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

作文批改,歷來是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個嚴峻課題。從事了很多年的語文教學,我個人認為對于語文老師來說最感為難的莫過于給學生作文寫評語了。幾十本作文擺在案頭,本本“精雕細刻”,面面俱到。花費了大量時間批改的作文,學生又是怎樣對待的呢?我對兩個班的學生做了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仔細看老師的眉批、總批及修改細節(jié)的不到40%,在此基礎上根據(jù)老師的提示進行修改的僅占10%,50%的學生僅瞧了一眼評語或再耳語一番彼此的分數(shù)就將作文本擱置一邊。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批改作文,收效卻甚微。
調查的結果讓我不得不反思,教師是否要改變一下寫評語的模式,是否要突出人情味、個性化,從多個角度給予學生恰如其分的評價呢?學生作文評語是否更應該有文采、有情感呢?
作文批改是一種閱讀,是一種心靈的溝通、交流,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提高。通過多年的探索,我有了一些個人體會。
作為語文老師,批改學生作文猶如與學生相對而坐。教師可以泡上一杯清茶,這樣,閱讀學生作文時,就似與學生娓娓而談,親切而愜意,自然潛移默化影響著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情緒。
好作文要有一手賞心悅目的好字,一個清晰別致的結構,一些令人深思的感悟,一種富有個性的語言。但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存在兩點不足:其一是字特差,不僅潦草而且涂改嚴重,缺乏規(guī)范有序的訓練。一篇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文章,讀懂都成問題,哪個老師會給這樣的作文高分呢?其二是缺少真實生活體會和文學閱讀,所以文章顯得空洞和蒼白,拼湊借鑒的痕跡嚴重。針對這種情況,用隨筆式評語言傳身教,頗能收到“一教做人,二教作文”的效果。如“你的草書不錯,試試行書如何?”“你的名字寫的特棒,里面的作業(yè)也加點亮色好嗎?”“你的字很有功底,這一瞥一捺寫得多好啊!其他布局再精心布置一番,肯定會更好!”“橫平豎直,大小均勻,練字秘笈,特傳與你,闔試為之?我將刮目相看。”
人們常說:一句贊美的話,能溫暖一個冬天。老師一句滿含深情的鼓勵贊美或恢諧幽默的評語,是醫(yī)治學生寫作“頭痛”“心煩”的一劑良藥,而且是“糖衣片”,味兒甜甜的,藥效濃濃的。
班里有個孩子,人很聰明卻很怕寫作文。有一次,我要求寫一位同學,他很認真地寫了《一個搞笑的人》。作文以猜謎開頭,接著敘述了一件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情,最后揭開謎底:原來這個搞笑的人竟然是他自己。顯然這與本次習作要求是不相吻合的,但這篇作文構思確實巧妙。于是,我寫下了這樣一段評語:“友情提示:你把自己寫得如此出色,那么換個角度,憑你的慧眼,你也一定能夠寫好你的同學的,對吧?不信,試試看!”這個孩子看了評語激動不已,馬上重新寫了一篇文章《飛毛腿——宇航》,果然,文章寫得很好。從那以后,這孩子就開始喜歡看書,喜歡寫作,即使老師沒有布置,他也常常自己寫,還偷偷地寫小說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寫文章的滋味太美妙了!現(xiàn)在的他三天不動筆,手就癢癢!
學生群體中也有一些問題學生:家境不好而羨慕他人的;個性特強不愿受任何約束的;思想幼稚偏執(zhí)與老師鬧對立的……這些學生內心往往有一腔怨氣,不知何時就會在作文中冒出來。這時我的評語就是一封封談心的長信了。我的感受是,對這些學生,首先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然后對癥下藥,利用隨筆評語的機會引導他們用心去觀察生活中陽光的一面,鼓起他們對生活的信心。文學性,委婉的言辭,殷殷告慰,都應當是評語的主旋律,這也是刻板和公式化的評語所不能達到的育人效果。
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評語也是如此,一句幽默的語言,一個新穎的形式,一次誠懇的指導……那么即使是批評,學生也樂意接受,而且覺得韻味無窮。
班里有一位學生小杰,他的習作立意、文采都很不錯,可就是錯別字太多。我采用幽默風趣的對歌形式寫了這樣一段評語:
小杰:“錯別字,我問你,你呀為何不離去?”
錯別字:“小杰,告訴你,就是因為你太大意。”
小杰:“錯別字,我再問你,你呀為何賴這里?”
錯別字:“小杰,告訴你,就是讓你學仔細。”
學生看了,覺得有趣極了,于是,一邊輕松地哼唱一邊修改著作文中的錯別字。
對貧困或離異家庭的子女,我就在“家校聯(lián)系本”和班級QQ群上多和他們的父母交流。有時會三言兩語,有時會是節(jié)日問候,表面上我是和他們的父母談心,實際上是用這些隨筆式的文字、用孩子們熟視無睹的細節(jié)感化他們,讓孩子們慢慢去理解父母;同時用不時出現(xiàn)在他們眼前的這些談心式的話語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把我的愛傳遞給他們,用我的愛去溫暖他們受傷的心靈。
教師寫作文評語要以情感人,要以己心去溫暖他人的心。教師寫評語時,可落筆直呼其名,還可深情地加上個“小”字,敞開自己心扉,似家常絮語,像親朋敘舊,字字句句輕扣學生的心弦。這樣,學生會感受到教師是用心在關注他、用情在欣賞他、用愛在發(fā)現(xiàn)他。這種評語不僅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還會使師生的關系變得和諧融洽,大大提高學生對評語的閱讀興趣。
我曾經教過一個男孩,他在突然之間變得沉默寡言。我和他進行了幾次試探性的交談,都未獲悉原因。后來在《我的心里話》一文中,他吐露了心聲:最疼愛自己的爺爺和爸爸因為一些小事鬧別扭,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辦。文章寫得質樸感人。我讀后寫下了這樣的評語:“質樸的語言和純樸的感情令人感動。大人的世界是很復雜的,但血濃于水,相信你的爺爺和爸爸很快會互相理解的,而且他們能有你這樣懂事的孩子,會感到幸福的!我們都真心期盼著見到你燦爛的笑臉!”男孩讀了這段評語后十分感動,心情也開朗了一些。
任性妄為的學生,常常是有點小聰明,但敏感多疑、脆弱多變。正面指出他的錯誤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我就利用作文評語中熱情洋溢的贊語,多鼓勵,因勢利導,指出他們個性中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張揚向上的個性。這樣,有針對性地寫評語,才能讓我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