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珂 ,張銀鈴 ,周繼勇
1.青島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山東青島 266042;2.青島市中心醫院放療一科,山東青島 266042;3.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ICU,山東青島 266034
目前,臨床普遍在經皮冠脈內介入術(PCI)前后給予患者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進行抗血小板治療,以預防支架內血栓的形成[1]。但是近年來相關報道指出,PCI圍手術期抗血小板治療雖然有助于促進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風險的降低,但是造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增加[2]。因此探討如何在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的同時,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風險具有十分積極的臨床意義。相關資料指出,質子泵抑制劑同抗血小板藥物聯用有助于促進PCI術后上消化道出血發生風險的降低[3]。此次研究為探討采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PCI術后抗血小板治療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隨機選取該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期間收治的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28例,按照是否聯用質子泵抑制劑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排除凝血障礙者、腦出血者、消化道出血病史者、嚴重肝腎功能損傷者及對相關藥物過敏者。對照組共64例,包括35例男性,29例女性,年齡分布為44~79歲,平均年齡為(57.2±11.3)歲。其中13例合并糖尿病,22例合并高血壓。觀察組共64例,包括34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分布為 47~83歲,平均年齡為(56.9±11.5)歲,其中 12例合并糖尿病,21例合并高血壓。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患者行標準PCI治療,于術前6 h給予患者300 mg硫酸氯吡格雷片和30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頓服;術后患者75 mg/d硫酸氯吡格雷片,持續1個月;同時給予其300 mg/d阿司匹林腸溶片,給藥4周后將劑量調整至100 mg/d,出院后持續服用。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標準PCI治療的基礎上,于PCI術前給予患者40 mg/d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持續4周,之后將劑量降低至40 mg/2d,直至術前1 d停藥。
①于兩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前后1周、隨訪期間對其前列腺素E2、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進行檢測記錄;②術后對所有患者進行血尿便常規檢查和便隱血檢查,對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不良癥狀的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記錄;③對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心臟時間的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記錄。
該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數據的分析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標準差(±s)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中,觀察組患者PCI術后均為發生上消化道出血,僅出現2例腹脹,1例惡心嘔吐和1例腹痛;對照組患者PCI術后共計出現6例消化道出血和11例消化道不良癥狀,包括腹痛1例,腹脹4例,惡心嘔吐6例。觀察組患者PCI術后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率和消化道不良癥狀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此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后血小板聚集率同術前相比均明顯降低(P<0.05),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前列腺素E2水平明顯低于術前,對照組患者術后明顯高于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變化情況對比結果(±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變化情況對比結果(±s)
指標時間觀察組對照組t P血小板聚集率(%)前列腺素 E 2(n g/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5 5.9±1 3.7 3 8.8±5.7 9 6.9±2 5.3 7 7.1±1 1.2 5 6.2±1 3.1 3 7.9±6.5 9 6.5±2 6.1 1 1 5.9±3 1.7-0.1 2 7 0.8 3 3 0.0 8 8-9.2 3 2 0.4 5 0 0.2 0 3 0.4 6 4 0.0 0 0
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PCI術后共計出現1例心肌再梗死,1例靶血管重建;對照組患者術后共計出現2例心肌再梗死,1例靶血管重建。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調查指出,目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已成為常用的心腦血管疾病一級和二級預防藥物[4]。其中阿司匹林能夠對環氧化酶-1的活性進行抑制,促進粘膜前列腺素水平的降低,并會引起內皮細胞功能損傷,造成胃粘膜細胞發生缺血性脫落;還可對血栓素A2的合成進行抑制,引發血小板凝集障礙,引起胃黏膜出血。氯吡格雷則具有同阿司匹林相似的作用,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引起內皮增生,造成粘膜修復延遲,加劇潰瘍及出血[5]。因此,近年來部分報道認為,采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雙聯療法進行PCI術后血栓形成防止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風險增加。
質子泵抑制劑在消化系統疾病防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該類藥物作為噻吩吡啶類衍生物,通過在胃內酸性環境中轉化為活性衍生物,能夠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過多,促進胃蛋白酶活性的降低,從而治愈潰瘍;同時,質子泵抑制劑可促進胃內pH的升高,促進胃粘膜凝血機制的激活從而加強血小板聚集,有效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6]。該研究中,對照組患者PCI術后共計出現6例消化道出血和11例消化道不適癥狀,其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不適癥狀的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表明質子泵抑制劑可有效降低PCI術后抗血小板治療致上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臨床研究指出,前列腺素E2作為一種重要的調節因子和生長因子,具有促進組織器官血流量增加的作用,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前列腺素E2水平逐漸降低,對照組患者逐漸升高,提示前列腺素E2水平降低可能是造成觀察組患者未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氯吡格雷主要通過肝臟作用進而發揮其藥理活性,通過對纖維蛋白原受體活性進行抑制,從而促進血小板聚集率的降低;阿司匹林主要通過肝腎代謝發揮其抗血小板作用。有研究指出,質子泵抑制劑同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聯用可能會對后者的抗血小板作用造成影響,造成PCI術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的增加[7]。該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后血小板聚集率較術前均明顯下降,且組間對比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術后隨訪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相比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鄭小芳等[8]的結論基本一致,表明于PCI術前給予患者質子泵抑制劑不會對術后抗血小板治療效果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于PCI術前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可有效降低抗血小板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且對于抗血小板治療效果無顯著影響,亦不會造成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的增加,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1]李元學.質子泵抑制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4):79-80,83.
[2]劉曉俊,楊恂,官和立,等.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評價[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3):329-331.
[3]王娟.質子泵抑制劑應用于PCI術后抗血小板治療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9):2074-2076.
[4]曹月娟,許靜,王佩顯,等.質子泵抑制劑防治老年冠狀動脈介入術后上消化道出血并發癥的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2):129-131.
[5]付翠平.質子泵抑制劑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致消化道出血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4,13(11下半月):65-66.
[6]葛海生.質子泵抑制劑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1):145-146.
[7]胡小武,惠杰,劉丹,等.質子泵抑制劑對急診PCI術后預防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13,15(12):1802-1804.
[8]鄭小芳,吳黎明,陳良龍.質子泵抑制劑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抗血小板治療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影響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4):54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