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德亮+徐賽虎

縣鄉級污水處理廠資源浪費閑置已成為各地普遍存在的問題,圖為某地招商引資千萬元所建的污水處理廠區內閑置的污水處理設備
2015年11月6日早上7點,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瑯琊鎮水利環保員葉土成早早就到了鎮上的污水處理廠。《金華日報》報道稱:就在11月6日凌晨1點,隨著最后一處溢水窨井被成功封堵,瑯琊鎮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系統調試完畢,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
一個半月前,浙江省審計廳報告披露,全省共有23家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建而未用,其中包括瑯琊鎮污水處理廠。
在2015年9月下旬召開的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浙江省審計廳廳長徐宇寧匯報了2014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全省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結果。結果顯示,全省共有23家鄉鎮污水處理廠處于閑置狀態,這些污水處理廠總投資7.8億元,建而未用導致合計14.3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能力閑置。
建而未用
2015年10月12~15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永昌率督查組赴溫州市及永嘉縣、文成縣、泰順縣、蒼南縣、平陽縣和麗水市開展“五水共治”專項跟蹤督查活動。
幾乎在同一時間,包括王永昌在內的多名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分別帶隊,分赴浙江各地對此開展專項跟蹤督查。
本刊記者獲悉,在23家閑置的污水處理廠中,金華市和溫州市分布較多,各自占了5家。
污水處理廠建成后為什么不用?
“當初規劃不合理”,“管網配套跟不上”,在被閑置的鄉鎮污水處理廠邊,督查組成員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回答。
以瑯琊鎮污水處理廠為例,該廠投資1273萬元,建成后日處理污水規模5000噸。2009年9月污水廠開工建設,2010年4月完成一期建設并通過驗收。督查組的成員們在現場看到,由于長期未用,污水處理廠的部分設施已經損壞。
“建成5年來從來沒有使用過,污水管道也沒有建好,全鎮的生活污水至今仍然直排。”瑯琊鎮黨委書記倪永洪說。
當地媒體報道稱,由于長期未用,污水處理廠的部分設施已經損壞,污水池里也積滿了雨水。
在蘭溪市的香溪鎮污水處理廠,本刊記者看到,其污水處理設施上長滿了荒草。該廠建成時間為2010年,一期花了400多萬元,只建了污水廠部分設施,配套主管網一直沒有鋪設。
《都市快報》2014年12月的一篇名為《投資5億元治水防洪讓香溪名副其實》的報道稱,“香溪鎮列出‘五水共治三年計劃,共12個項目,總投資超過5億元。目前,大部分項目已開工,其中污水處理廠工程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18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已進入最后攻堅階段。”
不過,蘭溪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對其進行維修、改造,爭取在2015年年底完成污水廠改造和主管網建設。
計劃趕不上變化
2015年10月,本刊記者隨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毛光烈帶領的督查組在紹興市嵊州市長樂鎮發現,長樂鎮總投資約800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正在進行配套管網建設。當地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該工程滯后的原因在于:當初設計不符合現在的需求,后期進行了較大修改和完善,“現在進行的只是一期工程建設”。
嵊州市甘霖鎮黨委書記屠強坦言,該鎮有一個總投資4000多萬元的污水處理廠,現階段資金瓶頸問題依然較為突出。
2015年10月14日的嵊州新聞網上,一篇題為《我市全力推進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文章稱,“自2011年起,我市開始籌建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計劃今年全部完成集鎮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年底前投入運行。一是加大投入。2011年至2014年,市財政每年切出5000萬元左右用于鎮級污水廠和管網工程建設,今年全市共安排9000多萬元用于集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解決集鎮資金缺乏難題。”
不過,在獲悉甘霖鎮污水處理廠設計的管網容量后,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吳雪樺等人認為,當初管網設計容量太大,運營后的成本也會很高。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寧波市象山縣賢庠鎮污水處理廠。該工程明顯滯后,目前相配套管道還未接入。當初設計為日處理1萬噸污水,而根據當前實測數據,轄區內村和社區管道全部接入,每天也只有3200噸污水。
“容量吃不飽,意味著運行就虧損。即使不運行,每年也有60萬元的支出。”賢庠鎮黨委書記汪成宏說。
瑯琊鎮黨委書記倪永洪向率隊督查的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榮祥介紹說,瑯琊鎮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規模是日處理5000噸,如今一天下來只有六七百噸生活污水,污水廠一運行就意味著虧損。
而且,客觀情況也發生了變化。在規劃建造瑯琊鎮污水廠時,瑯琊鎮有4家造紙廠,但如今關停了3家,剩下的1家為了節約成本,寧愿自建污水處理設施。
倪永洪稱,不是不想用,而是用不起。
《金華晚報》援引浙江省住建廳城建處工作人員的估算,稱“目前瑯琊鎮污水處理廠每處理1噸污水成本達7~8元,而現在大部分污水處理廠每噸污水處理成本只有1元多,最高的也不超過3元。”
批量整改
據本刊記者了解,金華市婺城區相關單位會診后認為,瑯琊鎮污水處理廠無法投產,原因是當初規劃設計不合理,污水處理成本太高,應予申請關停。而當地將鋪設污水管道,把生活污水輸送到婺城區污水處理廠處理。
袁榮祥等人實地查看了5家污水處理廠,并聽取了5個所在地縣(市、區)委、政府的有關匯報。在金華市的座談會上,袁榮祥表示,金華污水處理廠建設的某些地方、某些環境問題比較嚴重,從調研情況看,5個污水處理廠不同程度存在問題。
對于下一步整改工作,袁榮祥提出幾點要求,其中之一是“工作要實在。污水處理廠建設工作一定要實事求是,根據自身財力,科學、合理安排”。此外,責任要明確,“5個污水處理廠的整改目標、任務、時間、節點都要說清楚,經費誰來支出,工作誰來落實都要明確到位。”
而對于衢州市鄉鎮污水處理廠,袁榮祥建議,“要量力而行。衢州財政困難,對于能建多大規模的污水處理廠要科學把握,特別是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要根據自身財力情況建一個成一個。”
“量力而行”同樣出現在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毛光烈的建議中。他實地查看了嵊州市甘霖鎮和長樂鎮兩個污水處理廠,并聽取了相關情況匯報后,指出“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要科學、合理地安排。”
王永昌也表示,鄉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防止出現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
從科學規劃做起
據悉,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對鄉鎮污水處理廠閑置問題的督查將直到“出結果”為止,一步一步向前推,確保整改到位,并且做得更合理、更科學。
“對于這次列入督查清單的污水處理廠,省、市人大常委會還要繼續盯住不放,審計和住建部門也要持續跟蹤整改進展情況。”王永昌說。
浙江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趙玲認為,污水處理廠閑置的問題,反映出在環境基礎設施中科學規劃、科學建設、科學管理的問題。
從源頭上說,“污水處理廠的規劃還應更科學”。正如部分地方官員指出,一些地方每個鄉鎮都在建設污水處理廠。
浙江省建設廳黨組成員、省建筑業管理局局長張奕說,目前全省90個縣(市、區)已經建成303個城鎮污水處理廠,“象山已經有六七個,賢庠鎮污水處理廠規劃的負荷到2028年都不一定用得完。”
“針對鄉鎮污水處理廠反映出的問題,需要認真總結反思省、市、縣、鄉四級各有關方面工作與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因為工作當中的脫節造成資源的閑置與浪費。”率督查組赴杭州市富陽區、淳安縣、建德市等地的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茅臨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