。一般包括諺語、格言、寓言、對話爭論、謎語等。這類文學作品以短小的篇幅、靈活的式樣、豐富的內涵而膾炙人口,為普通百姓所接受。蘇美爾人率先輯錄各種流傳甚廣的格言,古巴比倫時期學校學生把它們作為語文作業多次傳抄。
目前所見的蘇美爾諺語格言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諺語格言集成”,多為一塊大泥板,兩面刻寫文字,每面分成2~4 欄(4 欄的多),包括了200條左右的諺語格言,每條諺語之間用雙線隔開,這應該是書吏學校老師的抄本——教科書。目前第一集和第二集各發現大約75 個抄本,以及大批的學生練習抄件。另一種是學生練習泥板,即學生課上和課后在一塊泥板上面抄寫一條或幾條諺語格言。低年級學生練習泥板的特有形狀是圓形或餅形泥板,也有少量長方形的小泥板,偶爾會發現方形的。有些圓形泥板的正面,有老師寫的一條或幾條諺語格言或其它作品,而在同一面或者在反面,有學生模仿老師的例句的笨拙的抄寫練習。圓形學生泥板還用于當時學習的其它科目:詞匯表抄寫、數學練習、乘法表、契約模式、謎語和文學名句等等。圓形泥板的正反面經常抄寫兩種不同科目的練習,例如:一面刻寫有一兩條諺語格言,而另一面則刻有楔文詞匯,或者計算題,或乘法表,或商業契約,或其它科目的練習。高年級學生的練習多使用一種兩面抄寫和單面兩欄的長方形泥板,左邊一欄是教師抄寫的作品,右邊一欄是學生模仿教師抄寫樣例的文字。還有一種長方形的不分欄的節錄泥板,一般抄寫一段20 到60 行的由2~4 塊泥板組成的完整文學作品,這些抄本應該是教師抄寫的。另外一些抄本不是作為完整作品的一部分,應該是學生抄寫教師的抄本,或者是他們聽寫練習的抄本。聽寫練習往往出現同音字錯誤,因此這部分蘇美爾諺語格言節錄抄本也常帶有錯別字。一件抄本可能是一堂聽寫或抄寫課的作業,這類抄本的反面往往在下課時并沒寫滿,因而留下大片空白。
蘇美爾人是在公元前5000 年左右遷徙到西亞兩河流域南部地區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他們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的蘇美爾文明。在蘇美爾人所創造的輝煌文化成果中,對世界文化發展影響最深遠的無疑是其在文字、學校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這種文化的載體就是泥板。蘇美爾人用削尖的蘆葦桿或木桿在泥板上壓出一個個筆劃,幾個筆劃組成一個楔形符號。書寫完后,經過曬干或烤干,永不消逝的字就留在了泥板上,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書。
從1897 年開始,國際亞述學界陸續發表了一些蘇美爾諺語格言的泥板文書。其中,美國學者戈登(E.I.Gordon)研究和翻譯了諺語格言集的1~2 集和4~5 集,并在1959 年出版了的《蘇美爾諺語格言》(Sumerian Proverbs);丹麥學者奧斯特(B.Alster)在1997 出版的包括28 個經典諺語格言集和所有當時發表的其它的小集成的《古代蘇美爾諺語格言》(Proverbs of Ancient Sumer)與牛津大學布萊克等人在2004 年出版的《蘇美爾文學電子原文集成》(the Electronic Text Corpus of Sumerian Literature)都是集大成的研究作品。
目前,中國國內還沒有系統的蘇美爾諺語格言研究和翻譯成果,它還是一片沒有開墾的處女地。值得強調的是,由于古蘇美爾語是一種“死亡”的語言,特別是各條諺語都沒有說話人的背景和語境信息,其含義經常十分難懂,或模棱兩可。通常情況下,不同翻譯者所推測的諺語中的說話人的背景大多是不同的,而且他們對蘇美爾語法和詞匯的理解也經常產生分歧,往往最后他們對諺語的意義的理解和翻譯也就大相徑庭了。因此,上述幾部集大成著作中的英文翻譯常常出現不同的表述。可以說,當下對蘇美爾諺語格言的研究還遠遠落后于亞述學的其他領域。

蘇美爾諺語格言選譯 (諺語編號是諺語格言集的國際編號)
我們對奧斯特的《古代蘇美爾諺語格言》中收錄的一些諺語格言進行重新翻譯和解讀,并在諺語的拉丁化轉寫過程中參考了上述其它幾本英文著作。當然,我們的漢譯解讀與英譯并不完全相同,每條諺語格言都是根據蘇美爾語原文重新翻譯的,并配以與其大致相同意義的中國諺語和格言,以試圖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古代西亞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和古代東方中華文明這兩大世界古文明所共有的一些智慧。
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諺語格言一樣,蘇美爾諺語格言中包含許多公共價值觀,例如:正義和邪惡、勤奮和懶惰、節約和浪費、聰明和愚蠢、富裕和貧窮、謹慎和驕傲、恨和愛、自私和慷慨等等。其中許多諺語格言的警示、勸導、批評和諷刺作用至今仍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所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